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914|回复: 0
收起左侧

脱硫工艺技术指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4 05:19: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脱硫工艺技术指标
1、分析测定:
(1)入口煤气中焦油含量≯50mg/Nm3
(2)萘含量≯0.5g/Nm3

(3)出口煤气中H2S含量≤200mg/ Nm3
(4)脱硫液中游离氨含量≥7g/L( 根据煤气中的H2S含量确定)
(5)对苯二酚含量≮0.2 g/L
(6)PDS
15——25 ppm
(7)硫酸亚铁≮0.2 g/L
(8)溶液中悬浮硫≯1 g/L

(9)脱硫液中副盐(以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计)总含量﹤250 g/L
(10)溶液PH值8.5——9.5
(11)再生效率≥85%
2、流量:(1)再生塔鼓风强度:100——120m3/㎡·h
(2)空气量1000—1100 m3/h

(3)溶液循环量1050—1150m3/h
3、压力:(1)溶液循环泵出口压力>0.5MPa

(2)入再生塔空气压力>0.6MPa

(3)脱硫塔阻力≤2500Pa
(4)过滤器压力<0.25MPa

4、温度:(1)脱硫液温度:循环槽≯36℃,进再生塔28—32℃

(2)煤气入口温度低于溶液温度3—5℃



(3)过滤器内温度<80℃
(4)硫泡沫槽温度:以液体不冰冻为标准

5、液位:(1)溶液循环槽1/2—2/3高度

(2)硫泡沫槽:满流口以下

(3)脱硫塔:低于入口煤气管底

(4)低位槽液位:低于1.5m


1、分析测定:
(1)入口煤气中焦油含量≯50mg/Nm3
(2)萘含量≯0.5g/Nm3

(3)出口煤气中H2S含量≤200mg/ Nm3
(4)脱硫液中游离氨含量≥7g/L( 根据煤气中的H2S含量确定)
(5)对苯二酚含量≮0.2 g/L
(6)PDS
15——25 ppm
(7)硫酸亚铁≮0.2 g/L
(8)溶液中悬浮硫≯1 g/L

(9)脱硫液中副盐(以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计)总含量﹤250 g/L
(10)溶液PH值8.5——9.5
(11)再生效率≥85%
2、流量:(1)再生塔鼓风强度:100——120m3/㎡·h
(2)空气量1000—1100 m3/h

(3)溶液循环量1050—1150m3/h
3、压力:(1)溶液循环泵出口压力>0.5MPa

(2)入再生塔空气压力>0.6MPa

(3)脱硫塔阻力≤2500Pa
(4)过滤器压力<0.25MPa

4、温度:(1)脱硫液温度:循环槽≯36℃,进再生塔28—32℃

(2)煤气入口温度低于溶液温度3—5℃



(3)过滤器内温度<80℃
(4)硫泡沫槽温度:以液体不冰冻为标准

5、液位:(1)溶液循环槽1/2—2/3高度

(2)硫泡沫槽:满流口以下

(3)脱硫塔:低于入口煤气管底

(4)低位槽液位:低于1.5m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0 06:34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