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近年来,我国聚酯产业的迅猛发展大大提升了对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的需求。乙二醇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聚酯产业的需求,需大量进口。但同时期乙二醇的产量没有太大的增长。2008年国内乙二醇的供需缺口为520万吨,自给率不足30%,只能通过大量进口以满足下游需求。
亚化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乙二醇进口量超过580万吨,比2008年增加12%。从2000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乙二醇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4%;同期国内乙二醇供给量年均增长率为12.3%,国内产量增长远不足以满足需求增长。正是由于国内乙二醇的供需缺口引发了对业界煤制乙二醇的关注。
亚化咨询认为,由于多家研究机构与工程公司的参与,将使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开发与工程化迎来多家竞技的局面。参与者包括生产企业、工程公司和科研机构。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研究了合成气制乙二醇核心催化剂关键技术。该工艺采用CO、NO、H2、O2和甲醇等作为原料,采用草酸酯氧化偶联法制取乙二醇,开发了偶联和加氢催化剂,探索了煤制乙二醇产业化新的路线,并先后进行了300吨级和万吨级的合成工艺试验。
2009年12月,采用中科院物构所技术的全球首个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通辽金煤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打通全流程,完成一周的试运行并产出合格产品。预计该项目将于2010年进一步调试以实现商业运营。
2009年9月,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完成了“煤制气合成聚合级乙二醇新技术”中三项关键催化剂的研究。并通过了小试成果鉴定。三项关键催化剂包括选择性脱氢、草酸二甲酯合成和草酸二甲酯加氢。
2010年1月,由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化学研究院、鹤壁宝马集团三方合作的煤制合成气生产乙二醇中试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鹤壁市山城区宝马集团举行。将依托宝马集团现有的甲醇装置和工程设施,建设年产300吨乙二醇中试装置和20万吨级工业装置。
此外,华谊集团上海焦化公司联合有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也进行了煤制乙二醇核心技术的研发,并在筹建万吨级中试装置。天津大学等高校和其他工程公司也在进行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研发工作。
煤制乙二醇开创了乙二醇生产新的原料来源,其工业示范于2009年被列入石化振兴规划。由于乙二醇市场成熟,价格较高,煤制乙二醇盈利前景良好,将成为我国2010年煤化工产业新亮点。首届煤制乙二醇技术经济研讨会将于2010年第二季度召开。
亚化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12年,我国乙二醇的总产能为460万吨/年,按照开工率75%计算,产量应该在345万吨左右。而需求方面,预计到2012年,我国乙二醇的消费将超为1050万吨。供需缺口将达到705万吨。我国煤制乙二醇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亚化咨询认为,我国煤制乙二醇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国内的一体化石化企业,也包括中东地区以低价乙烷或者石脑油生产乙二醇的企业。未来几年里,我国对乙二醇的市场需求将稳步上升,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成本,工艺技术的可靠性,以及装置能否实现稳定运行将是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