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020|回复: 0
收起左侧

2009 中国甲醇下游衍生物发展现状与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4 03:51:5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2009 中国甲醇下游衍生物发展现状与展望
【亚化咨询】

当前,我国的甲醇产能过剩已是既成事实。另外加上进口甲醇的冲击,国内甲醇行业进一步受到挑战。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2009 年上半年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 40%左右”;10 月 19 日,发改委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后三年要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甲醇等项目”。因此,为已建成或计划中的甲醇项目开发有竞争力的下游衍生物,拓展下游应用,从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成为甲醇行业的当务之急。

据亚化咨询统计,截至 2008 年底我国甲醇产能 2529.5 万吨, 比 2007年增长了 54.39%;2008 年我国甲醇产量 1111.68 万吨, 仅比 2007 年增长了 3.28%;由于甲醇进口的增长, 2008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达到 1218.30万吨,比 2007 年增长了10.29%。我国甲醇行业的现状是产能扩张过快,产量增长缓慢,出口很少,在东南沿海地区面临进口甲醇的竞争。

大量发展甲醇下游生产装置固然可以加大甲醇的消费量,但是甲醇衍生物产品本身也面临着市场容量有限,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必须选择发展市场前景良好的甲醇衍生物产品。亚化咨询将分析传统和新兴的甲醇的下游衍生物发展方向,探讨化解甲醇庞大产能的途径。


——甲醛

我国 2008 年有甲醛生产企业 462 家,产能约为 1617 万吨/年,产量约为 810 万吨,开工率 50.09%,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按生产 1 吨甲醛需要 0.47 吨甲醇计算,2008 年我国甲醛生产消费的甲醇量约为 381 万吨,占我国甲醇 2008 年表观消费量的 31.3%,甲醛仍然是我国甲醇最重要的下游产品。

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甲醛在部分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甲醛近几年表现出产能稳步增长,产量反而小幅下降的发展趋势,因此甲醛难以成为消化甲醇过剩产能的主要力量。


——醋酸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 年,我国羰基法醋酸产量 171.3 万吨。由于羰基法生产一吨醋酸消耗甲醇 0.545 吨, 消耗CO为 0.53吨,因此 2008 年我国羰基法醋酸生产共消耗甲醇 93.4万吨,占甲醇表观消费量的 7.67%。

虽然我国新建醋酸项目基本都是以甲醇和 CO为原料的羰基法生产装置,但是醋酸行业的甲醇消费量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甲醇产能的增长速度。同时,从目前规划的情况来看,我国醋酸产能过剩的势头同样比较明显,如果盲目地趋同发展,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使醋酸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

——DMF


DMF(N,N-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优良的极性溶剂,2008 年我国 DMF 产能达到 84.5万吨/年,产量约为 50 万吨,约消耗甲醇 75 万吨,占甲醇表观消费量的 6.16%。

未来国内 DMF产能仍将继续扩张,有三个 DMF项目计划在 2009—2012 建设投产,合计产能达到 60 万吨/年,则届时我国 DMF 产能将突破 140 万吨/年。在 DMF 产能扩张的同时,需求量却面临缩减。目前,国内 DMF 主要消费企业都计划建设 DMF 回收装置,回收的 DMF 经过处理后可重复使用;DMF 产品由一次性产品变为可循环使用产品,将直接导致 DMF需求量的减少,并间接导致 DMF生产对甲醇消费量的减少。

—— MTBE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优秀的燃料添加剂,生产一吨 MTBE 约需消耗甲醇 0.38 吨。2008 年我国MTBE 年产能为 247.2 万吨,产量约 180 万吨,消费甲醇 68.4万吨,占甲醇表观消费量的 5.61%。目前,我国 90%的 MTBE 消费量用于汽油调合组分,其余 10%用于生产异丁烯的原料或溶剂应用等。

虽然到2014 年12 月美国将完全禁止在汽油中使用 MTBE,但是预计我国未来几年汽油产量仍会保持增长态势,且短期内不会禁用 MTBE,市场需求仍有一定上升空间。预计 2009年我国 MTBE 产量将达到 200 万吨,消费的甲醇量达到 76万吨。

——甲醇制氢

甲醇制氢是以甲醇为原料,经催化裂解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然后经变压吸附分离后提取氢气。目前甲醇制氢技术已经很成熟,每制取 1000Nm3氢气需要消耗甲醇 0.6 吨,获得的氢气成本为 2.2 元/ Nm3,介于电解水制氢与大规模天然气制氢之间。

目前甲醇制氢规模一般在 100 Nm3/h~3000 Nm3/h,适合精细化工、制药等行业的中小规模的氢气需求。亚化咨询认为,甲醇制氢出于成本考虑,并不适合于大规模的氢气需求,但是对于中小规模的氢气需求,甲醇制氢原料易于获得,装置规模灵活的优点得到体现。

国内目前有为数众多的甲醇制氢生产装置,但受装置规模限制,对甲醇的消耗量仍然较小。

——医药、农药、染料及其它

据石化工业协会数据,2007 年,农药、医药等行业共消费 80 万吨甲醇,其它行业如染料、溶剂以及氯甲烷等有机原料共消费甲醇 120 万吨,以上总计消费甲醇 200 万吨。2008年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对甲醇的消费略有上升,约为 220 万吨,占甲醇表观消费量的18.06%。

预计 2009 年和 2010 年农药、医药和染料等行业对甲醇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到 2010年上述行业对甲醇的需求量将达到 240 万吨左右。

——甲醇掺混汽油

据石化工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07 年甲醇掺混汽油共消耗的甲醇量大约为 170 万吨,同比增长 41.7%。估计 2008 年全国被用于掺混汽油的甲醇量超过 200 万吨,占甲醇表观消费量的 16.42%。

《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和《车用甲醇汽油(M85)》国家标准,将分别于 2009 年 11月 1 日和 12 月 1 日实施,这两个标准的发布将指导我国的甲醇掺混汽油走向规范化发展。
但是 M85 甲醇汽油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推广应用较为困难,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的 M15甲醇汽油标准尚未出台。

甲醇掺混汽油,特别是 M15 的甲醇汽油,有可能成为驱动我国甲醇消费的重要引擎。但是否能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得到真正的大力推广?又如何规范应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些问题都值得重视。

——二甲醚

2008 年我国二甲醚产能约为 823 万吨,产量约为 160 万吨,消费甲醇约 224 万吨,占甲醇表观消费量的 18.39%。由于二甲醚民用燃气标准的滞后和车用开发的进展缓慢,我国二甲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考虑到二甲醚是一种清洁、无毒的新型能源,既可以掺混 LPG,也可以替代柴油,亚化咨询认为,如果石油价格长期保持高位,随着下游应用的开发和完善,二甲醚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二甲醚仍然是一种极有前景的甲醇消费途径。

以上是目前甲醇已经存在的主要消费途径,虽然部分甲醇衍生物产品从总体上来看产能已经过剩,但是考虑到运输费用和运输条件的限制,当外购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在具备充分下游需求的地区仍然可以建设甲醇衍生物装置。

要成为有竞争力的大规模消费甲醇的衍生物产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产品市场需求大;2.具备经济竞争力;3.
技术可靠成熟。下面我们探讨甲醇的新型应用方向。

——甲醇制烯烃(MTO/MTP)

我国乙烯和丙烯的缺口较大,2008 年乙烯和丙烯单体进口量分别为 72.12 万吨和 91.73万吨,表面上看单体的进口占我国乙烯和丙烯的消费量比例很小,但是我国每年还以乙烯和丙烯衍生物的形式进口大量产品,数据显示 2008年我国乙烯和丙烯的当量缺口分别为 972.4和 418.9 万吨,这就为甲醇制烯烃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甲醇生产装置可以考虑发展甲醇制烯烃(MTO/MTP),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区通过外购部分甲醇原料,能够扩大甲醇制烯烃生产装置的规模。此外,对乙烯和丙烯单体有需求的化工园区,可以通过外购甲醇的方式发展 MTO/MTP。

甲醇制烯烃技术正在走向成熟,采用 UOP 公司的 MTO 工艺,法国道达尔石化在比利时费卢依(Feluy, Belgium)建成全球首创的甲醇制烯烃/烯烃裂解中试装置(MTO/OCP PDU),该中试装置通过引入烯烃裂解技术,将碳 4 及以上烯烃送到烯烃裂解装置,可以提高乙烯和丙烯的收率。通过引入 OCP 单元,MTO 单元生产 100 万吨低碳烯烃只需要 260万吨的甲醇进料。

——甲醇制汽油(MTG)

甲醇制汽油工艺已经发展成熟,采用 EXXONMOBIL 公司或者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技术,约 2.5 吨甲醇可以生产 1 吨汽油。与掺混不同的是,甲醇制汽油所生产的是真正的高标准清洁汽油,其产品的易用性具有优势。

我国汽油的价格现状和成品油的定价体系决定了我国汽油价格将随着国际油价向 80 美元/桶的回归而上涨。而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汽车消费量的增加,将使我国的汽油需求量持续上升。

甲醇制汽油商业运营经验较成熟、产品易用、装置规模灵活并且投资额较小,如能保障可靠的销售渠道,则将为消化我国甲醇过剩产能做出较大贡献。

近年来,国内甲醇的传统消费领域,如甲醛、醋酸、医药和农药等行业稳步发展,这些行业的甲醇消费量稳步增长。但真正推动我国甲醇消费量快速增长的,主要还是二甲醚和甲醇掺混汽油。

此外,甲醇制芳烃(MTA)也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唐国际采用清华大学的甲醇制芳烃技术,正在内蒙古多伦建设规模为 1 万吨/年芳烃(二甲苯)的中试装置。如果这一条路线获得成功,甲醇有望成为我国 PTA的原料新来源。

总的来说,在传统消费途径如甲醛、醋酸、MTBE、DMF 等对甲醇的消耗量增长较慢的现状下,醇醚燃料——甲醇掺混汽油和二甲醚——正在成为甲醇消费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醇醚燃料的发展仍待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进一步引导。而甲醇制烯烃(MTO/MTP)、甲醇制汽油(MTG)和甲醇制芳烃(MTA)有望成为甲醇下游应用的新兴发展方向。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6 22:20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