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667|回复: 0
收起左侧

甲醇催化剂中毒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0 19:18:3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l 现象
我公司甲醇催化剂选用是的C-207铜基催化剂,前一段时间在生产气量和醇氨比没发生变化的情况
下,甲醇合成塔忽然出现热点迅速下移、产量减少、醇后气CO含量超标的现象。据出现的情况来看,
初步估计为甲醇催化剂是因原料气中硫含量高,发生了中毒。
2 原因分析
根据对当时箍个合成氨系统运行情况综合分析来看,原料气中的H+S含量高是甲醇催化剂中毒的主
要原因,因为在催化剂中毒前这段时间内生产一直是40000 m /h左右,没有大的变化:变换气中CO的百
分含量为6.5%左右,也没变化,炉温操作也没有超温现象。经分析,变脱塔出口H2S含量严重超标,指
标要求其出KIH2S含量在20 mg/m 以下,而当时H2s含量达N-f78 mg/m ,所以原料气@z-i2S含量超标是
甲醇催化剂中毒而失活的主要原因。
经分析变脱塔出口H2S含量超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入变脱塔的气体含硫量偏高。超过了变脱塔的生产能力,致使变脱塔出口气体H2s含量偏高,
入变脱塔气体要求H2S含量在l50 mg/m 以下,但前段时间达N385 mg/m ,致使变脱塔超负荷运行,脱
硫效果达不到指标要求。
(2)变脱塔内聚丙烯鲍尔环填料的规格偏小,阻力大,当气体中硫含量稍有偏高,就易发生堵塞,
致使脱硫液循环量减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前段时间脱硫液循环量由原来的240 m /h减少至140 m /h。
(3)变脱塔上层填料装填不足,造成部分溶液喷到塔壁上,形成壁流,降低了吸收能力。
(4)脱硫液再生上层填料装填不足,造成部分溶液喷到壁上,形成壁流,降低了吸收能力。
3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使原料气中硫含量超标导致甲醇催化剂中毒的原因,逐一分析,采取了合理的改进措施。
(1)首先调整造气的入炉煤,选用含硫量低一些的煤,以降低入变脱塔原料气中的H2S含量。
(2)针对变脱塔内阻力大,使溶液循环量减少的问题,采取的是扒塔清理,更换聚丙烯鲍尔环的
方法。变脱塔原来所装填料规格为50 mm×48 mm×1.5 mm。这种规格的填料空隙小、气液接触面积大,
但阻力大、易堵塞。经计算,决定把填料更换成规格为75 mm×70 mm×1.5 mm的聚丙烯鲍尔环填料。
(3)变脱塔填料分三层装进塔内,最上层填料高度由原来的3 m改为4 m,上面留l m空隙,这样既
避免形成壁流又防止持液量波动时发生带液现象。
(4)更换脱硫液再生槽,保证脱硫液再生彻底。 .
(5)为了更好地保护催化剂、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产量,在更换催化剂时又在甲醇合成塔催化
剂的上部装入催化剂保护剂,以便更好地保护催化剂,有效防止催化剂中毒。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9 05:02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