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Shaw 的大砍刀就落到了萎靡的计算化学上:他想制造一台专门用于做计算化学的超级计算机,比现有的超级计算机强大几千倍几万倍。
很多人可能要问,现在超级计算机动辄就是几十万个 cpu 核心什么的,运算能力很强大啊,为什么还要造计算化学的超级计算机呢?
答案是,一般的计算机是很聪明,但是不适合干计算化学这行。学术一点说,是 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 不能高效地来做分子动力学模拟。
从 2004 年前后开始(请知情人指正),Shaw 成立的 DE Shaw Research(DESRES)开始正式运营。在 David Shaw 的精心包养下,30 多个失业的博士屌丝们什么也没干,在优雅的环境里,足足读了一年半的论文,搞出了 Anton 的草图。之后,更多的屌丝加入,全身心专注于 Anton 的研发。
2007 年,比预期还早了快一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屌丝和 geek 们发布了 Anton 的第一代。计算化学的最大黑科技诞生了:它比一般的超级计算机快约 10,000 倍。比最好的超算也快 1,000 倍。
对的。变态的 10,000 倍,四个零,四个数量级。
10000 倍是什么意思呢?计算化学里面,模拟分子运动轨迹的持续时间的长短是非常重要的。用模拟网球比赛来做类比:以前“超级计算机”算了一个月,我们只能模拟出击球的 1 秒钟的瞬间,而现在 Anton 出世,我们同样花一个月,就可以模拟整场球赛中网球的轨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