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化咨询:2015中国煤(甲醇)制烯烃年度回顾和展望 2015-11-18 煤(甲醇)制烯烃(CTO/MTO,包括专产丙烯)属于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比较顺利的门类,技术成熟,中高油价下成本竞争力优秀。2015年底中国将实现899万吨/年CTO/MTO产能,相比2014年的570万吨/年产能大幅增加57.7%,但仍然略低于亚化咨询在2015年初预计的1000万吨/年规模。出于对低油价下项目经济性的担忧,以及疲弱经济环境中企业现金流紧张等因素,中国CTO/MTO项目投资者放缓了投产的步伐。 相比外购甲醇的MTO项目,一体化的煤制烯烃(CTO)实现了从低价原料到高价值产品的巨大增值。只要能实现高负荷稳定运行,CTO即使在低油价下也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2015上半年国际油价平均53美元/桶,神华包头CTO项目开工率107%,经营收益5.61亿元;中煤榆林CTO项目开工率115%,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5.29亿元。 但2015下半年,在下游需求增长乏力、低油价效应进一步传导和中国聚烯烃市场结构性供应过剩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聚乙烯/聚丙烯(PE/PP)的市场价格大幅下跌,CTO/MTO的盈利能力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由于近年来中国丙烷脱氢(PDH)产能也在持续释放,相比乙烯,CTO/MTO的丙烯和聚丙烯产品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从下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自2015年开始,PP(尤其是拉丝级)和PE的价差明显变大。 亚化咨询计算2015年1-9月CTO/MTO、PDH和石脑油制烯烃的成本如下图所示,其中CTO原料煤价格取典型项目所在地市场价格,MTO、PDH和石脑油裂解原料价格分别取2015年1-9月甲醇、丙烷和原油平均进口价格,CTO/MTO都采用烯烃裂解技术增产乙烯/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