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我国卫生部于1957年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确定了(B)种法定职业病。
A.13 B.14 C.15 D.16
2. 所谓法定职业病,是指由(C)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
A.企业 B.地方政府 C.国家 D.国务院
3. 应当对劳动者进行(A)、定期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A.就业前 B.就业后 C.离职前 D.离职后
4. 国家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B)和数百个职业卫生标准,这些法规和标准都是实践和科学实验的经验总结,是搞好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依据。
A.职业病防治法规 B.劳动保护法规 C.健康安全防治法规
5. 禁止生产、进口和使用(C)禁止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A.卫生部门 B.国家 C. 国际上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
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在修订的职业病名单中共规定了9大类99 种职业病,其中职业中毒51 种,尘肺12种,职业性物理因素疾病6种,职业性传染病3 种,职业性皮肤病7 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2种,职业性肿瘤8 种,其他职业病7种。
3. 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和管理,减少有毒物质的跑 、 冒 、滴 、 漏 。
4.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哪三方面: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5. 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强)度高于国家卫生标准,或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不得不接触高浓(强)度有害物质时,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法定职业病需由国家认定的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诊断。被确诊认为职业病的患者,可依据国家社会保险法规的规定,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
2.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里平衡。(√)
3. 未成年人可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工作,但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工作。(×)
4. 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职业危害事故的抢救情况。(×)
5. 用人单位领导和劳动者要通过培训,学习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知识。提高对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重要性的认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工作场所中存在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称之为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哪三类?
(一)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二)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就你所在的工作场所,你认为有哪些危害健康的因素,如何来预防和
防治?
主观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