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燃烧
1. 氧化与燃烧
根据化学定义,凡是使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强烈的氧化反应,并伴随有热和光同时发出,则称为燃烧。物质不仅与氧的化合反应属于燃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硫的蒸气等的化合反应也属于燃烧。但是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所起的反应是最普遍的,也是焊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我们将着重讨论这一形式的燃烧。
燃烧俗称着火,如果只有放热发光而没有氧化反应的不能叫做燃烧,如灼热的钢材虽然放热发光,但这是物理现象,不是燃烧;而放热或不发光的氧化反应,如金属生锈、生石灰遇水放热等现象,也不能叫做燃烧。
2.燃烧的必要条件
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亦即发生燃烧的条件必须是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共同存在,并有能导致着火的火源,例如火焰、电火花、灼热的物体等。
(1)可燃物质
凡能与氧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质。就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固态可燃物、液态可燃物、气态可燃物三类;按其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无机可燃物质(如氢气、一氧化碳等)和有机可燃物质(如甲烷、乙炔等)两类.
物质的可燃性质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大块的铝、镁可看作是不燃物,但在纯氧中就是可燃物。铝粉、镁粉不但能自燃,而且还有爆炸性。
(2)助燃物质
凡是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起助燃作用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氟和溴等。
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必须要有充足的空气(氧在空气中约占21%),如燃烧1kg石油需要10~12m3空气。如果缺乏空气,燃烧就不完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