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咖啡”与“机床”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机床君的2小时是这样度过的!
3月11日下午15:00 – 17 :00,在申城繁华地段的一处创意园区里,一间不到100平米的咖啡馆内,透着满满的“机床情怀”! 由上海北展东博展览有限公司组织举办的“机床再制造产业创新沙龙”在这间充满着文艺和工业气息的Xin Cafe咖啡小屋内揭开了帷幕。 (图片来源:上海北展东博展览有限公司)
这次沙龙,没有高谈阔论“工业4.0”, “互联网”,“机器人”等时下流行的概念,没有炫目的智能工厂案例PPT。“务实”,“为制造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贯穿整个沙龙研讨的主旋律。 现场,一个英文单词“Remanufacture”格外引人瞩目。“机床再制造”在业界是一个既陌生、又似曾相识的热点词组。它具备智能制造发展大趋势下的定制化创新基因,为大量资金预算有限,又期望进行技术升级换代,提升生产力的国内制造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转型途径,由此也引发了业界对机床再制造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审视与思考。 (图片来源:上海北展东博展览有限公司)
参与本次沙龙现场主讲的嘉宾中,来自上海欧博自控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欧博进口设备维修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王翔先生做了“绿色再制造,赋予设备第二次生命”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企业车间里现有的机床、生产设备出现老化和使用效能衰退,如果不及时加以更新、替换,就会制约生产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表现。购买新设备固然是一种解决办法,但周期长,风险大。维修、升级、再制造能够帮助企业盘活现有的资产资源,让已有的生产设备发挥出最大潜力和效能。是短时间内见效快,投资小的一种解决方案。”
王翔先生与听众们分享了“上海飞机制造厂在辛辛那提机床上的改造案例和实践经验“等现实案例,通过更换新的数控系统,传动部件和机床结构再设计等再制造手段,使这些1987年从美国引进的机床在加工能力上实现了质的突破,能够实现对复杂结构件的快速、高精密加工,同时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宝贵资金,以用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层出不穷,激起了企业界的憧憬,也让无数人陷入了持续的焦虑和恐惧中。目前的智能制造“排头兵”,“示范企业”, 如GE、西门子、博世,海尔、格力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工程,也能投入巨资建立新的产线和工厂。而国内广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使他们不是诉之于“大动干戈”,而是谨慎地摸索实践、试错。对现有的存量设备和车间进行改造升级,已适应新的生产对象变化,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参与本次“机床再制造产业创新沙龙“ 的中小企业代表,也不约而同地表示出类似的诉求。 来自上海斑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工厂经理 王振凯先生从“数字化工厂的系统构建和车间设备管理”这一独特视角切入,他说道:“国内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生产管理效率低,加工设备使用率不高这样的典型问题,闲置的设备和产能,往往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无法持续保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他列举了许多汽配制造企业的相关案例。
“工厂生产运营良好与否,取决于对底层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一线生产人员,要尝试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实时、清晰地掌握每台CNC设备,每条生产线的运行状况,以便即时发现可能产生的瓶颈,做出调整、维护和合理的排产。也即构建一个全透明化的生产体系,这也需要企业全员与时俱进,首先掌握好设备,用好设备,并具备生产数据的管理应用能力。” 在沙龙互动研讨环节,中国轴承展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合中国、仲盛卓越精密科技等十多位终端制造企业决策人、工程技术人员,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瑞士斯达拉格集团、上海机床工具集团、宇龙数控、贝加莱工业自动化等企业的代表、技术人员就“普通机床的升级改造”,“机床使用效率最大化与系统功能选型”等涉及实际生产应用的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图片来源:上海北展东博展览有限公司) 上海机床工具集团 原市场部部长 高级工程师 徐正平对“机床再制造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做了剖析,他强调:“再制造比制造业需要更多的基础工作,这包括对旧设备的消化理解、通过再制造提升原设备的性能,能够通过新的制造工艺、热处理工艺、数控应用技术解决、替代缺损备件带来的难题。通过对终端产品工艺技术的理解,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再制造设备的效能,最终达到绿色制造、循环利用的目的。这绝不是用什么互联网思维就能一撮而就的,而是切切实实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