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691|回复: 2
收起左侧

埃森电厂脱硫工艺中的双膜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17:31:1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厂脱硫系统,电厂脱硫工艺中气体吸收过程的解释主要有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和表面更新理论。
    双膜理论:电厂脱硫系统中气体的吸收过程可以采用一种叫作双膜理论的简化方法来描述,许多化学工程书籍中都可以找到这个理论的相关解释。该理论可解释许多重要的FGD工艺参数是如何影响SO2的脱除效率的。
    双膜理论模型假定在气液界面两侧分别存在一个气膜和液膜,SO2的脱除率受SO2穿过气膜/液膜的速度控制。界面可以是雾化液滴的表面,也可以是湿填料的表面。
    假设了FGD浆液液面上方的SO2分压与其人口、出口浓度相比是非常小的。然而,这对大多数石灰石/石灰FGD系统来说只是近似成立的。另外,可以写成用脱硫效率η表示的形式[NTU=lnl-η,这种形式更便于解释不同工艺参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对一个固定的烟气流速.SO2脱除率将随KA乘积的增大而增大。A是常数,它是指暴露在吸收塔内烟气中的所有湿表面面积。如,在喷雾塔中,A等于所有喷雾液滴表面积之和;在填料塔中,A等于填料的湿表面积加上任何从填料中流下的液滴的表面积之和;在淋盘塔中,A既包括液滴表面积,也包括上升穿过装有浆液的淋盘的气泡表面积。因此,表面积A可以通过吸收塔的结构设计来改变。

发表于 2016-7-21 17:31:19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7:31:19 显示全部楼层

互相讨论学习{:1106_3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21 13:3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