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帝赵恒写过一首诗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读书可以得到回报,也是几千年来贫穷人家梦想出人头地的捷径,现在这已经成为往事。 古代,父母培养出来的读书人,是为国家培养的。孩子考上了秀才,可以在家开个私塾挣钱,考上进士、举人了,可以享受俸禄,可以得到足以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并且世代享用的土地,可以光宗耀祖。 计划经济时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给国家培养的。上大学花费很少,毕业后,国家负责分配工作,养老保险、医疗报销,还能分到一套房子,而且后代也可以以**的形式代替父亲的职业。 现在,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除了极少数朝里有人好当官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可以政府机构。大多数是给黑心老板培养的,他们毕业后不得不到企业里面打工,干着创造很多效益的工作,拿着很低的工资,面临着黑心老板的剥削。如果黑心老板不偷税漏税,大学生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算是间接地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大学生也算是为国家培养的。 被无数人引用了无数次的一个牛人说过一句牛话:把你能够挣到十万元钱的精力,花费在培养孩子身上,将来你会得到远远大于十万元的回报。 他们却没有考虑一下,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培养成为大学生后,回报给谁了?孩子大学毕业后,恐怕你那能够挣十万元钱的精力,加上孩子挣到那些大于十万元的钱,总共不止二十万的回报,都义务地奉献给了吃肉不吐骨头的黑心老板,你会变的更加贫穷、失望与痛苦。 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草,还是奉劝那些抱有上大学是唯一出路思想的父母:不要幻想了,隔山的黄金不如到手的铜,把你能够挣到十万元的精力,放在挣钱上。无论孩子考上大学与否,如果他将来没有能力创业,这些钱也能够他花费一阵子;无论孩子考上大学与否,如果他将来有能力创业,这些钱也可以作为他创业、成为老板的资本。 所以,只有在给孩子备有创业资金的基础上,培养出的大学生,才是给自己培养的。孩子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可以自己当老板,这样自己和孩子都能得到回报,才能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公平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