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楼主: wiseboy
收起左侧

共享一台特殊换热器设计

[复制链接]

 成长值: 43135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wiseboy 发表于 2019-4-9 11:46
为了降低壳程压降,φ25×2.5换热管,常规管心距是32,在这里用50;
常规的折流板间距,在 ...

实际上是不是就是用大量的“死区”开降低阻力降

点评

也不完全是“大量死区”,因为壳程流量大,所以线速度也不小。线速度太小是死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1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啥技术含量

点评

同感。 表达了软件比手算效率更高。壳测压降要求高,怎么不试试纵向流,压降应该更好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0 1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38680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表达了软件比手算效率更高。壳测压降要求高,怎么不试试纵向流,压降应该更好些

点评

是的 这允许压降也不算小,我设计过比这小很多的减顶塔冷凝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0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y_heart 发表于 2019-4-10 10:39
同感。
表达了软件比手算效率更高。壳测压降要求高,怎么不试试纵向流,压降应该更好些

是的 这允许压降也不算小,我设计过比这小很多的减顶塔冷凝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溜,参考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可以考虑制硫酸里用到得缩放管结构,控制压降,也能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顺便问一下,EDR有那么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的功效确实很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edwardlau 发表于 2019-4-9 12:49
实际上是不是就是用大量的“死区”开降低阻力降

也不完全是“大量死区”,因为壳程流量大,所以线速度也不小。线速度太小是死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EDR为什么不可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算的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5:29:31 显示全部楼层
节省大量的试算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1 07:45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