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韬略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文丨华商韬略 张静波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生意能做多大?恒力的答案,可能超乎你想象! 【1】 大连长兴岛,方圆15平方公里的海滩上,塔吊林立,管廊纵横。 那是陈建华耗时九年的扛鼎之作,每年200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放全球也是数得上号的大型炼化项目。
九年前,当陈建华第一次踏上长兴岛,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喝水要靠自己打井。 彼时,恒力已是国内化纤巨头,涤纶长丝的产能稳居全球第一。而陈建华也被誉为“中国的化纤巨子”。 但这位化纤巨子却有一个心头大患:生产聚酯纤维需要大量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而后者的定价权掌控在他人之手。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不服输的陈建华决定:向上游石化产业挺进! 数十年来,大型石化行业一直是国企的自留地。民企掌门人陈建华的这个决定,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 但他却带领恒力,创下了令业界称奇的速度:2年建成当时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 《长江商报》曾这样描述恒力速度:6天考察,14天签署协议,6个月完成采购,7个月设备安装完毕。 “民企最大的优势是效率,一个电话能解决的绝不碰头聊。”陈建华说。 一场艰苦的闪电战,让恒力摆脱了PTA依赖症。但更艰苦的“上甘岭”战役,还在后头。 PTA虽然重要,其上游产品——对二甲苯(PX),才是整个聚酯产业链上利润最丰厚,也是地位最强势的。 多年来,受行业门槛高、环境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国内PX产能严重不足。 而以中国为圆心,周边国家却疯狂上马PX项目,目标无一例外,均剑指中国。 2014年,茂名事件不久,“花园城市”新加坡在裕廊岛建成全球最大的PX工厂。风景秀丽的韩国蔚山,PX产能更是25年疯涨20倍。 全球最大的纺织化纤大国,就这样将命运交给了别人。 2001年,国内PX自给率还高达93%,到了2018年,却有60%以上的PX依赖进口。 恒力置身其中,深受其害。但陈建华不是一个轻易认命的人。 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一个拥有每年2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的超级炼化项目在他心中孕育。而国家也给了恒力最大的支持。 2014年8月,国务院在振兴东北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地方和企业要做好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并力争尽早开工”。 那是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对民企放开的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也是有史以来核准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 为了这份重托,陈建华在恒力内部打响了攻坚战。 2017年4月,项目破土动工。长兴岛上一片忙碌,各种机械紧张作业,车辆你来我往,高峰期施工人员多达4万人。 总指挥陈建华更是“每天干到凌晨两三点”,过年都没空休息。 2019年大年初一,他风尘仆仆赶到建设工地,勉励工人们: “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克服东北冬季的严寒天气,啃下硬骨头,挑起达产重担子。” 天道酬勤,好在一切顺利。 继2018年12月如期试产后,2019年3月24日,该项目打通了生产全流程。 这意味着,每年将有450万吨的PX通过管道,直供恒力PTA工厂。在此之前,全国PX年产量只有1300万吨。
仅此一个项目,就使我国PX总产能提高30%以上! 19个月的建设周期,也刷新了全球石化行业的最快纪录。5月17日,在项目全面投产仪式上,陈建华抑制不住兴奋: “我们不辱使命……创造了不负历史、无愧时代、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 经此一役,恒力补齐了原油—PX—PTA—聚酯—纺织产业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成为全球第一家全面打通产业链的石化纺织企业。 恒力的命运,第一次完全由自己掌控! 而在陈建华看来,更大的意义还在于: 它打破了国外对PTA、PX、乙烯等重要大宗有机原料的长期垄断,使得中国石化纺织行业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不再受制于人。 【2】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这是恒力官网上的一句话,也是陈建华不断与时代搏击的最好注脚。 创业25年来,他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一次次扣准时代的脉搏,将一个纺织小厂推上行业之巅。 陈建华的家乡——苏州盛泽镇,是有名的四大绸都之一。 从小听着机杼声长大的陈建华,早年凭借勤奋、肯吃苦,走南闯北,到各地去收丝,攒下一笔不菲的资产。 原本可凭此过上安逸的日子,但他却偏偏盯上了当地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吴江化纤织造厂。 “贸易做得再好也算不了什么,干实业才是真正的事业。” 那是一个疯狂的掘金年代,许多同时代的创业者纷纷抛下旧业,涌向房地产、互联网、金融行业,陈建华却对实业情有独钟。 怀着这份不甘心,他于1994年以369万元盘下这家企业。 原厂设备老旧,生产效率很低。陈建华上任第一个月,就淘汰了厂里的有梭织机,引进1200锭网络车。 如此大手笔,令业内震惊。但更大的震惊,还在后头。 用上新设备的陈建华并不满足,他多次到纺织业发达的浙江绍兴、宁波等地参观,结果很吃惊: 浙江纺织厂使用喷水无梭织机,每人每天织布400米,而他的员工一天只能织40米。 1:10的差距,令陈建华震惊。回来后,他当即决定斥巨资,购置第一批88台喷水无梭织机。 人员、设备……全都齐活了,就等着收割利润。但陈建华没想到,自己等来的却是“金融危机”。 就在他购进第一批喷水织机后不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全国纺织行业一片肃杀,60%以上的企业陷入巨亏。 大多数企业选择断臂求生,陈建华也一度有了守摊子的想法。但骨子里的不甘心,最终还是让他做出了惊人之举。 就在别人大撤退时,敢为人先的陈建华,再次亮剑,逢低添置大量的喷水织机,降低成本。
在陈建华看来,搞市场经济,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味死守,势必被淘汰。 为此,他还总结出一套猫蛇论: 寒冬中,蛇钻洞里只会冬眠,猫虽然也在洞里,却随时在寻找外面的机会。企业要学猫,不要学蛇。 最终,他“赌”赢了。 金融危机后,经济迅速回暖,别人忙着扩产时,恒力却因提前布局,织造能力跃居亚洲第一。 头顶光环的恒力,不断接到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订单。但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最大的挑战并非客户,而来自上游:国外供应商凭借垄断地位,一再提高原料价格,只能任由他们摆布;国内的原料质量又不过关,生产过程经常因断丝而停产。 “如果不掌握上游原料,势必受制于人,无法持续发展。” 不服输的陈建华决定,自己生产。 2002年,经过周密考察,恒力投资32亿元,兴建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开始了从织造向化纤的跃进。 当时,浙江有不少化纤企业,一直不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敢闯敢试的陈建华不受拘束。在他看来,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我们去做了,或者我们先一步做了,就是成功。 于是,当年恒力就从德国吉玛公司引进两套聚酯生产设备,配套120台DTY高速加弹机。 凭借这批设备,恒力迅速跻身全国化纤行业前列。 但曾在原料上吃过亏的陈建华依旧不肯止步,纺丝虽然有了,造纺丝的PTA还掌控在国外厂商手中。 就在此时,大连长兴岛对外招商,双方一拍即合,上马PTA项目。 恒力向上游挺进的同时,恰逢国内PTA产业大变局:国企放缓投资,民企则狂飙突进。 受此推动,国内PTA产能从2010年开始急速扩张,年均增长50%以上。 到2012年9月,恒力一期440万吨PTA项目投产时,整个行业陷入产能过剩。一大批企业在惨烈的价格厮杀中溃败。 但是,陈建华没有迟疑,他顶住压力,逆势加码二期,建成当时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PTA工厂。 直到几年后,更大的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成,PX直供PTA工厂,恒力赫然打通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人们才看清陈建华的“雄心”。 一盘下了十几年的棋,最终让恒力争取到了举足轻重的行业话语权。 【3】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进行最后的合拢。 重达6000吨的钢筋混凝土接头,在13万根高强度纤维丝组成的4根吊装带护送下,成功在海底对接,惊艳了世界。
十几年前,这种高强度纤维丝只有美国、日本、荷兰能生产。如今,在恒力等中国企业的努力下,它不再是国外的专利。 在不少人看来,恒力的成功,与陈建华的几次“放手一搏”不无关系。但在陈建华看来,创新和细节,跟眼光一样重要。 “用未来的理念将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是陈建华在集团内部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怎样才算把事情做到极致呢?陈建华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 “恒力做任何事情都要在行业中数一数二,都要成为行业的标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陈建华以更快的速度淘汰旧设备,添置新设备。手下人都不解,他却说: “淘汰这些设备我比谁都心疼,但现在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不创新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在炼化一体化项目施工过程中,恒力从工艺到设备,始终保持高标准、高要求。 工艺包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核心设备直接从国际排名前三的供应商采购,小到螺丝都责任到人。 “恒力做的项目,不但要内部结构完善……还要保证5年、10年,甚至更久之后都不被淘汰。”对此,陈建华信心十足。 引进、吸收,是为了更好地超越。 为了做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标杆产品,恒力在国内外成立研发中心,高薪从德国、日本、韩国等地聘请专家,组成6000人的研发技术团队。 大手笔的投入下,恒力接连推出超细纤维、高强度涤纶工业丝、超细旦涤纶长丝等一系列重磅产品。 其中,超细旦涤纶长丝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还来自陈建华对细节的偏执追求。 在长兴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最初设计方案中,一共有36根烟囱。后来,项目团队参照全球最优标准,缩减至15根。 但陈建华依旧不满意,他认为,“现在做得最好的这家日本工厂在几年前是15根烟囱,我们还要做得更超前!”陈建华下达死命令。 项目团队只好咬牙再优化,最终减到了7根,烟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
当初,长兴岛项目刚启动时,陈建华曾许下诺言: “对长兴岛的繁荣,我们来与不来要完全不一样;对长兴岛的生态,我们来与不来要完全一样,甚至更好!” 如今,他开始兑现自己的诺言。 炼化一体化项目,正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而美丽如初的长兴岛也正改变人们对石化行业重污染的印象。 【4】 “我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在《我的创业路》一文中,陈建华曾这样写道。在他看来,是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搭建了最好的平台。 而陈建华也确实赶上了好时代。 过去几十年,大型石化行业一直是国企的专属地,民企炼化厂普遍规模小,被戏称为“茶壶炼厂”。 陈建华用长兴岛项目改写了这一历史。它的出炉,正得益于国家放开管制。 在政策的扶持下,长兴岛项目不仅成为民企第一个重大炼化项目,还跻身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不仅如此,随着国家逐步放开民企原油进口配额,恒力正获得越来越大的上游供给。 种种迹象表明,民企石化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 而陈建华也没有辜负这一历史机遇。 眼看无数人在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堆金叠玉,他却二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实业,带领恒力从织造一路挺进至化纤、石化行业,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发展。 但他很清楚,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必将更加激烈。 放开管制不单使恒力受益,更激活了全国民企一盘棋。 在众多项目的开工投产下,2019年国内PX产能大爆发。保守估计,到2020年全国产能将突破2500万吨。 一年前的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1300万吨。 产能的大跃进,一方面有望终结国内延续十几年的PX进口依赖症,另一方面也正掀起一场激烈的产业战。
然而,时势造英雄,逆境尤其是。 150年多前,德国商人弗雷德里奇·恩格尔霍恩从不起眼的纺织染料做起,一举孕育出日后享誉世界的化工帝国——巴斯夫。 15年前,还在传统织造业打拼的陈建华,小心翼翼地向记者透露,来年力争将恒力的销售额做到100亿。 而今,从一匹布做到一滴油的恒力,已将这一数字改写为3700亿。而随着长兴岛项目的全面投产,更有望飙升至6000亿。 一个横跨织造、化纤、石化等行业的商业航母已初具规模。 但陈建华与时代的搏击不会停止。就在一年前,恒力与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签署了原油供应的长期合约。 这让恒力的发展,有了更充足的后劲。 “勇争一流,做影响时代的事”,在恒力官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如今,置身民企石化行业大爆发的前夜,他们正迎来浪遏飞舟、改写时代的机会。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