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458|回复: 6
收起左侧

[原创] 弯头计算和开孔补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 10:31:4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弯头计算和应力分布规律

朋友用到了GB/T 12459-2017的标准弯头,因为设计压力比较大,弯头直径也稍微比较大,需要进行计算。

弯头是根据HG/T 20582来计算的,2011版本和2020版本是有一些变化的,主要变化是:

2011的弯头厚度计算公式用的是筒体公式,对于弯头形状的影响,体现在厚度附加量C中
640

2020版本,弯头的计算分成3个区域,外弧,内弧,中弧,并加上各自的厚度附加量,显得更为精确。

一般来说,计算所需厚度:

外弧厚度<中弧厚度<内弧厚度,从应力云图上来看,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相同厚度和压力下,内弧受到的应力是最大的

640

所以一般来说,对于弯头本身的计算,只需要计算内弧厚度即可。



2. 标准弯头要不要计算?

那么对于标准弯头是否需要计算呢?

弯头一般代入到SW6中计算即可。

640

我们可以看HG20582的计算说明,这个计算方法针对的是:

钢管在平面内弯曲的光滑弯管,不适用于铸造弯头,U型换热器管,以及由专用机械热压成型的弯头。

而标准的弯头的加工方法,很多是热压成型弯头。理论上不符合HG的适用范围,也就是不适用SW6的方法来计算。

不过在GB12459的规范4.1条中,弯头的许用压力额定值,可按与其相连接的相同规格,材质,壁厚的无缝直管计算

640

也就是说标准弯头许用压力一般来说随着相配的直管走。

GB12459的附录B,也规定了成品弯头的实测壁厚要求。其中对于内侧弧处的厚度一般比匹配的直管公称壁厚要厚,也就保证了弯头强度和直管能够一致。

640

这一点和ASME B16.9的要求是一样的。

640
所以对于标准弯头,其厚度可以随着直管走即可,无需特别计算。


3. 弯头开孔补强

弯头的最大受力点在内侧处,而一般开孔在弯头的外侧处。弯头的开孔补强应该如何计算呢?

640

准确的开孔补强计算,是需要通过FEA来计算。不过大多数时候,这种方式的计算会耗时比较久。

考虑到弯头很多时候和筒体非常类似,如果采用筒体的假设,按照筒体进行开孔补强计算,开孔直径按照最大开孔直径,那么可以将结构强度估计的差不多。

假如弯头开的孔符合等面积补强原则,可以考虑用等面积补强法估算以下开孔补强。

为此做了一个弯头等面积补强计算的表格,供弯头开孔补强估算。下载链接见文章最后。

640

不过使起来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根据弯头解的理论计算和FEA分析,最大应力点在弯头内弧处。
可以通过弯头的计算获得计算厚度δ,宜保守取弯头内弧计算厚度。

2. 弯头外弧处的内外表面应力均略低于同厚度的对接筒体。
如果开孔在此处,且开孔直径不大,开孔可以用相同的筒体开孔近似估计。

3. 弯头开孔的等面积补强仅作为参考,当压力比较高时,宜用分析验证。

弯头的开孔与筒体开孔有很大相似性,比如切向进的接管,最大应力点,也是在尖角处


640

此时也可以代入SW6中,用筒体开斜接管模拟,斜的角度按照筒体中心线和弯头切线的夹角,可以比较快速估计受力情况。

需要表格的朋友可以采用如下链接:
提取码:9is4


往期精彩: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0 收起 理由
落叶 + 10 发起议题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yuun 头上,yuun 赚了 4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发表于 2022-1-12 10:31:46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分享
[发帖际遇]: qyf 乐于助人,帮助不愿意过马路的老奶奶过马路,奖励 10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 10:31:46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管道设计上已经不允许在弯头上开孔了。
[发帖际遇]: 无聊阁大学士 捡到一块切糕,卖给了小马,赚了 2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 10:31:46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4 14:05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