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舌尖上的中国》有一集,是拍安徽毛坦厂中学的,这个传说中的高考工厂,陪读的家长们,用群租房里简陋的煤气灶,给苦读的学子烧一碗红烧肉。红烧肉装在铝饭盒里,学生趁着学习间隙,蹲在学校的围墙底下,大口扒饭,大口吃肉。
当年这一幕我看得泪流满面,因为在我就读的小镇高中里,每个月的家长日,也会上演这样的画面。
小镇做题家怎么了呢?
小镇做题家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些不屈服于出身和命运的学生,还代表着他们背后殷殷期盼为他们烧一碗红烧肉的家人,也代表着那些四五点就起来看早读,深夜十一二点才备完课回家的普通教师们。
他们在拼了命地往上爬。
他们用尽一切可能的资源往上爬。
他们咬着牙看着父母的牺牲,就像咬着牙吞下那碗来之不易的红烧肉。
只能背负着这沉重的一切往前走,用他们唯一知道的切实有效的方式,走一条他们唯一知道的通向未来的路,那就是做题。
没有才艺,没有特长,没有形形色色的留学渠道,甚至像在我的母校,很多学生高中毕业都不知道自主招生是怎么回事儿。
你说竞赛吗?说句实话小镇高中的老师们水平也就那样,或许只有非常非常有天赋的学生才有机会接触竞赛,通过竞赛拿到高等学府的入场券,更多时候,他们面对竞赛题,甚至连一个能问明白的人都找不到。
唯有做题,唯有高考,千军万马期待的唯一一条公平的独木桥。
然后如今,被一群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人用轻蔑地语气来一句“小镇做题家”,否定掉全部的努力。
有人说这是我弱我有理,谁都想享受特权。
没有,这不是。
小镇做题家不弱,也没有指望享受特权。
胆敢背负着全部的希望去对峙命运的人,怎么会弱?我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而已。
努力和期待公平,不应该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