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金三”行情预期具有重要影响,先来看下上周的总体情况,我们或可窥之一二! 上周大宗商品市场总体情况 上周橡塑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5种,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 为顺丁橡胶(3.21%)、丁苯橡胶(2.23%)、PVC(0.60%)。 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9种,跌幅前3的产品分别 为PC(-2.72%)、PS(-2.43%)、EPS(-1.67%)。 从以上图表看,塑市整体受下游需求恢复缓慢,而不少品类库存又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 基本盘仍旧弱势运行为主,尚未显现“反攻”的强动力支撑, 供需博弈仍是当下市场波动的主因! 当然,按惯例 三月行情“向好的趋势”大概率依然存在,至于后市有多少利好消息放出,尤其备受关注的两会召开在即, 究竟有多少“重磅消息”能为市场提振助力,值得期待! 9.2亿吨/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 据央视新闻报道,2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油气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油气开采和化工投资增速较快。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油气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原油产量2.05亿吨,同比增长2.9%;天然气产量21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 图片来源:央视报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不断有 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建成投产,我国石化产业的 规模集中度、石化基地的集群化程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实现了新的跨越。 当前, 我国千万吨及以上炼厂已增加到32家,炼油总产能达到9.2亿吨/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2022年,油气开采和化工投资增速明显超出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平均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投资分别 同比增长15.5%和18.8%。 图片来源:央视报道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去年原油产量 实现了四连增,天然气产量去年也是连续六年 年增量100亿立方以上。为国家的 能源安全和粮食十九连丰都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库存去化缓慢 300万吨产能停车检修 近几年,随着国内聚丙烯行业产能的持续扩张,市场价格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制,尽管春节过后 PP市场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但下游需求增长难以跟进供应增量,实质性需求难以改进,上涨缺乏支撑, 市场涨势如昙花一现,过后便开启下滑模式,同时石化库存及中间商库存累积高位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 市场承压也进一步加重。 春节后石化库存消耗进程一直是业者关注话题,但由于 终端消耗缓慢,下游企业开工状况不佳,另外2月份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检修装置相对较少,石化库存去化较为缓慢, 压制聚丙烯市场上行空间。 据数据统计, 2月份国内聚丙烯检修装置涉及产能318万吨。其中大港石化、扬子石化、镇海炼化为临时检修,停车时间较短。利和知信、浙江鸿基石化、北方华锦等企业未有重启计划。 另外,下游方面,下游开工负荷虽有提升,但工厂 采购意向谨慎,成交难以放量。 关于后市,供应面来看,近期检修装置状况难以提振市场, 中间商去库压力大,虽然部分石化企业积极降价促进库存消化,但市场预期偏空, 对市场提振有限。 另外,广东石化聚丙烯装置顺利投料成功,后期逐渐向市场释放产量, 届时市场供应将进一步加剧。需求面,随着下游工厂在正月十五之后逐渐复工,开工率缓慢提升,但工厂采购意向偏谨慎, 多消耗前期库存为主。 综合来看,临时的装置故障,难以缓解市场供应压力,终端采购缩量,也将压制聚丙烯市场价格上行。整体市场缺乏利好支撑, 预计后期聚丙烯行情维持偏弱运行。 化工大省风向有变?转型升级之路任重道远 2023年扩大投资仍是稳经济稳增长的重头戏。近日,多地发布了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 截至2月12日,包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四川、山东、广东、福建、宁夏等省份发布了2023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项目合计7652个,总投资额合计2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合计33570.67亿元。 从投资项目清单来看,新老基建投资共同发力,涵盖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信息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化工大省山东、江苏都透露出变革信号。 ● 山东省公布的1400个项目中,与化工相关的项目 仅有79个,同比2022年的104个,大幅 降低31.65%。 ● 江苏2023重大项目多达264个,其中与化工相关的项目 仅有22个,涉及化工类项目的类型为新材料和化工产业,较山东省项目 数量明显偏少。 这共同透露出了四个信号: 1.化工项目门槛越来越高;2.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3.以化工项目驱动产业的模式将成过去式;4.化工重点转向高端化工领域,尤其是新材料板块。 以上透露出的 “化工转型升级之路”不言而喻,不过其中反映出的 “任重道远”同样溢于言表。 江苏经过五年对化工企业进行转移、升级、重组等行动,截止 2022年, 江苏化企剩余不足1000家。 图片来源:canva 而素有“化工第一大省”称号的山东,原本16个地级市均有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每天有6万多危化品运输车辆在省内道路行驶,经过五年整改, 山东化工园区从199家缩减到84家,关闭不达标化企超2000家! 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化工企业数量骤减, 逐渐转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中西部、东北地区新增转移 项目高达632个! 如今各省 化工项目审核日益严格,门槛越来越高,落后产能终将被淘汰。随着产业集群化发展, 不少化工企业的路仍旧是不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