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财经杂志
1996年的随后十年日本保险业进入了巨变时代,归因于利差损,90年代后期日本更是先后有多家中小型寿险公司破产
文 | 李海燕
众所周知,日本是保险大国,也是保险强国。对日本泡沫经济的研究很多,但是对泡沫经济之后,日本保险行业的百年一度的大变局的研究很少。1995年,日本大幅度修订了《保险业法》,1996年开始实施。1950年到1995年的45年间,日本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大约20家寿险公司,20家财产保险公司在大藏省“护送船团式”的监管模式下,稳定发展了45年,行业内企业的实力排名顺序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1996年之后的10年,日本保险行业开始了天翻地覆式的变化,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行业格局。
之所以想介绍日本保险行业的这一时间段“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因为目前中国所处的一些外部环境,和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的宏观环境有某些类似的地方,比如: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的问题开始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企业开始广泛地开展海外投资,和美国存在贸易金融摩擦,股市状况不佳,长期利率缓慢下降等。保险行业内部,中日两国也存在一些类似情况,例如,同质性竞争严重,部分保险公司发展比较激进,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1996年向前:稳定的竞争格局
1945年到1950年之间的5年,是日本保险行业的恢复和调整期,寿险行业和财产保险行业,一直维系了20家公司的规模,按照1975年时候的资产规模排名,日本寿险行业的公司排名如下:
注释1:上述表中公司名字为蓝色字的企业是在1996年之后破产的保险公司。其中大和生命是2008年10月份破产的。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外国证券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损失严重。其他的寿险公司都是在1997年-2001年之间破产的。
注释2:在日语中“某某生命”是“某某寿险”的意思。是英文的life insurance的翻译。“某某海上”中的“海上”是海上保险的意思,是英语marine insurance的日语翻译。日本财产保险的起步主要是航运的保险。之后逐步发展了火灾保险。二战后汽车保险逐步成为财产保险的主要业务之一。
1996年后:百年一遇的十五变
1996年之后的10年,日本保险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结归纳为如下十五大变化:
变化一:监管体制之变。
二战后,负责日本保险行业监管的是大藏省。1996年前后,日本进行了中央行政机构的改革。1998年,成立了金融监督厅,原来大藏省的银行局和证券局划归为金融监督厅。2000年,金融监督厅转变为金融厅。
变化二:从护送船团监管体制到允许保险企业破产。
1996年之前,日本的银行、保险和证券行业基本上没有发生过金融机构破产的情况。1997年4月,日产生命破产,拉开了日本大型金融机构破产的序幕。1999年6月东邦生命,2000年5月第百生命,2000年8月大正生命,2000年10月千代田生命,2000年10月协荣生命,2001年3月东京生命相继破产。
财产保险行业情况稍好,但是也发生了2000年5月,第一火灾海上破产的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监管当局并不是没有任何准备的放松监管。为了防备保险公司的破产,1996年设立了保险保障基金。
变化三:监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在护送船团时代,日本的大藏省是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分业监管和窗口指导。保险行业来讲,寿险行业和财产保险是严格分开的。1996年之前,日本并不允许控股公司的存在。1996年之后,日本放开了混业经营。
从1996年到1998年,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型寿险公司都设立了财产险子公司,而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型财产保险公司都设立了寿险子公司,可以说是进入到了保险行业百花缭乱的时代。但1996年之后的10年内,全部都销声匿迹了。
1996年之后,监管开始导入偿付能力指标和积极的信息披露。1998年3月开始,日本寿险公司开始公布偿付能力。
2008年,日本修改了《商法》,把关于保险的部分摘出,作为《保险法》公布实施。这也是保险行业法规的百年一次的大变革。
变化四:百年一遇的大规模合并。
通过合并,日本寿险行业形成了五大寿险巨头,分别是日本生命,第一生命控股,住友生命,明治安田生命,T&D控股。其中明治安田生命是明治生命和安田生命在2004年合并而来,T&D控股是太阳生命和大同生命2004年合并而来。
日本财产保险行业发生了比寿险行业更大的变化。日本战后长期维系的20家财产保险企业的格局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日本财产保险行业的企业经过反复的合并,形成了三大财产保险控股集团。分别如下:
第一大为东京海上控股。该控股集团包括了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和日新火灾两家财产保险公司等。东京海上日动公司是2004年4月,东京海上公司和日动火灾公司合并而来。
第二大财产保险集团为MS&AD 保险集团控股。伞下包括三井住友海上和爱和谊日生同和两家财产保险公司。三井海上和住友海上在2001年10月合并成为三井住友海上。大东京火灾海上保险和千代田火灾保险在2001年4月合并成为爱和谊损保。日生损保和同和火灾海上在2001年合并,成为日生同和损保。2010年,爱和谊损保和日生同和损保合并,成为爱和谊日生同和。目前的MS&AD保险集团是1996年之后,11家保险公司反复合并,整合之后形成的。
第三大财产保险集团为SOMPO控股。2002年7月,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和日产火灾海上保险合并,成立了株式会社财产保险Japan。2002年12月,大成火灾海上保险也并入了株式会社财产保险Japan。2001年,日本火灾海上保险和兴亚火灾海上保险合并成立了日本兴亚。2002年,太阳火灾海上保险也并入了日本兴亚。2010年,日本兴亚和损害保险Japan合并,成立了NKSJ控股。2014年9月,更名为SOMPO控股。该控股公司也是1996年之后,6家财产保险公司反复合并形成的。
变化五:财险费率自由化。
1948年7月,日本学习美国,制定了《关于财产保险费率计算团体的法律》(日语为:損害保険料率算出団体に関する法律)。1948年8月,成立了财产保险费率算定会(日语为:損害保険料率算定会)。1948年之后的几十年,日本的财产保险行业的所有公司都是需要严格遵守算定会公布的费率。这样避免了过度的竞争。1998年7月,日本财产保险行业的费率准守义务被废止。
变化六:非金融行业公司开始进入保险行业。
1950年到1995年之间的45年,日本本土保险公司的数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外资保险公司在1973年开始进入到日本保险市场,但是总体影响力很小。主要是日本监管当局,不允许有新的势力加入到保险行业。
1996之后,有很多日本企业通过收购或者申请牌照的方式,进入到保险行业。比如,1998年,日本最大的保安公司西科姆公司收购了东洋火灾海上保险公司。1999年,索尼公司申请获得财产保险公司牌照。
变化七:细分化竞争。
1996年之前日本的保险业销售的大部分是同质性产品,比拼的更多是规模和所属财阀的实力。比如,二战后财产保险行业最大的东京海上是三菱财阀的成员。三菱财阀企业的财产保险业务大部分给了东京海上,住友财阀所属企业的财产保险业务大部分给了住友海上。
2000年之后,日本诞生了多家专门从事宠物保险的财产保险公司。2007年,日本第一家专营宠物保险的财产保险公司爱你康公司诞生(日语名称:アニコム損害保険株式会社)。2012年ipet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也是专门从事宠物保险的公司(日语:アイペット損害保険株式会社)。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家公司都是2004年左右就开始了宠物的相关业务,之后获得了保险牌照。
2008年4月,日本的SBI控股,法国AXA日本分公司,日本软银集团共同成立了SBI 安盛生命保险公司,目前公司更名为AXA Direct生命保险公司。2008年5月,日本第一家独立系的互联网寿险公司Lifenet公司开始营业。这两家公司是日本互联网寿险公司的先河。
变化八:大量相互型保险公司转为股份制。
1950年-1995年之间的20家日资保险公司中,只有一家是股份制公司,其他都是相互公司。2004年4月,三井生命保险转变为股份制公司。
第一生命保险在2010年转变为股份制公司。从保险的原理来讲,相互保险公司也符合保险的互助共济的原理。但是相互保险公司在资本金积累,对外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在保险公司陷入经营困难的时候,难以通过导入外部股东方式进行经营重整。这是2000年之后,日本的相互型寿险公司转变为股份制公司的几个原因。
变化九:资金运用更保守。
保险资金运用更加保守,从以贷款和股票为主转变为国债为主。
1980年日本寿险行业的资产配比情况:现金1.7%,短期拆解(callloan)0.8%,贷款59.7%,有价证券30.4%(其中国债2.3%,地方债3.0%,公司债5.4%,股票17.2%,外国证券2.5%),房地产相关6.3%,其他1.1%。
2007年的日本寿险行业的资产配比情况:现金1.5%,信托1.4%,短期拆解0.9%,贷款16.6%,有价证券73.8%(国债36.4%,地方债2.8%,公司债9.1%,股票7.3%,外国证券等18.2%),房地产2.0%,其他3.9%。
变化十:国际化开始深化。
1996年之后,日本保险市场有更多的欧美保险公司进入。其本质原因是日本监管当局大幅度放松了市场的管制。另外一方面,日本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大量的破产或者陷入破产的危机,给外国保险公司通过收购这些中小型保险公司,进入日本市场提供了方便。
日本的保险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开始零星地走向海外。日本保险行业在2006年左右,完成日本国内的洗牌和重组。开始通过收购海外保险公司的方式,谋求新的发展。寿险行业,日本生命2016年收购了澳大利亚MLC公司。明治安田生命2016年收购了美国Stancorp公司。第一生命2015年收购了美国protective公司。住友生命2016年收购了美国Symetra公司。
财险行业。2015年,东京海上收购了美国HCC公司。2015年,三井住友海上收购了英国Amlin公司。
变化十一:银行保险开始逐步解禁。
二战后的50年,日本一直实施是严格的分业监管的方针。银行窗口的保险产品的销售,是分三次逐步放开。2001年(平成13年)4月第一次解禁。2002年10月,第二次解禁。2007年12月全面解禁。
变化十二:销售渠道多样化。
战后的50年,日本寿险公司的销售是有明显的特点的,那就是大量的“生命保险lady”的存在。二战后的几十年,日本标准家庭都是老公在外面公司上班,太太在家照顾孩子和做家务。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非常强的死亡保险的需求,因为一家人当中只有丈夫一个人有收入。孩子长大以后,有大量的家庭主妇加入到销售保险的工作中。
1996年以后的日本,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互联网诞生,更多的女性走向职场,保险业的改变。1996年之前,日本是不允许保险经纪机构(broker)存在的。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本也诞生了多个保险产品的比较网站。
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又诞生了多个店铺型的保险销售公司。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保险的窗口”公司(日语:保険の窓口)。该公司的第一个保险商店开设于2000年3月,2008年2月,日本全国达到了100间店铺。2023年6月,门店数量达到了780间。
变化十三:“简保生命”的诞生。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模仿细分成立现代的邮局体系。这个体系一直是政府经营的,主要业务有三块:也就是邮政业务,邮政储蓄业务,简易保险。所谓的简易保险就是不需要身体体检检查,没有年龄限制,保障最高金额不高于1000万日元的简单寿险业务。20005年左右,日本实施了邮政民营化,2007年10月,邮政系统的保险业务作为“简保生命”成立。
变化十四:保险公司开始注重大规模进入养老行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就有一些保险公司小规模持有医院和养老机构等。但是日本的养老公司通过收购,大规模进入养老行业是2008年之后的事情。目前日本的保险行业,持有养老机构最多的保险公司是损保Japan公司。SOMPO控股2015年收购了和民的养老公司,2016年收购了日本最大的养老公司Message公司。2022年收购了nexus care公司。
变化十五:小额短期保险制度的诞生。
2005年,日本的《保险业法》进行了小规模的修订。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就是“小额短期保险制度”的诞生。在日本在保险行业以外,存在大量发挥保险作用的组织,就是所谓的“共济”。
2005年的《保险业法》的修订,实施了“开前门堵后门”的办法。没有设立根据法的共济组织必须转为“小额短期保险公司”。此类公司的特点为,寿险和财产保险都可以覆盖,但是财产保险保障上限为1000万日元,死亡保险上限为300万日元。
追因:巨额利差损之下的“破产潮”
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有多家中小型寿险公司破产,这些公司的破产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泡沫经济以后,伴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下降,寿险行业整体都出现了巨额的逆差损(日语:逆ザヤ)。
一般来讲,寿险公司的利益的来源有三个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费差,死差,利差(日语为:費差益、死差益、利差益)。
1992年开始,日本寿险行业整体出现了巨额的利差损。在90年代的前期,日本寿险行业可以通过费差和死差的收益,覆盖掉一部分的逆差损。而且,很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出售一部分股票,实现利益的敲定。因为日本保险公司持有的很多股票是在80年代以前就持有的,购入时候的价格很低,即使泡沫经济之后日本股市腰斩,事实上还是存在浮盈的。还可以通过出售一部分房地产的办法,解决一部分资金不足的问题。
90年代后期,对于保险公司来讲,日子更加难过。逆差损金额不断扩大,但是能够出售的资产越来越少。日本人口逐步见顶,19992年日本18岁成年人口见顶,之后每年的成年人口不断下降。1994年,日本保险行业的新增保单数量达到历史最高,之后也开始下降。1992年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整体低迷,人们的支付能力下降,保险行业整体也陷入了低迷的状态。通过销售新的保险产品来偿还旧债(存量保单的兑付)的方式也陷入了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中小型寿险公司出现大量破产也不足为怪,当然也有特例。第一家破产的公司是1997年破产的日产生命,而一直相对比较稳定的中小型寿险公司是大同生命。这两家公司的对比,也许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日产生命第一个破产,除了外部环境,和其自身在泡沫经济时期的激进路线有不可分的原因。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寿险行业的整体的增长率也就是20%左右。日产生命1986年和1987年的总资产规模的增幅竟然高达50%和90%,其激进的销售带来了比起其他保险公司更大的经营压力。
大同生命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走了比较独特的经营道路,其专注在服务日本中小企业社长的特殊保险产品方面。在日本200万家左右的企业当中,大企业占据不到1%,中等规模企业不到2%。97%左右的企业都是小企业。小企业往往都是家族型企业或者创业第一代的企业。社长(日本公司的总经理称之为社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情况对小企业的生死存亡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且日本的税制方面,对于中小企业主加入寿险产品有一定的税制优惠。
保险产品并没有专利保护,每家保险公司都可以推出类似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比拼的更多是销售能力和投资能力。大同生命在70年代就构筑了和TKC全国会以及众多的会计师税理士的合作关系。所谓的TKC全国会是日本税理士的协作组织,有上万名税务专业人员。这个战略的巧妙之处在于,日本的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要每年纳税。必须聘请外部的税理士。日本的大企业一半是和所谓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抓住了税理士,也即是抓住了日本全国的中小企业的企业主。
大同生命坚持对重中小企业主的寿险市场。不去开拓庞大的个人寿险市场。作为企业规模来讲,比起保险行业巨头的日本生命,第一生命,明治安田生命等有逊色。但是从利润率来讲,并不比这些大企业逊色。
财产保险行业领域亦如是,业务过于激进、逆差损严重的公司也陷入了破产。2000年破产的第一火灾海上是日本二战后第一个破产的财产保险公司。其他几家比较弱小的财产保险公司通过盈利新的股东,避免了破产的结局。
朝日火灾海上保险公司1997年,接受了野村证券的资金支持。在2011年成为野村控股的子公司。太阳火灾海上保险公司1998年2月成为太阳生命保险的子公司。东洋火灾海上保险成为日本最大的安保公司西科姆公司的子公司。千代田火灾海上保险在1998年9月成为丰田汽车的子公司。同和火灾海上保险在1999年6月成为日本生命保险公司的子公司。日新火灾海上保险在1999年9月,接受了明治生命保险的出资,出资比例为10%。这些弱小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破灭的局面。
2002年大成火灾海上保险公司破产。该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该公司再保险业务,参加了美国航空公司的一些保险业务,巨额的赔偿金压垮了大成火灾海上保险公司。
:镜鉴风险与初心,自由与竞争
如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保险行业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变局。整体来讲,有两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可以供我们中国的保险行业所参考。
一是要注意中国保险行业的整体的风险问题。
目前的中国有三个因素和90年代初期的日本是很类似的。第一个是人口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第二个是房地产时代的结束。第三个是宏观经济下行明显和低利率的倾向。这三个因素,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都是负面的因素。
如上文所述,1996年到2008年,日本寿险公司破产了8家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破产了2家。除了外部环境的恶化,其主要原因就是巨额的逆差损和风险的管控出了问题(业务的管控和投资的管控)。这些风险的苗头在中国的保险行业也是存在的。在宏观环境进一步下滑的情况,有快速显现的可能性。
二是一定要坚持“保险姓保 自由竞争”的原则。
1996年之后的10年,日本的保险行业逐步形成了新的监管格局和行业格局。所谓的“保险姓保”就是一定要理解保险行业的本质,坚持审慎性的监管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所谓的“自由竞争”的自由竞争,就是在法制的规则下,进行充分的国际化大竞争,形成有深度和广度,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保险市场。
(本文来源:财经;作者为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编辑:袁满、杨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