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78|回复: 4
收起左侧

模块化撬装化设计的关键和技术难点解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0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设备集成一体化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工程行业中对新建装置的常规要求,而模块化撬装化组合是实现此集成化的方式之一。

一、 模块化橇装化概念

撬装化是指一组设备固定在一个角钢或工字钢制成的底座上,通过撬杠或者起重设备就能移动整套装置。工业上撬装设备应用广泛,比如:小型制氧装置撬块。

模块化是通过对各种工艺设备的高效集成,使得每个撬块都有独立的功能,同时能够实现不同撬块之间的协同运行,便于分散式设计、制造、运输,降低吊装难度。比如:吸附器进出口撬块、压氧撬块、放空及计量撬块。

模块化撬装化设计具有集成度高、设计精细、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控制系统先进、运行可靠等优点,有效解决了建设现场的施工技术难题。

模块是功能上相对集成,撬块是空间上相对集成,一个模块可能包含几个撬块,一个撬块也可能包含几个模块。

二、模块化撬装化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模块化设计

(1)以工艺功能单元为基础,将装置分为多个单一功能单元,形成系列模块单元。

(2)以模块单元为整体,衡量单个模块单元内设备最大尺寸和重量,同时考虑实际运输可行性和现场就位安装便利性,最终将工艺单元模块内的管道、设备、电仪等集成统一整体,确定模块布局。

(3)模块内的管道元件,尤其是仪表元件应在设计时尽可能包含在模块界区内。

(4)以关键设备为主,配套设备为辅,包括其管线、仪表、阀门全部集成一体,方便后续成撬。

(5)模块单元控制线路、电仪线路均分别提前有序接入装置控制柜,到现场通电后,简单调试确认即可投入使用。

2、撬装化设计

(1)根据工艺流程,将各模块单元内设备、管道、仪表等全部组装成撬,形成多个单元撬。

(2)根据设备布置和整体重量情况,确定底座尺寸、承重梁位置和钢结构型号。

(3)以工艺管道布置图和流程走向在钢结构底座上确定管道支架位置,尽量减少撬间管道连接。

(4)整体成撬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吊装运输、现场安装、方便操作、维修等因素,达到实用性强的要求。

(二) 装置布局要点

以模块化撬装化布置为技术原则,按照划分好的模块单元,设备主要以同一平台布置方式为主,满足间距规范要求,尽可能紧凑摆布,并且满足操作、检维修空间需求。此外,装置内的所有管线、仪表等全部预制安装完成,到现场后,撬间管道焊接碰口即可完成工艺安装。

撬块配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符合工艺流程要求,满足撬块尺寸和重量要求;

(2)便于操作管理,并能保证安全生产;

(3)便于管道的维护和阀门的操作;

(4)要求整体和谐美观,尽量节省材料。

设计人员在撬块建模时应认真遵守配管原则,从设备布置方面下功夫,将相对高的设备布置在中间,相对低矮的设备和阀门布置在撬块周边,如此维修人员及其工具能够很方便地接近设备,对日常运行、维护以及检修、拆装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方便将来现场的快速可靠连接,撬块与撬块之间的管道应尽量设计为法兰连接。撬块内如果要设置人员通道,其宽度不能小于900mm,高度不得低于2150mm。

(三)设备材料选型要点

在成本合理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高效且多功能设备,模块化撬装化设计要从设备功能这一层级开始考虑集成,而不是单纯的将工艺设备进行“堆砌”。

(四)撬块试压和运输

整个撬块完成设计出图后在工厂进行制造安装,完工后对每一个撬块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探伤、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吹扫、防腐保温工作,以保证撬块的质量与可靠性,达到出厂即能用要求。撬块经历海运和陆运,情况复杂,保证运输过程中撬块不受损伤非常重要。运输时需将设备和撬块分类包装,放置防水箱内,同时为了方便现场布置和拆卸,每个箱子附带清单,写明设备撬块的名称编号、设备清单和图纸编号等。此外,为了方便清关,所有箱体都要在外面显著处标明项目名称、装置名称、设备标签和采购订单等。

三、模块化撬装化技术的挑战

模块化撬装化技术将大型装置的生产单元按功能要求和运输限制条件分割成多个单元,分别设计,在预制工厂内对每个模块单元内的设备、管道、仪表等进行预制安装,然后初步整合在一起进行简单调试,再将模块进行拆分,运至现场组装复原,最后经整体调试、试压后运行。这种技术在工程的安全、环保、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

(一)技术难题

模块化撬装化技术的实施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包括模块化设计的精确性、模块化组件的制造精度、模块化组件的运输和安装的可行性等。

(1)多专业协同设计:模块化橇装化设备涉及工艺、设备、管道、结构、电气等多个专业,需要高效的协同设计和精确的施工计划。

(2)三维建模工作量大:由于橇装设备结构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三维建模以确保设计合理,避免冲突。

(3)现场组装与拆卸:多层橇装化装置在厂内制作时需分层组装,考虑到现场的吊装、运输和二次组装的需要,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案。

此外,模块化设计还需要考虑物理条件、资质条件、人和系统条件,以及智能化软件的应用,这些都是实现模块化设计的必要条件。

(二)标准化和规模化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模块化设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标准的、规模化的模块撬装化制造业务链。这意味着在实施模块化撬装化技术时,可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项目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换性问题。

(三)环境和安全因素

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如极端天气条件或者复杂地形,模块化撬装化技术的实施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发表于 昨天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针对模块化撬装化设计关键点和难点的技术解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进行结构化说明:

一、核心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
1 结构强度与运输限制的平衡
(1)钢结构底座需通过有限元分析(FEA)校核运输工况下的动态载荷,特别是海运时需考虑8-15°的摇摆加速度
(2)典型解决方案:采用H型钢(截面高度200-400mm)制作主梁,配合交叉斜撑形成抗扭结构
(3)运输尺寸限制:国内陆运最大宽度3.5m(超限需办理手续),高度限制4.5m

2 工艺系统集成冲突
(1)管道应力问题:成撬后管道柔性(Flexibility)下降,需特别注意热补偿
案例:某甲醇合成撬块采用Π型补偿器(Expansion loop)解决300℃工况管道膨胀
(2)仪表电缆与工艺管线交叉:推荐采用分层桥架布置,强电弱电分离间距≥300mm

3 接口标准化管理
(1)法兰连接标准:统一采用ASME B16.5 Class150/300法兰面(Raised face)
(2)预留接口原则:在撬块边缘1m范围内设置配对法兰,并带保护盲板

二、关键技术控制要点
1 三维协同设计
(1)必须采用PDMS/SP3D等软件进行碰撞检查(Clash check)
(2)设备检修空间预留:离心泵等动设备需预留1.5倍设备长度的拆卸空间

2 特殊工况处理
(1)低温撬块(如LNG):采用奥氏体不锈钢(304/316L)并设置真空夹套
(2)振动设备:压缩机撬块需配置弹簧减震器(Natural frequency控制在5-7Hz)

3 试压策略
(1)分段试压:先单体设备试压再整体撬块试压
(2)气压试验限制:当设计压力>0.6MPa时需采用水压试验

三、典型错误案例警示
1 某PTA项目氧化反应撬块
问题:未考虑催化剂更换空间,导致现场必须切割钢结构
改进:在设备人孔侧预留≥800mm的检修通道

2 合成氨压缩机撬块
问题:底座固有频率(12Hz)接近压缩机转速(11.5krpm)引发共振
改进:通过增加质量块将频率降至7Hz以下

四、实施流程优化建议
1 设计阶段
(1)开展HAZOP分析时需特别关注撬块间互联管线
(2)在P&ID上明确标注模块分界点(Battery limit)

2 施工阶段
(1)工厂预组装时长建议控制在总工期的40%以上
(2)运输前进行FAT(工厂验收测试),包括72小时联调运行

3 现场安装
(1)采用激光对中仪保证撬块间法兰对接精度(≤0.2mm/m)
(2)最后10%的现场焊接量应安排在气候稳定时段进行

五、新兴技术应用
1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在试车阶段通过应力监测系统实时反馈数据,优化撬块结构设计

2 模块化变电站
将10kV变电站集成到电气撬块,减少现场电缆铺设量30%

注:具体项目执行时需结合NB/T 47003.1-200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等标准进行详细设计校核。对于涉及SIL认证的安全仪表系统,建议单独成撬并设置独立防火墙。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来解析模块化撬装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和难点,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展开说明:

1 功能模块划分技术难点
工艺包分解时容易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模块划分过细导致接口过多(比如把压缩机润滑系统单独成撬),要么模块过大导致运输超限(如整体式脱硫塔撬块)。建议采用"工艺单元+公用工程耦合"方式,比如将胺液再生系统与热媒水系统整合为一个功能模块。

2 三维协同设计要点
必须采用PDMS或AutoCAD Plant 3D等软件进行碰撞检查(clash detection)。我们吃过亏,曾经出现仪表桥架挡住人孔的案例。现在要求做到:
1)设备抽芯空间预留1.5倍管束长度
2)阀门手轮操作半径不小于600mm
3)安全阀排放口垂直向上无遮挡

3 结构设计关键参数
框架梁挠度要控制在L/400以内(L为梁跨度),我们常用Q355B钢制桁架式底座。遇到过振动设备(如离心机)的典型问题解决方案:
1)采用整体式混凝土阻尼台座
2)振动设备布置在撬块刚度中心
3)增设橡胶隔振器(vibration isolator)

4 配管特殊要求
不同于传统装置设计,必须考虑运输状态应力:
1)设置临时运输支撑点(shipping brace)
2)长管道每3米设一个防晃支架
3)不锈钢管道与碳钢支架间用PTFE垫片隔离

5 典型问题处理案例
去年某天然气处理项目出现的问题:低温分离撬块(-50℃)到现场焊接后发生脆裂。后来改进措施:
1)工厂预制时预留150mm调整段
2)现场采用SMAW(焊条电弧焊)进行最终连接
3)焊后立即进行消应力热处理(PWHT)

6 调试要点
建议采用"工厂 FAT(出厂验收测试)+现场SAT(现场验收测试)"模式:
1)先在厂内完成90%的控制逻辑测试
2)预留10%联锁信号用于现场验证
3)编制模块化装置的专用调试规程

7 运输方案优化
对于超限撬块(oversized load),我们总结出经验:
1)海运时考虑甲板载荷均匀分布
2)陆运前进行路线勘测(特别是桥梁高度)
3)设置GPS定位和振动监测装置

特别提醒:模块化设计不是简单的设备打包,需要从工艺机理出发重新考虑系统集成。比如某甲醇合成项目,通过将反应器进出口换热器集成在同一个撬块上,使压降降低了15%。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17 09:00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