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1864|回复: 1
收起左侧

第五届三井杯参赛心得(仅涉及自己重点负责的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5 23:53:5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AD篇
在此次比赛中,本人使用AutoCAD绘制了参赛作品中的物料流程图(PFD)、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车间的设备平面与立面布置图、精馏塔和换热器的设备工艺条件图,并参与修改了总平面布置图。
如果自己进行评价,我画的图最大的优点是整洁美观,自信在这一点上我的图纸要强过很多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作品。但是,在工艺流程的严谨性、完整性,以及设备工艺条件图的正确性上还有一定缺点。
个人认为,图面整洁美观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看起来赏心悦目,能够给评委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试想,如果画出的图纸里内容顶天立地、文字大大小小、线条粗细不均、比例严重失调,以至于自己都不愿意看,即使内容再正确,也是很难得高分的。
制图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是标准。负责制图的人,除了要熟悉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熟练掌握HG/T20519-2009《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中与竞赛设计任务书中密切相关的内容。只要严格按照该《规定》的要求制图,所画的图纸一定是很难挑出明显的毛病的。除此以外,该《规定》最后还提供了若干用于参考的流程图、布置图和配管图,这些图纸对参赛制图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图面布置、设备绘制、比例等方面,如果自己难以确定,去模仿样图,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制图者另外一个重要的设计参考资料就是上海医工院编著的《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如果说《规定》提供的是制图的原则和标准,那么《手册》提供的就是制图的方法。这个“方法”包括了很多内容,比如,如何布置车间、如何连接设备、如何配管、如何设计控制方案,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手册》是化工设计的百科全书。“有事先查《手册》,没事多翻《手册》”应当成为制图者牢记的一句话。
再者,就是制图者应当阅读一定数量的由专业人员绘制的图纸,从而对工程图的审美有一个基本的标准,这样,绘图时,就自然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了。
最后一点,就是制图者要有一定的AutoCAD基础。
三维配管篇
在此次比赛中,本人使用PDMAX三维配管软件进行了车间的简单三维配管设计。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三维配管这项任务是与设计任务书中所要求的初步设计的深度是相互矛盾的。根据初步设计提供的基础条件,是根本无法进行任何三维配管设计的;如果要进行正确的三维配管设计,那就要把相关的诸如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做到施工图的深度,甚至还要设计出所有相关设备的管口位置,这是对于一个5个人的团队,在4个月的时间里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完成的。如果真的有哪个队伍做出了详细、正确的三维配管设计,那只能说,这个队伍不止5个人,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团队在运作。
因此,做三维配管的一个大前提是,不要有任何心理压力——因为任何队伍的三维配管设计必定都是错误百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都是“瞎配”的。
三维配管,说白了,就是给一个车间进行包括管道在内的三维建模。这种三维建模涉及很多化工专业的设备和数据,用3dsmax做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在化工,或者说过程工业领域,产生了很多三维配管/三维工厂设计软件,其中应用的最普遍的是PDMS,该软件国内大院用的很多,因此相关资料、教程也很多,同时比较容易下载;此外,竞赛主办方提供了SP3D,这个软件功能很强大,但比较“非主流”,没什么设计院用它,能找到的资料仅限于竞赛主办方提供的东西,因此,如果不是华东赛区的队伍,或者说很浙大的吴嘉教授不是很熟,用这个软件就显得比较被动了;再就是国内山寨的PDMS,即PDMAX了,这个东西比较简单,对系统要求低,包含的设备什么的比较少,但应付竞赛,基本上够用了。软件方面,首选PDMS,如果比较穷,就用PDMAX吧。
前面说过,三维配管就是“瞎配”,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把车间画的尽量像一个化工厂的车间,让评委看起来是那么个意思,这样,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对化工厂长什么样有个概念,所以,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一定要认真对待,有条件的话,在比较经典的管道布置地点,照一些照片作为参考也是可以的。
对于三维配管,最重要、最正确的设计基础条件就是设备布置图,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三维配管的质量。大致的设计步骤是,根据设备布置图把设备摆好,然后绘制管道即可,当然,首先仍然要了解管道布置的一些基本原则,不要犯常识性错误。在这里,《手册》仍然是最重要的参考书。
除此以外,就是软件的学习了。平心而论,三维配管软件不难学,边学边用是没有问题的。
答辩篇
答辩分赛区答辩和决赛答辩。
答辩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了如指掌,无论是设计的原则、思路、方法还是设计的具体内容,都要熟稔于心,这样,才具备答辩的底气。
赛区答辩比较轻松,简单准备即可,评委一般不会问太尖锐的问题。
但决赛答辩时,评委们就会十分严肃认真了,多数问题集中在设计的明显错误上。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态度是实事求是,但也最好不要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好向评委叙述一下自己设计的思路,这样可以证明自己虽然有错误,但设计过程是严肃认真而非想当然,至少在态度上没有问题。
对于设计思路、设计依据方面的问题,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能正确回答,如果不能,个人认为比较好的应对方法是叙述一些概括性的但保证正确的原则,尽量不要脱口而出一些错误的话。
有时候,评委会问到一些涉及设计深度的问题,如果确实是设计任务书或者HG/T20688中没有规定的内容,直接以此为依据回应即可,但同时也要讲一些技巧,对评委的问题要先肯定,后否定,表示自己考虑到了评委所述的相关问题,但由于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标准的要求,没有进行具体设计,云云。
最不好的情况,就是评委问及一些刁难性的问题。在比赛中,我对这个情况处理的不是很好。事后反思,对于这类问题,如果想处理得比较好,两个原则,一是幽默,二是迂回。比如当时我被问及PR方程的具体形式,当时就愣住了,如果能够这样回答,“诚然,PR方程是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知识,但作为工程设计人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在模拟计算时知道什么体系使用什么物性方法更为合适,但热力学方程的具体形式,不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效果一定会比被“挂”在那里好得多。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认为评委的问题有误,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不卑不亢地反诘评委,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评分

参与人数 19梦想分 +2 韶华币 +150 收起 理由
爱玩湖畔 + 1
hanpingsiping + 3
山水清音 + 3 说的不错,不过PDMS,我咋觉得不好学呢
473001414 + 2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yiling001 + 2
bingomini + 5 好资料,非常感谢
幽谷猿啸 + 5
zhongnandaxue + 2 积极发表议题
寒亦可 + 5
朝海90 + 1 很给力!
yanglinxxzl + 5 很给力!
CacaoPie + 10
liao978693759 + 2 + 30 很给力!鼓励分享!!
独白 + 10 希望那时能够做到这样
sunshinegzp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云收藏推荐:

发表于 2011-9-16 00:17:06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分享·!!!大家得学习学习啊·~希望可以附上你颇有成就感的 CAD图纸·~给大家欣赏的!
发表于 2011-9-16 01:02: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负责这几块的!希望楼主提供设计文档,大家学习学习。
据我所知,很多院校的队伍真正设计的时间仅有一个多月,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楼主能有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和设计,其内容一定完整、丰满!
再有pdmax软件,山寨一词我不敢苟同,因为这是我设计过程中唯一使用的正版软件,并且该公司提供了及时到位的技术支持!

点评

做化工设计的,不能马虎!!要对自己百分百的负责!对自己百分百的负责就是对别人的百分百的负责  发表于 2012-5-28 12:45
发表于 2011-9-16 08:46:41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仁兄我从我的观点来认识你的话,你的观点有点误导,我不知道你分享你的成就感还是错误经验,从上面的文字中看,你不是在学习怎么搞化工设计,什么时化工设计你i没有弄明白,目的是什么?你不知道,你只是一味是用于比赛,不是为了竞赛而竞赛,搞设计不是懂点标准,会点软件就可以了。中国的教育落后 就在于此。
   你做了 物料流程图(PFD)、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车间的设备平面与立面布置图,你既然说是你的优点,怎么没有法配管呢?你不觉得你做得失败吗?
     你的一些术语也不对,“ 设备的管口位置”你自己不觉得读起来别扭吗?准确的讲是管口方位图。
      工作不是忽悠,跟何况设计工作,是要承担责任的,终身制,这个不是说根据设备布置图把设备摆好,然后绘制管道即可。
   我的话有点重,你自己掂量吧,给你一点忠告。

点评

我们正处于学生时代,搞这么专业的东西已经让我们勉为其难了。  发表于 2012-7-10 13:27
前辈说的对,虽然比赛不能和实际相当,但是前辈的话放在任何行业都是行得通的,我们就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抱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受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12 09:43
说的很对,不过前辈也要体谅我们学生的苦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9 21:12
无条件的顶,也不知道看了几份作品,就如此NB了  发表于 2011-9-16 18:12

评分

参与人数 2韶华币 +20 收起 理由
123眯眯眼 + 10 责任终生制
sinoop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7:47: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saacLee 于 2011-9-16 17:49 编辑


这位前辈,不知道你有没有认真看我的帖子,但无论如何,我是认真地看了你的回复的。
我想说,我们的观点没有根本性的分歧。
作为比赛,跟实际的化工设计显然是有区别的。如果严格用工程设计的标准来要求比赛,那么竞赛任务任何人都无法完成;同样,如果用竞赛的标准来要求实际的工程设计,那么设计也一定是失败的。
竞赛的侧重点,是让学生做出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初步设计,从而大体了解化工设计的具体过程和任务,以及相关的原则、标准和工具。而工程设计的重点,是对甲方负责。因此,可以这样说,竞赛是为参赛学生自己,而实际的工程设计是为了服务甲方。
设计目的的不同就导致了设计时侧重点的不同,我想,这也是提出异见的原因。
然而,竞赛规则已经规定了设计任务,我们作为学生,就只能按照规则进行设计——尽管这个规则在很多地方是自相矛盾的。我本人对竞赛规则也持有异议。比如说,竞赛要求做到初步设计深度,这个深度的PFD、P&ID和设备布置图是无法作为配管的基础条件的,而且配管设计的基础条件也远不止这些,这是常识,我不知道,前辈在说“
你做了 物料流程图(PFD)、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车间的设备平面与立面布置图,你既然说是你的优点,怎么没有法配管呢?你不觉得你做得失败吗?这句话时,是否认真考虑过?
尽管竞赛规则自相矛盾,我们能做的也只是按照规则完成任务,这就导致了“瞎配管”的结果。这对于任何一个参赛队伍都是一样的。不信的话,前辈可以看看获得特等奖的队伍的作品(论坛ftp里就有),诸如浙大、浙工大、清华等,看看他们的三维配管是不是“瞎配”的。
真正的高人是制定规则的人,而不是对规则说三道四的人。
其实,正因为浙大自己也知道他的竞赛并不符合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吴嘉教授才不愿意请设计院的人做评委。

点评

我也觉得这个比赛的规则有些问题,就比如比赛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很多队伍为了赶进度,在一些地方偷工减料,只要偷得巧,对于最后的成绩可能影响不大,但是真正的设计就是要讲究准确。 不过考虑到大赛还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0-3 16:3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8:03:02 显示全部楼层
奇幻 发表于 2011-9-16 00:17
鼓励分享·!!!大家得学习学习啊·~希望可以附上你颇有成就感的 CAD图纸·~给大家欣赏的!


这个我想就不必了吧,我的图纸也是错误百出,难登大雅之堂。作为参考,我想,HG20519附录里的图纸就足够了。

点评

老师手下留情啊……  发表于 2011-9-16 18:24
哈哈,我一会把你的图放出,让大家闪光灯照照...根据组委会版权声明,我没有侵权!嘿嘿  发表于 2011-9-16 18:16
发表于 2011-9-16 18:03:25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没有工作经验和工程经验的学生来说,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是个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继续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8:19:15 显示全部楼层
123眯眯眼 发表于 2011-9-16 01:02
我也是负责这几块的!希望楼主提供设计文档,大家学习学习。
据我所知,很多院校的队伍真正设计的时间仅有 ...


我们做的很一般,二等奖而已。关于图纸,我还是觉得HG20519的样图纸最有价值的,我们的图纸错误太多了。

点评

很正常的,即使设计院的工程师也不一定完全能按照规范做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9-24 09:52
发表于 2011-9-18 15:15:15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大师级人物,做得很不错了
发表于 2011-9-24 09:30:54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上图,秀一下楼主绘制的图纸
给大家学习学习


1、根据二○○二年一月一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
   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2、根据组委会的版权声明,仅仅学习用途...哈哈

发表于 2011-9-24 09:52:11 显示全部楼层

CAD篇
对于CAD篇的确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PFD和PID以及设备平立面的配置,的确是需要有一定的CAD基础的,但是这个其实也不是有太大的难度,基本的画线画圈就可以完成,但是要提高速度就要会一些CAD的技能,比如从最基本的从菜单上选择画图和到用命令画图。
图纸整洁美观,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经验,对于PID等,其实完全按照20519的规定来,就已经ok了。比如主物流线辅助物料线的粗细,字体的选择和大小。很多队的作品就是瞎弄,即使看了规范也是没感觉的瞎弄。
如同落叶所言,既然自己画了PID和平立面怎么会不知道怎么配管呢。只能说你的平立面也是瞎布置的。因为平立面的布置是必须要考虑大配管和一些检修等要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配管上管线都走不通的话,那么平面布置就是一个错误的布置。
比如看了湘大这次进入决赛的作品,平立面布置就有很多硬伤。比如说换热器的抽芯空间,比如设备之间的检修距离,比如大的塔器的间距,比如设备的定位。比如布置图的比例问题以及和选择图框的问题。
不过这只是一次设计竞赛而已,毕竟只是在学校的学生而不是工程设计人员。对于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做的很好了。

发表于 2011-9-24 09:52:54 显示全部楼层
IsaacLee 发表于 2011-9-16 18:19
我们做的很一般,二等奖而已。关于图纸,我还是觉得HG20519的样图纸最有价值的,我们的图纸错误太多了。 ...


很正常的,即使设计院的工程师也不一定完全能按照规范做好的。。


Horse于2011-9-24 10:05补充以下内容:

[attachimg]11106[/attachimg]
发表于 2011-9-24 10:12:41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下楼主的大作
我们学习学习
{:1106_361:}
sshot-2011-09-24-[10-07-23].jpg
sshot-2011-09-24-[10-07-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6:21:34 显示全部楼层
kill2000 发表于 2011-9-24 10:12
看一下楼主的大作
我们学习学习


我有压力啊~这个PFD我感觉是画的最难看的……
发表于 2011-9-24 16:33:07 显示全部楼层
IsaacLee 发表于 2011-9-24 16:21
我有压力啊~这个PFD我感觉是画的最难看的……

探讨一个问题
一些图纸或者流程
到底需要不需要把一些线宽或者颜色,稍微切换,绘制比较醒目一点
或者采用夸张画法,显著的颜色


这一块
从GB来说,好像没有说明
我是说颜色这一块
至于说线宽..是有说明的..
但是你绘制的好像有内伤....
线宽这一块,很不明显...

个人观点,无心伤害,交流而已

点评

新手画图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一个图层,而且用一个颜色。。。白色 都是这样过来的,我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还觉得别人分那么多图层和颜色花花绿绿的难看,, 其实某一天画图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9-25 10:14
这个就是涉及到一个技巧的问题了。。 图层的划分,颜色的划分。 不同的内容,比如文字划分到一个层,设备本体到一个图层,线等放到一个层。。 这个对于新手可能没有太大的感受,因为毕竟改的机会少,,如果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9-25 10:0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6:48:02 显示全部楼层
kill2000 发表于 2011-9-24 16:33
探讨一个问题
一些图纸或者流程
到底需要不需要把一些线宽或者颜色,稍微切换,绘制比较醒目一点


线宽我是有明显区别的。设备0.25,管道0.6(非主要工艺管线0.3),在CAD里把“线宽”按钮按下去就能显示出来了。pdf版里应该比较明显。
至于颜色,个人的感觉是,肯定有变化更美观也更便于读图。
发表于 2011-9-24 17:54:23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已经很厉害了·······{:1106_385:}
发表于 2011-9-24 19:18:20 显示全部楼层
1、我留个言,落叶哥可能语气重了,但我觉得有道理,如果你毕业想做设计,还是体会一下落叶的话,绝对是苦口良药!
2、在就是这个比赛比的是老师,不是学生的能力(潜规则,哈~~)!因为偏离了设计的精髓,但对于学生来说算是启蒙的实践,要是有心思或者有设计经验人指导一下,收益会良多。
3、楼主的经验不适合毕业后想做设计的人
4、总体楼主在比赛学了不少东西,后悔当年没参加比赛

点评

三井的比赛毕竟不是实际的工程设计,,但是越能靠近实际情况也许更好,, 有些东西如果造成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误导,,对以后如果进入设计院的话会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落叶是在国内前十的大设计院工作的前辈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9-25 10:15
发表于 2011-9-25 10:07:32 显示全部楼层
kill2000 发表于 2011-9-24 16:33
探讨一个问题
一些图纸或者流程
到底需要不需要把一些线宽或者颜色,稍微切换,绘制比较醒目一点

这个就是涉及到一个技巧的问题了。。
图层的划分,颜色的划分。
不同的内容,比如文字划分到一个层,设备本体到一个图层,线等放到一个层。。

这个对于新手可能没有太大的感受,因为毕竟改的机会少,,如果你的图纸需要经常改来改去的话,,这个就非常必要了。

设计的精髓是什么的,就是改图。。
发表于 2011-9-25 10:14:08 显示全部楼层
kill2000 发表于 2011-9-24 16:33
探讨一个问题
一些图纸或者流程
到底需要不需要把一些线宽或者颜色,稍微切换,绘制比较醒目一点


新手画图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一个图层,而且用一个颜色。。。白色

都是这样过来的,我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还觉得别人分那么多图层和颜色花花绿绿的难看,,

其实某一天画图多了。修改图纸多了。就明白其中的含义了。。。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2 00:2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