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人学习HTFS+及其相关知识的总结,与大家分享。 以美国的传热研究学会(HeatTransfer Research Institute,组建于1962年,简称HTRI)以及英国的传热及流体流动学会(HeatTransfer and Fluid Flow Service,组建于1968年,简称HTFS)为代表,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业试验,积累了一系列宝贵实验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成功的换热器设计软件,最具代表性的是HTFS和HTRI软件。这两者都是独立式换热器设计软件,不能设计如发动机附属的换热装置等附属换热设备。 美国能源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MIT组织开发了过程工程的先进系统(Advanced System for Process Engineering,简称ASPEN),1981年正式完成,并于1982年成立了AspenTech公司将该系统商品化,如先后出现的AspenPlus、AspenONE等系列软件。之前设计换热器的HTFS软件以及后来的HTFS+软件已经成为该公司系列软件框架下的一部分。成立于1916年的Wolverine Tube Company是世界上著名的传热管件制造商,该公司开发了TubroB和TubroC等系列高效强化传热管,HTFS+中采用的许多管件都是该公司的产品。 以下是HTFS+中所能设计的管壳式换热器类型 以及部分传热管件简介 Tasc+和Hetran 是做热力设计 ;Teams是做机械设计的; 一些特殊的新型支撑结构例如空心环支撑、盘环形支撑、螺旋折流板支撑等是HTFS+所不能设计的。倒是各种强化传热管的资料不太好找。我只找到了Wolverine Tube Company的部分产品介绍。附件里有图文说明。 Tasc+
Front Head A B C D N Shell E F G H J I K 、X-crossflow 、Double pipe、Multi-tube hairpin Rear Head
L M N P S T U W 壳侧结构
单弓、双弓、无折流板、折流杆 传热管类型
plain、 Lowfin 、longitudinal fin、KHT Twist Tube Hetran & Teams Front Head A B C D N Shell E F G H J J K 、X-crossflow 、V(蒸发器) Rear Head
L M N P S T U W 壳侧结构
单弓、双弓、三弓、窗口无管单弓板、“整圆形板”、无折流板、折流杆、网状板 传热管类型
plain、 finnedTube、HPT 26、28、30、36、43 ;Wolverine 19、26、40
Wolverine Tubro B MHT/LPD、TubroB II 、Tubro C MHT/LPD、TubroC II
Wolverine korodense MHT/LPD
(Note:HPT 热管、TubroB 系列为蒸发管、Tubro C 系列为冷凝管、MHT: 最大传热性能、LPD: 最小压降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