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7
- 注册时间
- 2012-12-30
- 积分
- 97
|
承接产业转移是否会带来落后产业和污染,破坏皖江地区的生态? 3月26日,省皖江办负责人华克思明确回答:坚守“环保底线”不动摇,三年来皖江示范区共拒绝高污染、高风险的化工项目300多个,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保持良好。
华克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未来长远发展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和眼前利益,是皖江示范区建设的“环保底线”。我省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坚持走绿色承接、集约承接之路,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目前,示范区万元GDP能耗由0.98吨标准煤下降到0.73吨标准煤,年均下降1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67.5吨下降到165.6吨,年均下降34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示范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评价达标率99.2%。森林覆盖率达到34.8%。
皖江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四个有效措施: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严把项目用地审批关,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目前示范区内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010平方公里,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达到300万元/亩,市管省级开发区投资强度达到200万元/亩。
实施节能环保工程。严把资源节约和环保准入关,严格执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节能与环评制度,坚持源头预防和控制,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落户示范区。同时,强化污染治理、节能监测预警和调度,实施省级以上重点节能工程60多个,目前,示范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6%;累计淘汰钢铁、水泥、小煤矿等落后产能1500万吨以上;冶金、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比重由41.6%下降至30.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LED照明等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数字出版等绿色产业,三年来新建循环经济示范单位120多家。大力实施环保重点工程,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金太阳工程、光电建筑一体化等一批环保项目。
加强生态建设。出台了示范区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合理高效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推进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巢湖生态示范区。推进长江、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强沿江沿湖湿地恢复治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