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音]上大学还划算吗?
最近,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称:成绩平平的学生,最好就别上大学了,直接去当水管工好了。大学其实也可给我们带来各种无形价值,如网络、关系、视野、满足感等等。不过今日我们按下这些不表,单说上大学是否“划算”。 最近我正好家里的抽水马桶坏了,为了省掉请水管工的高昂费用,我在家半生不熟地装,装了一身汗,倒也感慨当初为什么不学做水管工。美国只要涉及人工,什么都贵。这是布隆伯格将上哈佛和当水管工相比较的前提条件。几十年来,这个国家一直强调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知识经济”一说。这种导向,提高了全民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人才结构倒金字塔化,脑力劳动者多,体力劳动者反少了。加上又有工会保障,蓝领的收入一点都不差。 布隆伯格算的经济帐也非空穴来风。在布隆伯格网站上,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考特里科夫(Laurence Kotlikoff)根据相关统计数字,假设了四个俄亥俄同龄人为例,算了一笔读书的经济帐(详见:Study This to See Whether Harvard Pays Off)。这四个人分别上了医学院当了医生,一个读了本科当老师,一个读了硕士当老师,一个没上大学当了水管工。四个人都是62岁退休。都是50岁拿到最高年薪:71685美元(水管工)、89584(本科老师)、103250(硕士老师)、185895(医生)。他们都活到了100岁。按照美国社会的纳税、储蓄、学生贷款等基本情况推算,医生从19岁到100岁之间,每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为33666,水管工为33243,老师分别为27608(本科)、26503(硕士)。为什么从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上看,读硕士的老师反不如读本科的?而水管工几乎和医生相差无几(423美元)?关键是读硕士读医学院时间损耗了不少。另外,毕业之后,读硕士的老师和医生收入更高,可是税率也高。比如医生,百分之三四十的钱是给山姆大叔挣的。水管工收入低些,但是其挣钱的时间漫长,而且其税率低。另外,医生学生贷款也够他还的。这贷款有利息,利息往往高于银行的储蓄。这些贷款,一毕业就要还。我认识一美国人,由于债务太高,索性不想还了,于是一直在读,读了一个又一个学位,到死为止。这种情况很极端,不过等他一死,这债不会自动销掉,而是转给了纳税人 ——总得有人为此埋单,所以学生贷款目前都产生了引发金融危机的担忧。 如果算经济帐的话,布隆伯格的话说得一点没错,因为美国政府利用多种渠道在调节个人收入。在美国,除非大富大贵,或是一贫如洗,大部人都处在收入“纺锤”的中间位置。这些人,年收入多几万少几万,只有概念上的不同,生活水平相差无几。在北欧一些高福利国家更是这样。我曾经遇到一个瑞典供应商,他甚至拒绝加薪:一加薪,他的税率就提高了,拿到口袋里的钱反而更少。 不过这笔帐在中国不是这个算法。学生贷款和纳税等调节机制两国大为不同。美国上四年名校,学费是一个普通地区一幢房子的钱,这负担很重。中国学费也贵,但没有美国这么夸张。另外,中国的税率定得比较低,中低收入的人轻松不了多少。上北大的和修马桶的,可支配收入相距甚远。不过,家长狂砸钱七扭八歪地逼孩子走向名校,和让孩子顺其自然上普通学校,从经济上看,或是从个人的身心健康上看,差别倒不大。诚然,从统计学上看,上名校的平均收入应该超过普通学校毕业学生,普通学校的毕业生超过没上大学的人。然而统计意义只对“普通人”适用。如果一个人有超常的才能,或许我们得另作思考。5月19日,雅虎公司董事会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目前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网站“汤博乐”(Tumblr)。“汤博乐”的创办者戴维·卡普,是一个从小爱电脑的孩子。11岁时,他开始自学编写代码,不久之后,又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15岁时,他的父母同意他从高中退学。17岁时,他又前往日本做程序员,并向科技公司推销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位年仅26岁的“IT精英”来说,按部就班地上学,或削尖脑袋挤名校,显然都不是最好的成长办法。各位家长,要想想你的孩子是不是一个普通人,需要通过普通的渠道去成才成长。如果他是一个“异类”,你有没有能力不通过常规的上学渠道,仍能支持他(她)的成长? 说到底,教育是要给我们带来社会流动性的。社会机遇本身并不公平,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适当的教育和学习,难以实现更好的社会流动。这才是大部分人去拼命读书的初衷。 更为重要的是,受高等教育,我们要去认识如何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仅仅掌握了一个随时会过时的技能是不够的,一个知道如何终身学习的人才能在这多变的时代历久不衰。这个道理,在美国在中国,或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一样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