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裕群 ■本报实习生 韩天琪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工也难。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解决?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姚裕群。
《中国科学报》: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您认为造成就业难的根源是什么?
姚裕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总量性失业,即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型失业;二是结构性的失业问题。大学生供给过剩的数量,维持在每年二三百万的规模。
这种供给与需求的不对应、不匹配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大学招生的专业结构、学生层级结构等),同时也有教育本身的问题,高校只重视和追求在学术上的地位,而不顾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际技能,教育过程和产品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我国目前短缺的是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来源于职业高中,也来源于大学生和硕士以上的高级人才。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很多尖端行业企业里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有大学以上学历,干“白领工人”的工作。
我国现实的高等教育状况是,一方面各高校希望尽量提升自己在教育界的排名位次,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而对适应社会需求比较漠视;另一方面,大学生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认为大学毕业了就应该从事管理、科技等中高层职业。高校的培养方向如此,而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更是如此,这与社会需求有着巨大的差距。
总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在总量性失业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相当迫切。
《中国科学报》:调查显示,今年大学生的期望工资相比去年又降低了1000元,本科生月薪期望为每月3494元。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姚裕群:应当说,大学生降低期望工资,既是劳动力过剩造成大学生就业难进一步加重的反映,也是不合理教育结果的反映。教育和市场不匹配的结果,很不幸地落到了大学生的头上,而且往往落在大学生中相对弱势群体的身上。
我国的高校大规模持续扩招在较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了招生名额,但对毕业生如何适应市场、如何保证他们的就业质量并不是特别关注,主要关注的还是一次就业率。而一次就业率中仍旧存在着很多“被就业”的现象。就业期望工资的下降,实际上是长期以来扩招造成的大学生过剩局面持续和加重的反映。
《中国科学报》:目前大约1/3的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您认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姚裕群: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能够匹配当然更好,但任何职业岗位都有对人多方面素质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大学的专业教育主要是从学科的角度,而不是从职业岗位角度出发的。因此,不必苛求专业对口率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就业岗位层次的匹配率。试想,总经理的岗位一定是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才合适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专业对口”隐含的意义是教育投资没有白费,所受的教育也得到施展,个体已经具有的素质是被承认的。对高学历和尖端专业来说,讲求专业对口相对重要,而对更多的普通本科生来讲,更重视的应该是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一定要专业对口。
《中国科学报》:针对目前的社会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作出怎样的调整?
姚裕群: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社会需要,是不顾自身特点与定位,进行“阳春白雪”式片面追求专业、片面追求理论、片面追求学术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职业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挂钩就普遍紧密得多,甚至是非常紧密。这与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点和职业学校希望解决毕业生就业出路的迫切心理有关。
实际上,高校应当向职业院校学习,采取面向就业市场需求的“以销定产”培养方式,进行教育内容的设置改革,落实实践环节,进行学制调整,实行校企结合办学,强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努力。这是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解决的基本问题。
当然,一本之中比较重要的院校,尤其是在一些学科领域排名靠前的“211工程”、“985工程”精英学校应该讲学术,讲理论,拼科研,这是它们的定位、优势与责任。而大部分的本科院校则应该类似于美国的社区学院,学制更加自由,定位于职业教育,强化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实行的应当是区别于精英教育的大众化本科教育,注重的应当是学生的就业适应力。
我国许多非研究型大学的普通本科大学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就业能力为检验毕业生合格与否的标准,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行政级别为导向、以办学规模扩张和保住招生名额(由此许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被就业”)为标准。这种一味追求行政运作下的学校排名、教育层级、招生规模,拼专业排名,拼学术水平的做法,必然忽视和放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追求,无疑是走以小击大、以弱击强的“反田忌赛马”式的愚蠢博弈路线。
《中国科学报》:在就业这个问题上您对大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姚裕群: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就业问题,要相信社会,也要相信自己。对自己的未来要有良好的预期。
第一,在读书期间,除了自己能够学到专业知识外,也要进一步强化基础,扩大知识面,增强自己的就业适应力和长期的发展潜力。第二,在专业方面争取拥有强项,掌握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技能、方法,真正具备“专”、“长”,以尽快成为有用之才。第三,要调整好心态,摆正自己的定位,做到知己知彼,搞好职业生涯的规划。第四,要有长期发展的思想,不应追求“一次就业定终身”,更不要害怕从基层做起。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