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009|回复: 0
收起左侧

Google Reader 与 Facebook、Twitter 生在同一时代,死亡是它注定的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言:Google Reader 在两日前向世人道了永别,无数哀悼之下,给人它曾经辉煌过的错觉,但事实却是,即使巅峰时刻,它的用户数也只是百万数量级。Google Reader 在诞生之日就注定了九年后被关停的命运。Google Reader,即使曾经有过辉煌,也不过是秋叶一般的辉煌。


Google Reader 死亡后事

7 月 2 日,Google Reader 关停服务。谷歌发表告别博文,告知用户,所有用户的 Google Reader 数据都已打包放在“包裹暂存处”。谷歌将为用户保留数据至 7 月 15 日(12PM PST),用户可点击此处下载。在 7 月 15 日之后,Google Reader 数据将从谷歌服务器中彻底删除,至少对于非美国情报部门的普通用户来说该数据将彻底删除。所以,如果你忘记在 7 月 1 日之前将 Google Reader 数据下载备份或直接导入其他 RSS 阅读器也不必着急,你至少还有两星期的时间来将 Google Reader 数据下载到本地,之后是否导入到其他 RSS 阅读器或移动阅读器中就随意了。

Google Reader 官博还为 Google Reader 用户指了一条寻找替代品的明路。alternativeto.net网站,为 Google Reader 列出了数十上百种替代服务。

话说,既然 Google Reader 已经关掉,那么这篇告别博文大概也是 Google Reader 的官方博客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了。这篇文章的标题“A final farewell(永别了)”、第一句话“Thank you for stopping by(谢谢你,路过的旅人)”、标签“sunset(日暮)”透着不动声色的伤感之情。但在这种时刻,再感伤又有什么用呢。RSS 阅读这个行业已经因为谷歌的果断舍弃加速死亡了。在此之前,所有认为 RSS 将死的人都以为 RSS 阅读背靠着谷歌这座大山,至少能够有个宁静婉约的晚年呢。但谷歌无视来自内部、外部的反对意见,最终选择关停 Google Reader 的表现,也提醒了我们,谷歌从来不是一个 IT 产品的养老机构,更不是慈善组织,它更像是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

1372919724166.jpg

谷歌虽然因为谷歌广告联盟这头现金奶牛可以不务正业地做很多与它主业无关的、貌似娱乐的事情,但它所做的所有事情也许现在看上去有些飘渺,但都是因为“未来”、“科幻”这些标签而显得飘渺,并非因为过时、因为谷歌试图逆流而上、力挽狂澜而显得飘渺。也就是说,谷歌乐意为了未来而不计回报地投入金钱、精力、时间,却从来不会为一眼就能望到死亡终点站的事情过多投入。比如 Google Reader。


关于 Google Reader 在关停之前

是否日暮途穷的投票

Part I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 Google Reader 的脑残粉(非贬义,不疯魔不是真感情)揭竿而起、愤愤不平,“谁一眼就能望到 Google Reader  死亡终点站了?我大 Google Reader 本来可以永生的!”好吧,我前面的这句 cos 是有些夸张和戏剧化了些,但认为如果没有谷歌的断情绝义 Google Reader 本来不会死去的人大有人在,我相信自己并不是在战风车。

知道自己是在感情用事所以持以上观点的脑残粉们可以跳过,打从心底里认为 Google Reader 本不会死去的脑残粉们来辩。

在不能用论证牛顿力学三定律的方法来辨明是非的有争议话题上,我们人类文明有一个天才的发明——投票。那么,让我们来看关于 Google Reader 即使不被关停也已日暮途穷话题上,人类的投票结果如何?

从精英主义的角度来看,谷歌公司成员毫无疑问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而这群最聪明的人类决定关停 Google Reader。是的,谷歌在 “Google Reader 已日暮途穷”这一方投下了神圣一票。



投票 Part II:

Facebook 的崛起

如果看到这里,你的反应是,“精英算什么?我们要的是一人一票的结果!”那么,接下来将从反精英的民粹主义角度来看投票结果。

Google Reader 存活的土壤是个人博客的繁盛和 RSS 订阅模式的流行,对于自视颇高的文化精英群体来说,它曾经(也许现在仍然是)最好用也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内容阅读工具。但来自普通人的逆袭在谁都不知道的时候开始了,然后不知不觉间呈摧枯拉朽之势统治了世界。

2003 年,一位名为马克·扎克伯格的哈佛心理学学生开始在哈佛宿舍做一个叫做“thefacebook”的项目。第二年 2 月 thefacebook 面对哈佛大学学生和校友上线,之后扩张到多所大学,12 月用户数突破百万。第三年改名 Facebook。第四年面向全世界的普通人开放注册。第五年 ……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目前 Facebook 的用户数超过十亿。用 Facebook 宣传文案来说,如果 Facebook 是一个国家,他将是人口数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国家。而在 Google Reader 关闭前,它只有数百万用户。

1372919831178.jpg

也许你又要反驳我了,“Facebook 跟 Google Reader 不是竞争性产品。”

事实上,它们本应该是的。

Google Reader 的两个基本元素是互联网内容和订阅模式。Facebook 虽然是以社交为中心,但 Facebook 的社交通过在互联网上制造内容及“加好友”互动模式完成。“加好友”模式本质上与“RSS订阅”模式是一致的。可以说,Facebook 的两个关键元素是跟 Google Reader 同样的“互联网内容+订阅模式”。只不过 Facebook 的订阅与 RSS 订阅不同,Facebook 订阅的对象是“人”,而非“网站”。Facebook 上所关注互联网内容也有所不同,是与你关注的“人”有关的一切琐碎、平凡、普通的内容,包括日常照片、交友情况、心情等等。与 Google Reader 的精英风格相比,Facebook 的互联网内容不要求什么深度,不要求什么内涵,不要求什么妙笔生花,不要求什么才华横溢,Facebook 就是把现实中的绯闻八卦、家长里短搬迁到了互联网,并创造性地发明了“like(赞)”、“poke(戳一戳)”按钮让互联网上的人际互动变得标准化,变得无比容易。“互动容易”的好处不用多说,互联网时代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互动容易”才能成功拿到入场券。互动标准化,意味着机器容易理解,意味着又一个计算机程序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广告公司即将诞生。果然,数年后 Facebook 成长为令全球第一大广告公司谷歌都产生危机感的广告公司。谷歌为了应对 Facebook 的威胁,推出自己的社交服务 Google+,为了让 Google+有更好的发展,谷歌在 2011 年阉割了 Google Reader 的分享、备注、评论等社会化功能,逼迫 Google Reader 用户转向 Google+,然后在判断 Google Reader 已失去利用价值之后在 2013 年 7 月 1 日杀死了它。

半个月之前,也就是在 Google Reader 死亡倒数第十五天的时候,有媒体人隐约听到了风声,Facebook 也在秘密研发阅读器。立刻有人联想到 Google Reader 死日将至,推测 Facebook 在研发 RSS 阅读器也就是 Google Reader 替代品,当然没有人脸皮厚到直接说 Facebook 研发 RSS 阅读器是为了抢夺 Google Reader 用户。因为事实上除了因为情报安全问题屏蔽 Facebook 的国家和地区,用 Google Reader 的人基本都已经在使用 Facebook 了,绝大多数提供 RSS 订阅选择的个人博客都同时提供 Facebook 关注选项的事实足以说明问题。而且即使对事实视而不见,假设全部 Google Reader 用户都没有使用 Facebook ,正为自己移动互联网发展开足马力前进前进再前进的 Facebook 也不会为了被移动互联网落在身后的 Google Reader 的几百万用户大动干戈。果然,后来陆续有更确切的消息传出,Facebook 已经秘密研发一年的阅读器是针对移动设备的、类似 Flipboard 电子杂志模式的阅读器。



投票 Part III:

Twitter 的剑走偏锋

Google Reader 已死,RSS 阅读模式将死,并不意味着阅读将死。恰好相反,阅读正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焕青春。在互联网发明二十多年的现在,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已经积累到足够多,大数据技术也已经发展到足够强大。为每个人发掘、推送个性化内容的阅读器应运而生。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存在 Twitter,那么个性化阅读器理所应当会以 RSS 订阅数据为基础发展起来,但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不会倒退。在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阅读器诞生之前,Twitter 的诞生便给了 Google Reader 不够致命但也足以重伤的一击,还在移动个性化阅读器诞生之时代替 RSS 阅读器为个性化阅读器提供了发芽生长的土壤。如今几乎每一款英文个性化阅读器都可关联 Twitter 账户,来识别用户阅读习惯和爱好,并以此为根据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

Twitter 与 Facebook 和 Google Reader 相同,有两个关键元素:互联网内容和关注/订阅/加好友模式。一直有个颇多人赞同的观点,即“Twitter 发明了单向关注模式,建立了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虽然我认为 “Google Reader 在被谷歌杀死之前就已日暮途穷”,但在这里也不得不承认,发明于 90 年代的 RSS 订阅模式才是单向关注模式的首创者。但是,由于 Twitter 和 Facebook 一样,发明了一个天才的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模式同样既容易又标准化 ,Twitter 也毫不费力就战胜了 Google Reader。Twitter 将每篇推文的内容限制在 140 个字符。这里需要格外强调的是,拉丁语系的 140 个字符与汉语的 140 个字符不可同日而语。140 个字符在汉语中是 70 个字,70 字的汉语足够将一条新闻的时间、地点、事件以及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描述清楚了。拉丁语系则不同。用拉丁语系中影响力最大的英语为例,140 个字符的英文连“色氨酸合成酶A蛋白质”的英文名都写不下。顺便说下,色氨酸合成酶A蛋白质的英文名含1913个字符。容量140个字符的英语推文大概只能放下二三十个英语单词,Twitter 用户在一条推文里只能简单说上一句话,或者留个新闻标题。这简直是文笔捉急者的天堂嘛。而 Twitter 刚刚上线的时候,它的互动功能也足够简单,用户只能关注其他用户,或者转发推文。

于是 Twitter 和 Facebook 同样,在功能上包含了 Google Reader 两大关键元素的前提下,发明了足够容易、足够标准化的互动模式,然后也获得了 Google Reader 远远不及的成功。

Twitter 2006 年上线,目前注册用户超五亿,今年年初时月活跃用户超两亿。无论哪个数字都是 Google Reader 不能比的。

1372920154007.jpg

说完 Twitter,继续说还是阅读领域幼儿的个性化移动阅读器。移动阅读器的领航者 Flipboard 2010 年面世,去年夏季用户数突破 2000 万。而Google Reader 诞生于 2004 年,直到被谷歌宣布处死之时,用户数还是百万级别。毫无疑问,即使与 Flipboard 相比,Google Reader 也是个失败者。

以反精英的民粹主义观点来看,毫无疑问,全世界的普通人们已经用脚投票,对“Google Reader早已日暮途穷”的观点表示了赞同。



Google Reader 从一开始就错了:

关于造血,关于人性,关于野望

从做大众产品的角度考虑,Google Reader 从一开始就错了,中途又错了那么多次。没有起大早,也没有赶上晚集。最终因其失败,在用户的不舍和愤怒情绪中主动关停。也许是由于 Google 的成功来自为人类提供组织信息的工具,Google Reader 天然继承了这一使命,Google Reader 才没有像 Facebook、Twitter 那样创造一个新的互联网世界,仅仅是组织既有的互联网内容。所以 Google Reader 在先天上是内容造血功能缺失的。Google 搜索也不具造血功能,即使他像上帝一般俯视着整个互联网,以及谷歌街景车所到之处的地球。

但 Google Reader 的失败根源却不是造血功能缺失,而是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关注“人”。 Google Reader 的用户被赋予的角色几乎是纯然的读者角色,虽然这些读者才是 Google Reader 的用户,Google Reader 的主角却是被读者们订阅的作者们。而主角的待遇也不怎么样,他们被万众追随,却因为互动匮乏,几乎感觉不到被万众追随的快感。对于“人”来说,几乎每个人都不是世界的主角,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人类也就只拥有这么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幻觉来维持自己的自尊了,但 Google Reader 连这点儿幻觉都吝于满足。

Facebook 和 Twitter 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幻觉。Facebook 采用用户建立自己的页面的直接方式。Twitter 发明了转发,抛弃了“评论”,转发和评论对于作者来说可能没有太多区别,对于读者来说却是天壤之别,转发给人一种内容为我服务的错觉,评论却是我为内容服务。Twitter 这种一句话转发甚至无语转发也能够以正儿八经的推文形式存在于用户主页的模式,前所未有地满足了人类的自尊(自恋)心态。于是 Twitter 赢了。互联网和现实在这种体验上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己是主角的错觉,事实却是,每个人在其他人的世界里只不过是主页信息流里微不足道的一两行字。但这种错觉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产品们如果不给人们这种错觉,便会被人们果断抛弃。

Facebook 和 Twitter 满足了读者的自尊心,因此鼓励了读者传播优质内容的热情。作者们作为读者的那部分自我满足了自尊心,作为作者的那部分因其作品更广泛的传播也得到满足感,也就是说,作者们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世界里所得到的满足感也是超越 Google Reader 的。

Google Reader 所代表的 RSS 阅读模式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发明之后,就注定只能是个小众产品了。Facebook 2004 年上线,Google Reader 2004 年出内测版,Twitter 2006 年上线。Google Reader 在诞生之日便注定了九年后的被关停的命运。

如果谷歌有做小众产品的心,也许不会选择关停 Google Reader,但谷歌的野望是改变世界,要改变世界就需要把产品做成人人都用的产品。谷歌在搜索上做到了,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上做到了,在地图上做到了,在 Google Reader 上没有做到,也看不到做到的希望,于是它关停了 Google Reader。 这里不得不提到 Google Glass,它以记录以用户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为使命而诞生,从满足人类自尊层面来看有那么一些统治世界继而改变世界的意思。不过也有可能 Google Glass 最终还不如各种自拍手机成功,这取决于人们到底是更爱自己,还是更爱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

1372920302903.jpg




Google Reader 已死

但阅读永生

Google Reader 已死,但只要人类还要思考,阅读就会永远不死。也许呈现内容的形式会变,阅读的方式会变。比如未来有一天我们阅读的对象可能会以一组脑电波的形式存在。Facebook 和 Twitter 发明之后,我们的阅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更大,但这远远不是阅读方式改变的终点。Facebook 和 Twitter 解决了信息制造和快速传播的问题,由于信息的积累,又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历史信息的梳理、挖掘。Facebook 推出了时间线,推出了社交图谱搜索,山寨了 Twitter 的话题标签。Twitter 收购了不少数据挖掘公司。移动阅读应用还在混战。它们都在继续探索。这是一条现在还看不到终点的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Horse的微博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2 收起 理由
shiqingjian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65995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还用过呢!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消失是必然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没用过啊
悲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变化太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也赞同观念

mopking1988 于 2013-08-14 10:10:38 补充以下内容:
谷歌很强大,失踪支持

mopking1988 于 2013-08-14 10:10:45 补充以下内容:
谷歌很强大,失踪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1-4 11:46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