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松
把排行榜连起来看,还是能看出些门道的。如果连续上榜,多少可以看出哪些书被人买。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是它们?
实际上,上榜的书我都没有读过,所以下面的点评,只是基于曾经的阅读经验,属于大胆假设,尚未小心求证。
霍金的书其实不好懂,当初《时间简史》的畅销,至今仍可作为营销案例。刘兵教授的“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当属有史以来最忽悠人的广告语之一,贻害不浅。2003年霍金来中国时,我恰在央视主持短暂的“科技新闻”版块,也曾参与“造神”,撰写解说词曰“他的身体被束缚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则包容着整个宇宙”。霍金神话与其著作的畅销,互为表里。《宇宙起源》之连续上榜,与此神话不无关系。当然,十年之后这个神还在发光,也与题材有关。天文学向来是传统科普的重要领域,虽然现在城市里很难见到星空,人们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惯性,这很好。
法布尔《昆虫记》连续上榜,让我感到安慰。百年经典,历久弥新。不仅可以装饰品位,而且真的能够读懂。在我看来,博物学对于未来的意义远远大于数理科学,这是人类拯救灵魂的一条小道。人需要花一些时间关注我们身边其他的生命,人需要一点时间,远离功利。
北京理工大学Publishing的《哈默手稿》上榜,让我意外,这也应该是一部相对专业,不容易看懂的书。不过,这是榜中少有的真正有作者的著作,而且这作者还是达芬奇!
连续上榜的“海洋生物系列”应属博物学一类,但从直觉上看,这类“编著”的书,还是传统科普的路数,会倾向于知识的介绍,尚无博物意识。同期榜上《神奇的化学元素》与此类似。这类以低龄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科普书,购买者常常是家长,而不是儿童自己。很多书会落到这个下场,家长买回来,自己不读,孩子也不读。
连续上榜的还有一些比较神秘的门类,诸如《水知道答案》和《探测灵魂入门指南》,李大光、武夷山和刘兵几位教授都对其属性表示了质疑,科普乎,伪科学乎?我当然赞同他们的观点,不认为它们是科普书。《水知道答案》当然不是科普,因为它是心灵鸡汤。
不过,我想说的是,出于兴趣,这些书倒是可以买来自己读的。
关注神秘乃是人类的本性。如果青年人都失去了关注神秘的热情,世界会很呆板、无趣。“人类失去想象,世界将会怎样?”尤其是,在一个让人困惑迷茫的时代,这类书会更加畅销。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方向。不单是个人失去了方向,整个民族也失去了方向。所以,人们会期望来自超自然的、超人类的神秘力量,从中获得安慰,期望获得拯救。在我看来,本期上榜的《世界未解之谜》和《人类消失后的地球》也映射了同样的大众心理。
甚至,两部冷门书,《很冷很冷的冷门知识:话题达人的秘密武器》、《难倒你没商量:最冷最冷的冷门知识大全》也可以勉强归因于这个心理。虽然,两家Publishing同时出冷门,让我觉得冷。(榜评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