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李清照的《武陵春》,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令人惊叹它的新颖奇巧。当年她避难浙江金华,已经53岁,丈夫过世,无依无靠,眼前美景只能平添无限哀愁。她怕舴艋舟载不动她的愁,让愁具象化,深沉而动人,实乃高人也。
其实说愁重的,唐代的赵嘏曾有句“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也算不错。董解元说的更有意思,“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这有点随意了,缺乏雅致之感。
中国文化中,农业社会的痕迹很多。愁,是秋在心上,原义就是“心里牵挂着成熟的庄稼”,但很快就成了忧虑的代名词了。因为愿望和现实总是有距离,所以中国人的愁由来已久,各式各样,丰富多彩。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按说无愁可言,谁知他却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果只看前一句,你就会认为李白是个疯子,像白发魔男,连上后一句,你就可以理解了,这个愁真长啊!这个愁长的比喻,与李清照愁重的比喻有一拼。他不愁吃穿不愁官,愁的是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不能实现。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这样。如此长的愁,有个人也有过,他说“一上高楼万里愁”,这个人名叫许浑,你也许不知,但有句名言你肯定知道,叫“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他说的。
还有新的比喻吗?有,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想当年,李煜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之囚,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落差之大可以想象。宋太宗给他送毒药,他知道自己的生命要走到尽头了,再发一次诗情吧,遂追怀往事,怀念故国,以“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自己的愁思如水,无穷无尽。这个比喻,秦观也有过,他说“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颀也说“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稍微差了一点。
贺铸一生不曾从科举入仕,只在地方上当过小吏,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时代,常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叹。在他的眼中,愁是什么样子呢?“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用烟草、风絮、梅雨等三种景物来比喻,烟草连天,喻愁之大,柳絮蒙蒙,喻愁之乱,梅子黄时雨,喻愁之绵绵不断,真是余味悠长,可感可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