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 2013-12-23 08:50:00 浏览2分享到: 0
摘要:12月,一场雾霾袭击了以长三角为主的南方地区,波及25个省、100多个城市,中央气象台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之最。
聚煤网12月23日讯:12月,一场雾霾袭击了以长三角为主的南方地区,波及25个省、100多个城市,中央气象台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之最。
在12月初波及全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的那次大范围大气污染中,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气象数据显示,12月3日、4日,江苏省省辖所有城市空气质量都达到了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南京还发布今年首次大气污染红色预警,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在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记者赶到了那里进行调查。
南京大气污染红色预警大工地带来大雾霾
公司员工:烧秸秆,还是工业(污染)原因的,什么的。
公司员工:应该更多是工厂(排放)废气吧,那种污染,要不然,不可能这么严重的。
环卫工:那个(汽车尾)气,排的太多了。
上班族马女士:还有一个就是道路(施工),到处都修路,这个大车一开,那个灰尘真的受不了,人也受不了……
12月9日,南京解决污染红色预警后的第一天,记者乘车沿南京城区大致走了一圈,发现每隔不远的地方就有施工工地,修路、盖房、建地铁、打隧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片大片的泥土、沙石。记者看到,除了在道路中间用一些挡板简单隔开遮挡外,挖出来的大量泥土、沙石全部裸露、堆放在工地上,周围没有什么防沙防尘措施;道路中间拉沙石的大货车,有的完全没有任何防沙防尘措施,货车上的沙石完全裸露在外;有的虽然在沙石上面遮盖了塑料(11070,20.00,0.18%)布,但行驶途中车身后面一部分塑料布被风掀开后,车上的沙石又裸露出来,一些粉尘随风飘散。
在南京将军大道附近一个工地,记者看到这里紧邻快车道,大量泥土裸露在外,没有任何防沙防尘措施。
记者:问一下你这工程名字叫什么
施工方负责人:源水管改造,将军大道源水管改造
记者:那你们这雾霾天,灰这么大,不停(工)?
施工方负责人:我们工期比较紧
记者:要求多少天完成
施工方负责人:就一个月。
居住在施工工地附近的居民,每天都要面对工地扬尘的袭击。
小区居民:天天家里全是灰
记者:窗户敢不敢开啊
小区居民:不敢开,这两天都没开过。
记者:衣服敢不敢晾出去呢
小区居民:都不敢晾在外面,家里衣服到现在感觉还没有阳光晒,摸在手上潮阴阴的感觉,都晒了一个星期。
小区车主:不用几天,一天就脏了,反正我们住在这儿来,路就没好过,一直在修。几年了,不是这段,就是那段,反正没好过。
小区老人:出来,出不来啊,抱着小孩出来晒太阳都晒不了,这样的天气小孩怎么出来?
当地居民们说,南京这几年到处搞城市建设,出门没走多远就能看到工地,当地环保部门的统计,现在南京在建的工地大约有3000多个,很多当地人形象地把南京比喻成一个大工地。
除了工地扬尘,记者注意到,南京一些工业园区有不少高烟囱,白色的浓烟不断地向外排放。12月11日,早上7点多,记者来到南京六合化工园,隔着7、8百米远,就看到一家热电厂的高烟囱正呼呼地冒着白烟,走近后,记者发现这家热电厂围墙外绿化树的树叶上有一层淡黄色的小白点。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是热电厂的煤燃烧排放后,飘散到地上的颗粒物。
附近居民:有时候下的那个黄点点一样的东西差不多。像小毛毛雨。
附近居民:反正那个菜(洗)出来,就是白花花的。
记者:那你穿衣服呢?
附近居民:衣服上还得洗,衣服上都有一身,不少洗。
记者:这有多大?
附近居民:十平方公里不止。
附近居民:十平方公里,这个有。
记者:这个工厂企业大概有几百家?二三百家有吧?
附近居民:二三百家有,四百家也有。存在工厂…
记者:这个热力电厂,就这一家吗?
附近居民:电厂就这一家。
出租车司机:早两年,要不下这个(弱酸)雨,这个(污染)空气不得了,这个人的生病率更高。
记者:它那个烟雾里面是什么东西?
出租车司机:都是化学…料,化工…料。
记者:那它跟这个雾霾有什么关系呢?
出租车司机:雾霾,看这个天气,原来看这个空气,就是蓝天,但是(现在)来看蓝天看不到,全部都是灰蒙蒙的,原来这地方不是头,这个头疼,身上皮肤都……,有的不行,就是。
我们知道,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除了水蒸气,就是PM2.5等细小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不容易消散。这次出现的大气污染现象,究竟给南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记者和南京的环保部门一起,在南京进行了实地探访。
南京年耗煤量4400万吨,超北京两倍成雾霾主凶
这是南京解除大气污染预警后的第二天早上,作为每天最早迎接城市醒来的人,清洁工姚师傅这天凌晨4点钟,就来到这里打扫卫生了,说起前几天雾霾带来的影响,姚师傅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觉胸口发闷。
清洁工姚师傅:出不来气,很闷。
记者:是怎么一个闷法?
清洁工姚师傅:就是出不来气。
记者:出不来气,当时戴口罩吗?
清洁工姚师傅:戴。
记者:这能起作用吗?
清洁工姚师傅:好一点,戴上好一点,今天嗓子咳嗽的不得了,不能戴。感冒,戴着闷、受不了。
姚师傅说,现在是冬天,每年这个时候,南京的落叶比较多,每天她和同事都要清理7、8次,工作强度本来就大,而今年又赶上这次持续一周的严重雾霾,平时不轻易感冒的她也生病了。
清洁工姚师傅:这是昨天的树叶,早上每天扫大汗淋漓的,加上雾霾(天气),确实没办法。
一场突如其来的雾霾不仅仅影响到露天工作的环卫工人,就是一般的上班族也感到难以忍受。今年41岁的马女士,在南京一家营销公司上班已经5、6年了,每次上下班,她都要骑电动车半个小时。她说,这几年,南京差不多每年都会有雾天,但是像这样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大的雾霾天气,她从来没有遇到。
马女士:出来都要带口罩,不戴口罩的话,就会刺鼻子,就会觉得不舒服。
记者:戴口罩,感觉管用吗?
马女士:不知道,反正就图个心理安慰吧,能挡一点是一点。
马女士从小生活在南京附近,在她记忆中,由于江南河流水系多,空气湿润,每年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雾,但是,今年这种雾霾与通常所说的大雾完全不同。
马女士:以前大雾,像以前我们在农村长大,雾霾就是太阳一出来就晒,那种是水份的那种,但是现在感觉不是了,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小时候蓝天白云,现在基本上看不到,灰蒙蒙的,这也是(很)让人担忧的。
马女士的这种感受,让从小就在南京土生土长的王莹也有同感,王莹在南京生活三十来年了,浓雾、大雾天也没少见过,但是像这中长时间、让人窒息的雾霾天她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
王莹:其实就是雾霾所导致的,经常性,早上洗的车,到下午就已经有这些颗粒了。
记者:这个颗粒的话,很细的?
王莹:对。这种的话,基本上3到4天(洗次车),如果是雾霾的话,基本上一天(洗次车),不能说一天,半天是这样子。你比如说,我们开车的话,你像要过红绿灯,要扒着看,看到底是红灯、还是绿灯?可视性已经很低很低了;然后空气当中,整个都是那种,烧焦的那种味道,气味特别难闻。所以戴的那个口罩,都是有活性炭在里面的,你像我们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戴95的那种口罩了。
记者:以前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雾霾?
王莹:以前南京还没有,我去北京的时候,有过,(雾霾)特别浓。我们到那一刻,重灾区的感觉,但是没想到一个月后,(雾霾)就到南京了。
王莹告诉记者,雾霾天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无处可逃,要生存就要呼吸。对于自己她倒不怎么在意,最让她担心的是年仅1岁多的双胞胎女儿和家中的老人。
王莹:我们家双胞胎女儿,都一个星期,窝在家里面,特别不好心情,然后一到点,妈妈、妈妈,要出门,就特别烦燥不安,就是父母亲特别着急,因为小朋友,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跟我们家还不一样,很多人如果长期不出门的话,对一个心情或者性情,都会变得有点孤立,怕陌生人之类的,都会有很多负面影响。再加上你像给老人、父母亲,现在很多老年人,都会有高血压,还有心脏病之类的,你像雾霾天,它那个PM2.5特别低,所以我就担心,特别担心父母亲,万一哪一天,因为这个雾霾的天气,会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这个东西都是,没有办法可抗的。
当地居民1:像这样的杆子上,早上起来,小块的、黑的、密密麻麻的、粘得满满的。
当地居民2:大概能见度有50米左右,然后就感觉吸了东西在喉咙里面,然后比较难受。
当地居民3:嗓子都难受。
当地居民4:反正我们是买了很多的口罩带着,口罩有一点,还好一点。
记者在当地环保部门环境监测中心了解到,这次雾霾不仅范围广,上海、南京等江浙一带全部被包围,而且持续时间长,从12月2日开始到12月8日,几乎近一周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其污染浓度之大,完全超过了以往。
南京市环保局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喻义勇:真正达到污染的时候是12月4日开始,(PM2.5瞬时浓度值)这一天是最高的,达到了377(微克/立方米)。然后我们是连续五天,都是300(微克/立方米)以上,这个级别。
记者:这300(微克/立方米)是一个什么概念?
喻义勇:200到300(微克/立方米)是重度污染,150到200(微克/立方米)叫中度污染,100到150(微克/立方米)是轻度,100(微克/立方米)以下就是优良的级别了,看等级会更直观一点。
为了更具体更形象的说明这次雾霾的污染程度,这位负责人还调出了前几天监测点实时拍摄的雾霾照片,上面可以明显看出各个时间段与周边同一建筑物清晰度对比的照片。
喻义勇:看一下四号的情况怎么样?这是四号当时的情况,中午12点,这样它们就是这样。
记者:完全看不见那个楼。
喻义勇:完全看不见,我们的参照物没有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次严重雾霾的?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工业排放仍然是主要原因。记者随同当地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分别选取三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发现,这三家企业的二氧化硫、硫酸盐、硝酸盐、氨氮、氮氧化合物、烟尘等主要排放物,都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但当地环保人员和记者发现,虽然排放达标,但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环保措施不到位的问题。
这是上海梅山钢铁公司堆放矿砂的地方,记者看到这一堆堆小山似的的矿砂,除了周围围起来外,上面完全裸露堆放,没有封闭存储的措施,一起风,这些矿砂粉尘就会随风飘散。
上海梅山钢铁公司新事业分公司生产管理室主任李雪松[微博]:首先我们这个是2004年才建成的,建成了以后,当时的环保要求可能我们通过……,可以达到环保要求,但是现在随着环保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我们目前,也是在想其他的方式去。
记者:这个量产,有多大的?
李雪松:这个当时在两万平方米。
记者:像这样的有多少个?
李雪松:我们这个量产,在我们范围内,有五个这样的量产。
记者:如果要……的话,反复设施的话需要多少的投入?
李雪松:投入大概像防尘……网,一个量产要一千多万。
记者:要计划什么时候到位?
李雪松:我们想在三年之内把所有的量产,该分配的分配,该做环境生产的,做环境生产,这些措施都跟上去,大致三年完成。
虽然这些企业有环保漏洞、存在保薄弱环节,但它们主要排放物指标都是达标的,这次雾霾与这些工业企业真的没有关系吗?一组调查数据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大唐南京发电厂环保专职康健民:我们今年按照1到11月份的统计出来,年发电量是在70亿千瓦时,我们的耗煤量是在200万吨。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一丰:现在的生产规模大概在760万吨左右,历年的煤炭消耗量大概在550万吨左右。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安全环保副总监陆鹏宇:年耗煤量大致在100万吨。
据南京市环保部门等单位统计,与这三家企业相似的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能源消耗大型企业,南京就有20多家,这还不包括当地各类大小工业园里数百家以上的中小企业,现在南京每年煤炭消耗达4400万吨,已经超过目前北京每年消耗2200万吨煤,两者相差一倍。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峥:因为南京市本身,过去传统做化工业,占我们工业比重,比较重。我们过去的石化、钢铁、包括发电,我们电子四大产业,(占)在我们工业60%以上,其中钢铁接近8%左右,那我们的石化20%,所以加在一起,确实对我们过去来讲,在能源消耗排放上讲的话,虽然它们本身企业,技术标准已经比较高了,(排放)达标了,但是总体排放还是在这个地方,所以环境(容纳排放物)总量是有限的。
林峥告诉记者,南京作为一个工业化大都市,是我国最早的重化工基地,改革开放后,企业数量更是逐年增多、工业布局密度高、总量大,而南京当地环境承载量、容纳量毕竟有限,工业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再加上城市机动车的大量增加,由此产生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也加重了雾霾天气的产生。
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钱锋:南京总的机动车,总共有170万辆,小汽车有140万辆,摩托车大概还有十几万辆,那我们其他的重型车,柴油车,卡车还是十几万辆,大概是这么一个规模。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控制的比较好,但是毕竟这么多,(尾气排放)影响是很大的。
另外,天气反常也是一大原因。今年以来,南京、上海等地天气与往年相比,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南京市气象台台长姜有山:主要是今年初秋以来,我们南京市的降水,还是一个持续偏少,本身空气的干燥,也导致可能这个灰尘的增加,同时由于我们在南京,在秋冬季比较常见的,这种(雾)天气的出现,也导致了这一次,连续污染天气的过程。
记者:那这个降雨量有没有相关的数据?
南京市气象台台长姜有山:整个我们11月份的降雨量在几毫米,在3到5毫米的这么一个范围,所以说应该比,常年同期的降雨量,要偏少30%到40%,这样一个范围。
南京环保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南京,有在建工地3000多个,南京全年消耗煤炭有4400万吨,仅煤炭消耗的数字,就是北京的两倍左右,污染源多了,大气污染的现象自然增多,如何迅速的治理现存的这些大气污染源呢?在南京,我们的记者和当地环保部门联合调查发现,虽然走访的项目大多排放达标,但全市正在建设的工地有3000多个,全年消耗煤炭4400万吨,这相当于每一个南京人一年就要消耗5吨左右的煤炭,面对这种状况,南京怎样展开大气污染的治理?
总量控制排污刻不容缓
记者调查发现,此次长三角大面积雾霾的最大原因,除了偶然的天气原因外,工业废气、废物排放量是最主要的因素,南京相关部门也已明确意识到,要想阻击雾霾的再次来袭,就必须要加大力度减少工业排放。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林峥:这个方面我们现在是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我刚才讲在整个产业结构上面,我们做大我们新兴产业的总量,逐步淡化对我们过去传统这些支柱产业。第二块,对老的传统产业,我们要推行,它的一个节能技术改造和功能上的优化。我们煤耗在2015年控制到3240万吨,那么能耗总量,我们争取就是说是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能够控制在0.5吨范围。所以你刚才问的问题,非常地准确,就是我们主要的工作着力点,就是把这些传统能耗企业,调整的结构步伐,加快一些。
对于环保部门来说,他们现在思考最多的,是和相关部门协作,通过环境治理倒逼产业改革。
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钱锋:现在我们走的是边污染边治,走到今天还要维持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吗?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思考。我们政府一定要改变这种方式,我们产业机构调整,能源机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发展模式的调整,必须提高。但是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机构调整,能源机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它有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抓什么,控制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你刚才给我出的,这么一个比较大的题目,就是南京(雾霾)成因,实际上问的是南京,实际上问的应该是中国。
南京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总队副总队长周兵:借着这个东风要求企业,你必须要进行改造,确保到2014年7月1号以后,你得烟尘排放小于20(毫克/立方米)。从倒逼的方式,让企业来进一步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经历过一场雾霾的冲击,南京市民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公司员工:解决方法,首先上面先下政策,禁令,然后工厂,那些排(污)化工,这些一定要管。
马女士:解决雾霾问题就从每个人做起吧,就是能够尽量减少这种尾气,汽车尾气。
王莹:还有市政方面的,有很多的工程,能够在近几年尽量慢一步,或者缓一步。
不过就在记者即将离开南京的12月13日,当地气象部门预报,消失没几天的雾霾又将卷土重来。
南京市气象台台长姜有山:像这种风,我们研究发现应该说4个秒米以下,就是南京很容易出现,这种霾的天气,它的概率达到84%左右。
南京气象台播音员:我们来看下城市预报,预计今天下午到夜里,全市晴到多云,有霾。
据观察,南京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提及的环境总量,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略的课题,那就是环境容限总量有固定的限度,像南京这样一个江南水乡,其全年煤炭消耗量居然高达4400万吨,是北京的两倍,这样的数字,对于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就专门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会议新的要求,给未来国家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新的要求,自然给南京也带来了新的城市发展课题,怎样落实好会议的精神,怎样让南京的空气更干净,我们期待着政府部门更有效,更坚决,更彻底的治理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