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ejeffly 于 2014-6-19 13:12 编辑
国内玻璃行业的现状和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基本情况是,以平板玻璃工业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自主开发成功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至今,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到2006年底,我国投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160余条,产量已达到4.54亿重箱,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总体发展水平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浮法玻璃生产技术还存在能耗高、熔窑能源利用率低和产品质量差等问题,特别是能耗较高是较为重要的差距,如国内浮法玻璃的能耗为8300~6900kJ/kg,而发达国家水平为7260~5300 kJ/kg,主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的玻璃生产企业都有配有废气余热回收装置或废气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余热使能耗降低。而国内决大多数企业在废气余热利用方面都是只能部份利用余热,或给燃油加热或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等方面的低品质利用,而这些余热的利用都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高品质利用,其余全部对空排放,造成对环境空气的热污染。由此可见,高效利用玻璃生产中的余热成为目前降低玻璃综合生产综合能耗的有效途径。 德国彭科公司在玻璃行业已有25年的经验,公司起步是与为皮尔金顿(晶瓷玻璃)集团的成员公司发展而来。是针对玻璃行业的玻璃熔窑的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专业技术公司,包括利用余热实现发电的能源回收技术。在氧化燃料熔炼炉上安装废热回收系统,系统的转化率达65%,可使系统的废气排放温度低于300℃。该公司的废热回收系统根据玻璃熔窑的大小不同可以产生250kW~6MW的电力,并配有效率质量管理系统,可以优化熔炉的控制,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该技术的投资回报期是2.5~5年。
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4类: 1、废热回收系统(WHR) 在玻璃生产行业(浮法玻璃和瓶罐玻璃)在氧化燃料熔炼炉上安装废热回收系统,系统的转化率高达65%,优于其他同类技术产品,一般投资回报期是2.5~5年,能源效率值达到25%;过硬的系统技术,以及可以实现较低为废气温度(低于300℃),废热回收系统的利用时间可以达到98%以上。 2、废热回收系统和废气净化系统结合 从废热源一直到烟囱之间,把废热回收系统和废气净化系统结合应用。可以把废热回收系统直接嫁接在已有的废气净化系统上,或者是废气流中两者同时结合应用,且生产过程不会中断。 3、能源供应系统 天然气供给系统、电力供给和应急电源系统、建筑采暖系统、工艺冷却水系统、冷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 4、玻璃行业的创新技术(两个系统已获得专利,用于节约能耗、工艺控制的稳定和优化) 4.1 EQM系统(窑炉压力的优化) 吸收不均的熔炉压力; 减少引风机的电力消耗(达到100kW); 减少天然气消耗达100m3/h(700吨/日的浮法玻璃熔窑); 减少废气流的压力,减少了总废气流的容量,减少废气中的氧气含量; 增加熔炉的使用寿命,改善玻璃质量; 使用EQM系统对工厂无风险; 4.2 REGOPT系统(优化蓄热器传热) 天然气耗用量节省10%; 相比较砖建的废气通道,节省了投资值; 减少转换时间; 转换中避免燃烧空气走捷径; 减少引风机的电力消耗; 增加废热回收系统和废气净化系统的效率; 可以修复或更换蓄热器废气阻尼器; 安装快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