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4
- 注册时间
- 2015-1-22
- 积分
- 54
 
|

楼主 |
发表于 2015-3-16 14:02:56
显示全部楼层
编码规则定义原则
在编码管理系统中规则是与三级类别相对应的,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最细一种三级类别一个规则。如果若干个三级类别共用一个规则,就可以建立通用规则,规则中包含编码规则和描述规则。编码规则定义可按如下原则进行:
1)按材料二级类别定义编码规则:如果材料二级类别下的所有三级类别具有相同的属性(对于大宗材料指主要物理属性、辅助属性和规格属性,对于设备/材料非标件标指主要物理或几何属性),可按材料二级类别定义统一的属性规则。
2)按材料三级类别分别定义编码规则:如果材料二级类别下的每种三级类别的属性都不同,可按材料三级类别分别定义属性规则。
3)按材料三级类别包定义编码规则:如果材料二级类别下的部分三级类别具有相同的属性,则可将具有相同属性和属性个数的三级类别分别打包,按包分别定义属性规则。
4)根据建立编码的经验,尽量少按二级类别定义统一的规则。
5)建立了编码后,编码规则就不可更改了,定义编码规则时应重点考虑这一因素。
4.7.2 编码规则代码的命名
CC编码规则代码的长度为4位,命名原则如下:
1)按材料二级类别定义的编码规则,命名为:“一、二级类别代码+00”。
2)按材料三级类别分别定义的编码规则,命名为:“一、二级类别代码+三级类别代码”。
3)按材料三级类别包定义的编码规则,命名为:“一、二级类别代码+包顺序号(2位:01,02,03,…)”。
ID编码规则代码的长度不限,命名原则如下:
1)一般分两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2)第一部分,占1位或多位,一般为材料一级类别代码或规格的含义。
3)第二部分,无位数限制,一般为,ID编码结构。比如应用于管子的ID编码结构为D1S1L,应用于管件的ID编码为D1S1N,应用于TEE的ID编码为D2S2N,应用于Olet的ID编码为D2S1NR。其中:
 D:diameter;
 S:schedule;
 N:表示材料的统计单位为数量类(piece/each),比如管件、阀门等;
 L:表示材料的统计单位为长度类(Meter/inch),比如管子;
 R:表示RED端上要带壁厚,比如Olet为D2S1NR,代表的意思为:两个直径一个壁厚,壁厚为红端管径的壁厚;
 G:表示GREEN端上要带壁厚,比如补强板为D2S1NG,代表的意思为:两个直径一个壁厚,壁厚为绿端管径的壁厚。
 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