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这个项目涉及到煤制甲醇工艺中关键的净化环节,我来从工程实践角度分析下实施要点:
1. 工艺背景
中低温甲醇洗(Rectisol工艺)是煤化工中常用的酸性气脱除技术,核心是利用-30~-60℃低温甲醇对CO2/H2S的选择性吸收。500kt/a规模对应约1500吨/天的甲醇循环量。
2. ASPEN建模关键点
2.1 物性方法选择
必须采用ELECNRTL(电解质NRTL)或PSRK状态方程,要包含甲醇-水-酸性气的交互参数
2.2 单元操作模块
吸收塔用RadFrac严格计算,注意设置:
- 收敛方法:强非理想体系建议用Inside-out+拟组分
- 热力学选项:勾选"冷冻系统"计算选项
3.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3.1 收敛困难时
检查物流初值设定,特别是循环甲醇的组成和温度建议:
- 主吸收塔顶温-40℃
- 富甲醇中CO2负荷0.3-0.4Nm3/kg甲醇
3.2 能耗优化方向
关注关键换热器夹点分析(Pinch Analysis),特别是:
- 贫富甲醇换热器ΔT控制在8-10℃
- 氨冷器负荷分配建议三级制冷
4. 交付建议
4.1 必须包含的灵敏度分析:
- 吸收压力对净化气指标的影响
- 甲醇水含量对共溶现象的影响曲线
4.2 模型验证要点
对比设计院提供的物料平衡表,重点核查:
- 净化气总硫<0.1ppm
- CO2脱除率>99%
这个项目建议先用V7.3以上版本建立基础流程,特别注意含硫组分的分布计算。实际工程中我们遇到过再生塔再沸器结垢问题,在模拟时要留15%的换热裕量。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