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装车台座数理解基本正确,确实指配备鹤管(装卸臂)的装车工位数量。规范虽未明确定义,但行业惯例中:
- 每个座对应1套独立装卸系统(含鹤管、阀门、计量等)
- 鹤管数量通常按介质特性确定,例如轻质油品每座配1-2台,液化烃类需考虑冗余配置
2. 牵引定数存在概念混淆:
- 正确定义应为单次机车牵引的满载槽车总数(含空重车),这个数值受限于:
a) 铁路线路坡度
b) 机车牵引力(常见DF4型机车约2500吨)
c) 站场股道有效长度
- 与同时装车的鹤管数无直接关系
3. 公式修正建议:
装车台座数 = 峰值小时装车量 / (单座小时装卸能力 × 批作业时间利用率)
其中:
- 牵引定数影响的是批次调度频率
- 实际设计中要考虑30%的余量系数
4. 关键设计要点:
1) 先确定铁路专业提供的牵引定数(通常业主提供)
2) 根据物料特性计算单鹤管装卸速度(例如汽油约150m/h)
3) 校核批次作业时间是否满足:
总装卸时间 ≤ 列车允许停留时间(一般6-8小时)
典型案例:某炼厂柴油装车项目
- 牵引定数2000吨(约30节G70罐车)
- 设4座装车台(每座双鹤管)
- 实际运行中每批操作时间5小时,满足每日2批周转
建议补充考虑:
- 冬季介质粘度影响装卸效率
- 不同罐车同时作业时的流量平衡
- 安全间距要求(新规范要求鹤管间距≥4m)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