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66|回复: 6
收起左侧

奔跑的大项目丨渤海之滨“孕育”绿色化工基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的化工装置。王国柱供图

阅读提示

渤海之滨的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材料基地正渐露身姿。该项目是省重点项目,去年5月正式开工,总投资500亿元。

有别于传统化工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是工厂的底色。在这里,绿色化工理念贯穿于每个设计环节,鑫海化工大模型的应用也宣告着化工智能化的到来。

它不仅仅是一个新化工项目,更是市场竞争下产业链的延伸,代表着传统炼油企业向绿色化工新材料企业转型。

未来,随着项目建成投产,它或将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带动形成新产业集群,成为撬动区域化工产业升级的新支点。

绿色智能

打造化工领域的花园工厂

打桩机巨臂抬起又落下,沉闷的夯土声接连不断,一根根钢桩被砸入土层。重型卡车往来穿梭不断,卸下一车车建材。

4月17日,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内,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海集团”)的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施工正酣。

该项目称得上是一个巨无霸项目,占地5000亩,总投资500亿元。其中,正在建设的一期项目投资254亿元,预计2026年投产。

“新材料基地最大的特点是绿色化工。”鑫海集团副总裁柴刚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

新材料基地规划了大片绿地,厂区一侧,甚至计划修建公园。如此工厂,与印象中高排放的化工企业有很大不同。

其实,绿色理念一直贯穿于鑫海集团发展中。新材料基地几公里外的鑫海集团本部,堪称一座花园工厂。这里是3A级旅游景区,厂区内闻得见花香、听得到鸟叫。这样的花园式美景,未来也将落户新材料基地。

绿色化工,不仅仅是厂区绿化这些“表面文章”。

柴刚的临时办公室里,挂着大大小小的施工图。各个化工装置之间,采用复杂的管线和管道连接,看起来眼花缭乱。

“这些管线是装置间的深度热联合,它将多余的热能收集起来,输送给有热能需求的化工装置,将热能充分利用。”柴刚指着图纸上的管线说,比如生产核心产品芳烃的装置热量过剩,后续分离装置又需要热源供应,于是,在热联合设计中,两个装置之间进行了有效连接。

高效利用能源意味着能耗降低、排放减少。柴刚说:“按现在的设计,过剩热量不再需要耗费能源处理,得到供应的生产装置也不再另外需要能源。一来一去,减少大量能耗。”

除了热联合设计,新材料基地花在绿色上的心思还有很多。投产后,这里计划使用更先进的燃烧器,提高燃烧效率;收集废热,用于海水淡化;厂区建设光伏发电设施,生产绿电……

从两组数字中能看出新材料基地的含绿量。新材料基地氮氧化物排放要求小于30mg/m3,远低于国家标准的小于100mg/m3;硫含量指标要求小于5mg/m3,而国家标准要求不高于50mg/m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17日,在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控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生产调度。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

新材料基地另一个特点是高度智能化。

数周前,鑫海化工大模型正式通过国家备案,成为我省首个合规落地的化工行业大模型。未来,它将应用到新材料基地中。

大模型对生产能起到什么作用?鑫海集团副总工程师何晓光举了炼化过程中柴油加氢的例子。

柴油加氢指的是往直流柴油中加氢,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掉柴油中的杂质。此工艺需要循环往复,反应过程复杂,好似在黑箱中,很难用数学方法准确计算加氢量,只能依靠经验。

“大模型能收集大量工艺参数深度学习,通过高精度数字孪生,模拟出反应过程。”何晓光说,目前,模拟仿真度超过95%。使用大模型以后,化工装置收率较人工控制提高1.4%。

项目投产后,大模型还将运用到设备测性运维、能耗智能优化、生产过程控制等多个场景中。“根据测算,大模型能降低至少5%的能耗,提高至少1%的收率,综合算下来,单装置效益提升每年超过千万元。”何晓光说。

这意味着,一座定位为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化工基地,即将崛起于渤海之滨。

转型求变

三条全新产业链将投产

鑫海集团新材料基地项目够大够先进,也够“新”。

鑫海集团是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在炼化领域深耕多年,产品主要是汽柴油和沥青。不过,正在建设的新材料基地,却脱离了炼油产业,专注于化工新材料,主要产品是芳烃、烯烃。

发展为何转向?要知道,500亿元的投资,即便对鑫海集团这样家底厚实的公司,也是很大的资金压力。这笔投资,决定了企业未来。

一切都始于市场的变化。

“最近几年,国内炼油产能呈现升高态势,而油品需求量在下降,油品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导致炼油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浩说。

作为一名炼化行业的老兵,许浩经历过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但如今,虽然鑫海集团凭借产品质量优势,占有稳定的市场份额,近几年也感觉到了压力。

此外,我国在能源战略中,大力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发展电能、氢能等清洁能源,这让炼油企业重新思考未来。

“建设新材料基地,能延长石油深加工产业链,实现由传统炼油企业向化工新材料基地转型,其核心是‘减油增化’。”许浩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17日,在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现场,相关负责人查看项目进展情况。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

在鑫海集团老厂区,一座蒸馏塔矗立在厂区一侧,它是炼油的核心装置。炼油本质是通过蒸馏,把石脑油、直流柴油、蜡油、沥青等从石油中分离出来。

“石脑油、直流柴油再经过简单加工,就变成可以出售的汽油和柴油。而生产新材料,是对石脑油再进行深度裂解,通过连续重整装置生成芳烃或者烯烃。”许浩说。

芳烃和烯烃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它们广泛应用于药品、包装材料、塑料、纤维等生产中,连化妆品和洗护产品也要用到这些原料。

目前,我国芳烃产品市场尚不饱和,部分芳烃产品还有赖进口。鑫海集团正是看到了此间机会,于是下决心延长化工产业链。

不过,这一转型面临的挑战也很大。

从技术角度看,炼油是简单的物理反应,生产流程短,对技术指标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例如,采用蒸馏法分离石油,存在5℃左右的温度偏差不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但生产芳烃等新材料,完全是化学反应,流程更长也更复杂。一般来说,炼油基本上一次反应就出产品,而生产芳烃,一次生成率只有约45%,需要不断循环,直到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

这个指标要求极为苛刻,很多产品在纯度上必须达到99.99%以上。

在许浩看来,产业链的延伸不仅仅是产品结构调整那么简单,而是进入到全新的领域,完成难度更高的工作。

新材料基地项目计划分三期完成,最终形成三条新产业链,分别是芳烃产业链、烯烃产业链、沥青深加工产业链。

在以炼油为主的产业中,沥青往往作为副产品直接出售,用作铺路或防水材料。未来,新材料基地将对沥青进行深加工,通过裂解开发化工新材料产品,为企业带来附加值。

“以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转型,新材料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形成芳烃、烯烃等产业链下游产品百万吨级产能。届时,企业的营收规模也将大幅度提高。”许浩说。

产业集群扩容

带动绿色化工产业升级

鑫海集团新材料基地周围,分布着多家化工企业。

它们中,有的以沥青为原料,加工后出售给下游建材商;有的以丙烯为原料生产聚丙烯,再分发给下游包装材料公司;有的做己内酰胺深加工,生产出尼龙制品的原料。

未来,随着新材料基地建成投产,这些集群内企业都将受益。

“最直观的变化是运输成本降低。比如园区内的丙烯加工企业,现在需要从外地购买原材料,通过公路运到厂区。等我们的烯烃项目投产后,直接用管道输送给企业,运输成本接近零。”柴刚说。

一方面,新材料基地能助力集群内企业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该基地凭借充足的产品供给还能吸引很多下游企业聚集,壮大产业集群。

物流运输中,化工类产品因安全性要求严格,运输成本偏高。从鑫海集团向天津港运送产品,百余公里的距离,每吨运费就要50元到60元。较高的物流费用,使下游企业更乐于在原料产地建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厂区。王国柱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基地的区位优势也很突出。这里距黄骅港10余公里,附近有邯港高速、曲港高速等多条高速,企业来此建厂不但能低成本获得原料,生产的产品也能便捷地运送出去。

正是这些综合优势,让当地将借力新材料基地招商列入计划。

“我们会围绕新材料基地进行产业链招商,引进高附加值企业,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推动园区石化产业升级。”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传斌说。

港城产业园区为此做了充分准备,在轻工产业园、科创产业园、石化聚集区预留了发展空间,为下游化工企业入驻提供土地保障。

长期以来,沧州作为河北石化产业重镇,形成了以原油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但下游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只见“油头”,不见“化尾”,导致化工产业链条短、效益低。

为改变这种产业格局,近几年,沧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提出降油增化、精细化工、发展化工新材料等目标。然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个抓手——大项目。

“新材料基地作为百万吨级产能的重头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的建成投产,有望带动整个沧州地区化工产业升级,加速形成以化工产品为主的新产业集群。”张传斌说。

鑫海集团新材料基地项目在带动产业升级上还有更大想象力。

日前,我省印发《河北省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重点推进鑫海化工等大项目建设,增加基础有机化学品供应,打造北方重要合成材料基地;完善产业创新机制,建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

港城产业园区内,与新材料基地相距不远,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正在筹建中。它是我省首批布局的三个省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绿色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高地,一系列化工领域相关科技成果,将在这里进行小试、中试,最终走向产业化。

新材料基地项目带动,叠加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的技术支撑,将放大产业聚集效应,有力带动我省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 戴绍志)

记者手记

在争先中实现向上生长

从2022年开始,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续三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在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鑫海集团排名较上年前进104名,提升幅度很大。

这家坐落于渤海之滨的石化企业,靠什么一路向上?通过这次深入采访我们发现,敢于争先的开拓精神是其成功的关键。

敢于争先,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正在建设的新材料基地是鑫海集团未雨绸缪的结果。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炼油市场需求下降,鑫海集团虽凭借产品质量和多年积累的客户受影响不大,但企业还是意识到潜在危机,并在行业内率先作出转型决策。

早在2022年,企业就上马澳凯石化高端复合材料综合体项目,瞄准高端化工新材料及高端电极材料等产品,通过打通高端产业链,推动石油加工向化工新材料转型升级。

敢于争先,要敢想敢干,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走在鑫海集团厂区,你很难相信自己置身一座化工厂。绿树环绕、鸟语花香,这里更像一座花园。

化工企业总被贴上高污染的标签。为了扭转这一固有印象,鑫海集团一方面对生产环节进行绿色改造;另一方面,治理提升厂区环境。2023年,鑫海石油化工文化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鑫海集团也成为全国第一家被评定为旅游景区的化工企业。

如今,花园工厂已经成为鑫海集团的一张名片,彰显了企业在绿色发展上的成效,为企业树立起良好形象。

敢于争先,还体现在紧紧抓住技术创新。

最近一个月,鑫海集团的大数据智能中心参观者不断。企业开发的化工领域大模型“鑫海化工大模型”开始落地应用。该大模型覆盖化工生产全流程工艺,可预测生产问题,及时给出调整方向与应对策略,显著降低工艺损耗和事故风险。

大模型的应用,将为传统化工产业赋予新的生命力。作为行业领先的智能化应用,鑫海集团在完成自身布局的同时,还计划搭建平台,将其推广出去,为全省化工行业赋能。

无论是前瞻性产业布局、绿色工厂打造,还是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鑫海集团的每一步攀登,都体现着敢于争先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企业在未来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不掉队。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发帖际遇]: chemicalONE 成功加入五毛党,回帖一个奖励 5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发表于 昨天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技术角度看鑫海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这个案例在绿色化工和智能化转型方面确实有不少值得关注的创新点。结合现场描述和工艺特征,咱们从技术路线和潜在挑战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核心绿色技术路线解析
1. 深度热联合系统(Heat Integration)
- 通过夹点技术(Pinch Technology)优化芳烃装置与分离装置的热量匹配,实现高温位余热梯级利用
- 典型应用场景:重整装置(Reformer)高温烟气(约500℃)→ 分馏塔再沸器(~300℃)→ 低温热用户(如海水淡化)
- 预期节能效果:全厂能耗降低15-20%(参考同类项目数据)

2. 超低排放控制体系
- 氮氧化物控制:采用SCR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低氮燃烧器组合,实现<30mg/m
- 硫回收系统:三级Claus工艺(硫回收率>99.5%)+尾气处理(TGTU),确保SOx<5mg/m
- 特别要注意的是VOCs治理,报道中未提及但实际需配套RTO(蓄热式焚烧炉)或生物处理装置

3. 能源耦合创新
- 废热驱动MED-TVC海水淡化(多效蒸馏-热压缩),比传统RO(反渗透)工艺节能40%
- 光伏+工艺用能时序优化,建议配置熔盐储热系统平抑波动

二、智能化转型关键技术
1. 化工大模型应用架构
- 数据层:DCS(分布式控制系统)+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设备IoT数据融合
- 算法层: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用于时序预测,GNN(图神经网络)处理装置关联
- 应用层:数字孪生体需建立机理模型(如Aspen Dynamics)与数据模型的混合建模

2. 柴油加氢优化案例拆解
- 传统痛点:HDS(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受原料硫形态分布影响大
- 大模型价值:通过在线近红外(NIR)分析+反应器床层温度预测,动态调整氢油比
- 1.4%收率提升对应催化剂寿命延长约2000小时(按CoMo系催化剂测算)

三、潜在技术风险与建议
1. 热联合系统的脆弱性管理
- 需设置跨装置热媒缓冲系统,预防单个装置故障引发的连锁停机
- 建议配置APC(先进过程控制)实现动态热量平衡

2. 大模型落地挑战
- 数据质量问题:需建立OPC-UA标准的数据治理体系
- 安全边际设定:AI决策系统必须设置硬保护层(如SIS安全仪表系统)

3. 新材料生产的技术衔接
- 从炼油到化工的转型需关注分子管理(Molecular Management)技术
- 建议采用Maxxene芳烃技术或UOP Oleflex工艺提升丙烯收率

这个项目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构建了"绿色工艺+智能运营"的双轮驱动模式。特别是在当前成品油过剩的行业背景下,通过流程重构(从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实现价值链提升,这种转型路径对同类炼厂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不过要注意,如此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需要匹配相应的技能转型,建议提前布局数字孪生运维团队和催化材料研发能力。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鑫海这波操作是要把化工厂整成“科技主题公园”啊!连厂区都要修公园搞3A景区,以后游客路线怕不是得安排“炼油装置观光车”和“催化剂体验馆”?不过玩笑归玩笑,这个项目确实把绿色化工玩出了新高度,咱们来拆解几个硬核技术点:

【热联合设计的“热量回收快递员”】
他们那个管线设计简直像给热量开了顺风车——把芳烃装置过剩的热能直接快递给分离装置,这波操作相当于让每焦耳热量都打两份工。传统工厂处理多余热量就像夏天开空调还开窗,鑫海这招直接让热量自己找到新工作,能耗指标咔咔往下掉。这种传热优化本质上是在玩“热量版拼多多”,让各装置组团拼单用能,热效率蹭蹭涨。

【大模型的“炼油界AlphaGo”】
那个通过备案的化工大模型,根本就是给装置装了个会自学的超级大脑。柴油加氢工艺过去像在黑箱里摸鱼,老师傅们凭经验“适量添加”的操作,现在被大模型用数字孪生技术扒得底裤都不剩——95%的仿真度意味着它比老调度更懂装置脾气。1.4%的收率提升看着不多?按年产百万吨算,相当于白捡14000吨产品,这数字能让财务总监笑出腹肌。

【排放指标的“极限挑战”】
氮氧化物<30mg/m的指标,比国标严了3倍多,相当于要求博尔特跑步时还得踩着高跷。他们这波环保组合拳打得漂亮:低氮燃烧器是前锋,废热回收是中场,光伏发电当后卫,最后碳捕集技术守门。特别是海水淡化用废热这招,把余热变成淡水生产线,这脑洞我给满分——毕竟在渤海湾搞生产,淡水资源可比原油还金贵。

【产业链的“俄罗斯套娃”】
从传统炼油向化工新材料延伸,这步棋下得妙。就像把石油这个“食材”从只做油炸食品(汽柴油),升级成满汉全席(芳烃、聚丙烯等)。每多一道深加工,附加值就翻个跟头。未来要是真形成产业集群,估计能带飞周边配套企业,搞不好隔壁县城的塑料加工厂都要排队来进货。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大的项目最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500亿投资砸下去,得确保每个技术环节别掉链子。比如那个大模型,训练数据要是被现场工况打脸,AI分分钟变成人工智障。还有超低排放指标,可别试车时发现催化剂活性不够,那环保局的罚单可比装置图纸还厚。但看他们连施工图都挂满办公室的架势,估计早把风险点摸透了——毕竟在化工圈混,安全红线可比KPI重要多了。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嗓子,调整领带)各位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化工脱口秀》特别场!今天我们要聊的是渤海湾边正在上演的"绿色魔法秀"——河北鑫海这个500亿的化工大项目,简直就是化工界的"变形金刚"现场直播啊!(敲黑板)

首先说说他们的"热联合系统",这玩意儿堪称化工装置里的"能源婚介所"!传统装置的热量流动就像单身派对——高温装置疯狂散热,低温装置拼命烧燃料。现在鑫海直接给它们牵红线:芳烃装置的热量过剩?隔壁分离装置正好缺暖男!通过200℃+的管线网络,把热浪精准输送到需要"温暖"的装置,直接让能源利用率飙车式提升。据我掐指一算,这套系统至少能让能耗指标瘦身20%,相当于给整个厂区办了张健身年卡。

再说那个刷屏的"鑫海化工大模型",这简直是给炼油装置装了个"最强大脑"。柴油加氢工艺以前就像在黑暗料理界做菜——老师傅凭手感撒盐(氢)。现在大模型带着数字孪生技术进场,直接把反应器变成了透明鱼缸,连分子们跳广场舞的轨迹都能预测!1.4%的收率提升听着像小数点游戏?换算成年产量那可是几千吨级的逆袭,相当于每天白捡两辆油罐车的柴油!

他们的排放标准更是玩出了"反向内卷"——氮氧化物排放要求比国标严3倍,硫化物直接砍到十分之一。这让我想起手机界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鑫海这是要搞"排毒五分钟,清新两世纪"啊!秘诀就在于三层防护:催化裂化装置穿着纳米级"防弹衣"(新型催化剂)、废气处理塔喝着特调"醒酒汤"(多级洗涤系统),最后还要过一遍高压静电"离子烫"。整套操作下来,尾气纯净度堪比喜马拉雅山空气。

最绝的是他们的"能源永动机"计划:厂房屋顶铺满光伏板搞阳光SPA,废热回收系统兼职海水淡化,连装置余压都送去驱动发电机。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大富翁"游戏——每一步操作都要把能量货币价值榨干到极致。据小道消息,他们的能源综合利用率已经突破85%,正在向90%的"天人合一"境界冲刺!

(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说真的,这种绿色智能化的投入可不是闹着玩的。热联合系统光管道投资就得几个小目标,大模型训练烧掉的算力够挖十个比特币。但人家账算得明白:按照现行碳交易价格,光是碳排放权每年就能省出个豪华游艇舰队。更别说产品打进欧盟市场时的绿色通行证,这波操作简直就是给企业装了火箭推进器!

最后说句大实话,鑫海这个项目要是真能落地开花,绝对能在渤海湾掀起绿色化工的"工业革命2.0"。到时候别说花园式工厂,说不定真能实现化工装置与海鸥共舞、与浪花同频的奇幻场景。咱们就等着看吧,这出"钢铁森林变生态乐园"的大戏,绝对比任何科幻大片都带劲!(鞠躬,撒虚拟化工催化剂特效)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1110_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抛锚 成长值: 7945

发表于 19 小时前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ccg1 捡到一块切糕,卖给了小马,赚了 3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30 20:33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