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报道湖北恩施“整酒”成风,除了婚丧嫁娶外,参军、升学都要摆宴席,连母猪下了崽也要摆酒,当地人苦不堪言。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当下,人情消费越来越高,人情交往渐成负担,许多人都有切身感受。如何遏制这种不良风气?听听政协委员、普通百姓都有哪些话要说。 ——编者 过度宴请把正常的人情往来变成负担,老百姓身处其中自是有很多无奈,但是街坊邻里、亲朋好友的交往尚且能让人“独善其身”,选择不来往。让百姓深恶痛绝的是“领导们”铺天盖地的宴请,让人避无可避。 老李是某事业单位的一名普通科员。生日宴、升学宴、婚丧嫁娶,工作几十年,老李没少参加各种名头的宴请。“最离谱的是领导的丈母娘过生日都要参加,红包还不能少了。” 老李说,自己这点儿还算不上什么礼,真正的大礼是想从单位承接业务的公司、企业。“领导总会有各种名义的宴请,那些企业老板也一定会到场,而且红包都是几千上万元。” 老李的苦处,很多身在职场,尤其是公职部门的人员更是深有体会,对于人情负担的话题都有一肚子苦水。“总算快退休了,这给‘领导捧场’的日子总算到头了。”老王说,“领导请客,都得带着厚礼捧场,领导面子有了,腰包也鼓了,各种宴请乐此不疲。” “官场上的‘整酒’风气最应该管一管,给咱基层公务员松松人情绑。”几位受访者发出这样的呼声。 许皞委员: 过度宴请败坏党风、民风,必须予以遏制 近年来日益盛行的过度宴请风气,也让政协委员颇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许皞就曾向大会提交提案,呼吁刹住“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许皞委员表示,这份提案缘于自己的亲身见闻——“一个专家朋友,去年全年参加红白喜事多达四五十次,最多的一个月16次,全年花费高达几万元。” 许皞指出,红白喜事乃人生大事,有喜事亲朋好友前去祝贺,有白事亲友前去帮忙或慰问,这都无可厚非。可近年来,各地红白喜事操办大有从风俗变恶俗的趋势。宴请的名头越来越多,越来越“荒唐”,办红白喜事成了一些有权有势家庭敛财的契机,不管私人关系远近,随意扩大发放请柬范围;办事规模越来越大。“按照礼尚往来的社会规则,这种人情债像滚雪球一样永远还不清,给办事家和宾客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大。” “更严重的是,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已成为行贿受贿的‘合法合理’载体。”许皞表示,普通老百姓过度宴请坏的是风俗,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借自家办事之机大量发请柬,借机敛财,为投机钻营的行贿者提供了方便,这影响的是公职人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的是政府的公信力。 各地都在贯彻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许皞建议借着这股东风,一方面要宣传倡导红白喜事从简办理,形成社会风气;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规章制度,对政府公职人员大操大办现象加以约束。 彭雪峰常委: 遏制人情成灾,应从约束公职人员宴请入手 全国政协常委彭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老百姓正常的人情往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其他因素的掺杂让礼尚往来的性质变了味儿则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官员等公权力的行使者利用这个机会横征暴敛,已经是有违法律甚至与犯罪关联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并予以严厉打击。 “街坊邻里,你来我往并不会特别严重,但是一旦公权力的行使者牵涉其中,其性质和影响就不同了。”彭雪峰认为,遏制过度宴请的不正风气,解除人情负担,更应该从约束公权力行使者的行为入手,公权力的行驶者包括政府官员以及乡镇村的“领导”。 “多数时候领导的大小宴请,基层公务员参加也是出于无奈,不情愿还得多多少少有所表示。”彭雪峰指出:“对于公务员组织或者参与类似活动,要绝对注意,超过必要数额的礼品不能收受,如果有借机受贿行贿行为必须给予政治或者法律制裁。” “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制度,约束公职人员涉及组织、参与宴请。”彭雪峰建议,除了进行倡导、加强宣传外,纪检部门应该行动起来,制定明确的制度、加强监察检察制度,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 彭雪峰特别强调,对于群众的监督举报要认真对待。接到举报后,经核实进行严肃处理,只要有一次处罚经过扩大宣传,就能大幅度减少公职人员的过度宴请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