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6142|回复: 9
收起左侧

从化工到咨询-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创业之路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680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咨询就像是灯塔一样,在大雾笼罩的海面上给那些迷惘中的人指引方向,至少在你不知道未来在哪的时候告诉你该怎么努力。所以很多人就向着那束光亮一直前进,什么都不想,以为越接近那个地方就会离幸福越近。但是其实当你真的走近了,看清楚了也想明白了,我觉得,咨询真的就是灯塔而已,它不是彼岸。
    其实你想要让自己提高的知识、技巧、能力、素养,在你这么辛苦的一路上都已经收获到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咨询的存在让你一直都知道该怎么使劲怎么拼命,永远都给你一个目标和一线希望。

    Part 0 写在前面
现在是2013年12月底,漫长而扰人的求职季终于结束了。回首看看这次又号称“史上最艰难求职季”和尤为惨淡的咨询行业,不免感慨万分。在这段时间里,我见过了太多的面试官,认识了太多的小伙伴,也产生了太多的感悟与思考。有时候觉得,求职季就像高考一样,真的是人生宝贵而难得的经历。痛苦么?确实痛苦。但是值得,也让人足够有成长。早就许诺自己也许诺小伙伴,在这一切结束之后,要把自己这么长的求职时间以来学到的东西、获得的经验全都写下来,让学弟学妹们参考,那就是这篇文章啦。

    在正式内容开始前我还是必须要声明一句话:本文绝非炫耀贴。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怎样的牛人。和很多前辈一样,我只是一个勤勤恳恳想从自己的专业跳出来的清华工科男,希望我的思考、经验、教训能够对大家有用。正因为自己是“跳”出来的,是不按“正轨”走路的,所以我比一般人要经历更多的思考。我不会教导任何人follow我的路,也绝对不认为我走的路就是对的,适合每个人的。但无论如何,我愿意把我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写下来。希望你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我的感悟为你所用。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把我大学以来全部的咨询行业求职相关的经历、心得、体会,包括所有犯下的错误,和对所有咨询行业的理解,全都写下来,供各位分享。希望以此纪念一路走来的伙伴,鼓励和帮助还在路上的同学们。

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清华大学化工系,10级本科,是一个非典型的工科生,长期的咨询行业求职者。大二暑假开始做实习,做过罗兰贝格、贝恩、波士顿、麦肯锡的实习,其间还做过玛氏的实习,还有一些TMT和金融的短期实习是插曲,但都不是主旋律。现任清华大学咨询CLUB的会长。
    校招主要投的公司也是咨询,也包括几家别的,但都不在这里提了。
投了十家咨询:McKinsey, BCG, Bain, Roland Berger, Booz, ATK, SMC, Monitor & Deloitte, LEK, OC&C;
通过简历的有八家:除了ATK和OC&C,都通过简历(8/10);
通过Pretalk并进入一面的还是有八家:Pretalk通过率百分之一百(8/8);
通过一面并杀入终面的有六家:BCG, Roland Berger, Booz, SMC, Monitor & Deloitte, LEK——只有麦肯锡和贝恩没让我进终面,是哪两家不好偏偏是这两家,真的是心都碎了(6/8);
终面挂掉的有三家:BCG, SMC, LEK;
拿到Offer的有两家:Roland Berger, Monitor & Deloitte,还有一家把我放在Waiting List里:Booz(2/6 or 3/6)。
还有一些关于我的标签:高中毕业于北京市十一学校,曾经的AIESECer,宝洁俱乐部前部长,玛氏商学院成员,和君商学院品牌小组,清华-伯克利GTE创业项目成员,大三拿到壳牌管陪生G-staff全职工作Offer。欢迎我的亲友们帮我顶文章!

我一切求职之路的开始就是两年前看到我校杜知恒师兄的一篇日志《清华工科男的超长面经》。日志里面师兄详细地讲了自己的经历,快消和咨询的面经。我就是看了这篇日志以后,又有幸听了师兄在笃行社的一次分享会,才真的在求职这条路上被启蒙了。我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把自己的故事都写出来,但是我每次想到自己当年的“机遇”,我就决定自己一定要写,并且要写的足够真实,足够详细——哪怕你见不到我,听不到我给你讲,你也能感受的到。我不得不说,我的整个大学生涯都被杜知恒师兄那篇文章影响了。而且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想法,就是我想要复制、追赶师兄走过的路。希望读过这篇文章的你一如两年前的我一样,能从我(师兄)走过的路中学到点什么,悟出点什么。这样一来,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实现了。
我多么希望能用此文来真正帮助那些迷惘、痛苦中的学弟学妹们,给你们一个榜样,就像当年杜师兄之于我一样。我这一路上没有人一直带着我走,我知道摸爬滚打的辛苦,也知道无人理解的孤独。所以现在我要回头,我会带着你们走,如果没法一直带着你们走,那至少也要认认真真地告诉你们我是怎么走的,让你们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科生是如何追寻一个既定的目标的故事。

这篇文章会分为四个部分:
Part 1 讲的是我为什么要选择咨询,我是怎么从工科踏入咨询路的;
Part 2 讲的是我怎么一步一步向目标努力的:我究竟做了什么,现在来看我觉得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做多了,哪些做少了;
Part 3 讲我这一路来的收获、体会和经验,希望我能站在跳出咨询甚至跳出求职的角度,和你分享我的思考;
Part 4 是对各家不同咨询公司的基本介绍和面试流程,供你收藏。

故事讲的很细,里面甚至会讲到我的每一个title、每一部分简历是怎么“拼拼凑凑”出来的。如果你有心,也许你也可以复制我。我写出来不怕丢人,因为我自认为所做的每一件事虽然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全部光明磊落。我知道有太多在路上的孩子们对努力的方向、具体要做的事有无限迷茫,又很少会有人这么敞开了和你们讲。这可能是个难得的机会。也许有的部分我写的都显得滑稽可笑了,但我保证,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我知道自己一直都是一个那么急功近利的人,很多时候心态也不成熟。但这一路上,除了该提升的知识、技能外,改变最大的就是心态——越来越淡定,越来越知道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越来越看淡结果,越来越懂得亲人和朋友的重要性……有太多、太多简单的道理,但不经历永远都不懂。也许世界上本没有好事和坏事,只是你看到的是它的哪一面。
大道至简。我庆幸我的路是我一步步走出来的。直到路的尽头,我才那么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内心已经足够强大。我根本不畏惧失败,我没什么好后悔的。

    我不是什么“大牛”,当你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就会明白。但我是一个不甘于平庸、主动、有极强的行动力的人,我不愿意追随主流,我做所有的努力时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曲解这篇文章的意思。我做的实习不是最牛的实习,我拿的Offer也不是最牛的Offer。我甚至不认为清华工科小本的求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篇文章只是对我自己真实拼搏努力过程的描绘。我希望读者关注的绝不是我的高度,而是我为了达到这个高度为之付出的努力和探索。我知道有太多早就不想做科研的清华理工科学生正在迷惘的路上日复一日地煎熬着,一面是课业和实验室的压力,一面是主流道路的影响。院系从来不告诉我们职场是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摆脱现状,找到激情。我相信我的这篇文章至少可以在发表后和几百个我这样的人交流。



    Part 1

    Part 1.1
    很多人的性格,或者说“骨子里的那种品格”,其实早在成年以前已经定型了。你的人生轨迹并不一定完全是受环境的摆弄,更可能是你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性格决定命运,甚至关乎成败。

我高中毕业于北京市十一学校直升班,一个学科竞赛氛围无比浓厚的学校。我们从初三就开始被老师们引导开始学高中竞赛。我当时的班主任是学校物理竞赛的带头人,所以我也顺理成章地选了物理竞赛。但不知道是笨还是就是没兴趣,我怎么也学不好物理竞赛,而且也不想学。比起当时学的好的同学们,我的物理竞赛学的就是个渣。在挣扎了大半年以后,我自感在物理竞赛毫无前途,就转到了化学竞赛。没想到从此以后对化学竞赛兴奋得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奋发图强,仿佛如鱼得水。不仅有兴趣学了,而且学的还不错。
高三的时候,我校的理、化、生竞赛省级一等奖人数全都是北京第一名。我也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于是,高考前选专业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化学相关专业。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想,学“化学”的话应该是一辈子做基础研究吧,没意思,那还是学“化学工程”吧,听起来更偏“实际”一点。就这样,我来到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其实不是不想选商科相关的专业,而是凭当时的水平考不上,分不够。那时,整个高中我都在努力学竞赛,就没怎么听过几节语文、英语课。高考的时候,数学和理综都考的挺好,但语文、英语的分数却实在不太像清华考生的水平。其实现在想来挺后悔的,高中的孩子对自己没什么定位,一味地偏理科,尤其是不重视英语,导致到大学来吃了好久的亏。如果现在想想高中什么学科对职业的帮助最大,我想应该还是英语。这里我无意臧否我母校的学生培养,但竞赛教育的氛围让高中老师们重视的是我是不是“心静”、到底能连续几个小时看书而不抬头。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培养学术人才的方式;相反,现代职场很看重的演讲、社交等能力,有些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可能早已娴熟,但习惯于竞赛教育的我却几乎一无所知。职场看重太多“外化”和“展示”的东西了,而我一点都不擅长。我习惯性地追求严谨、对不懂的东西试图踏实和周密的弄懂它,可真的在快节奏的咨询行业里,我们却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细细琢磨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更快的去学习,甚至在不那么懂的情况下也要触类旁通,要能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理解,展示出对问题“好像很在行”的姿态,也要勇敢地说出那些并不一定很成熟的见解
很少有人会在求职日志里回忆自己高中的岁月,但我相信,高中的性格真的对大学和职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多理工科同学不在求职过程中占优的原因,真的不是你不懂怎么表达,而是你不懂怎么“夸夸其谈”。我也一样。
后来为什么不好好学化工呢?很简单:因为学不好化工。我不是从一开始就打算这么“非主流”的,而是再尝试过很多次“主流”之后,没有办法的办法。这就和那时放弃物理竞赛,转投化学一样:并不是我有多么“明鉴”,对自己有多么清楚的定位,就只是因为我学不好。
其实现在回头看看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的性格大抵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敢于抛弃自己做不好的、主动选择自己有天赋的、格外珍惜这份新的选择

    Part 1.2
    人总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兴趣、天赋到底在哪,有的事情是你天生就想做的,有的事情却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好的。

大一的时候,学长学姐都在说:好好学习,成绩最重要。对于出国很重要,对于保研很重要,对于评奖学金很重要……尽管我一直以来都不是什么听话的学生,但是刚上大学,对于这种“听起来就知道不会错”的教诲是不敢不听的,生怕一不留神就被从清华退学了。
于是,我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加上清华大多数院系第一学期不允许新生带电脑,化工系又不允许新生加入任何社团,整个大一上学期我过的几乎和高三一样,除了上课就是上自习。再加上当时很早地打定主意将来要出国(尽管当时天真到都不知道出国要读什么,硕士或博士意味着什么),所以大一就开始准备GRE考试。我到现在还能记得那时的辛苦:经常每天自习的时间就超过八个小时。
可是让我感到特别难过的是,这么努力学习,我还是没法把成绩学到特别好。最终每门课80-90分的成绩,明明对于我而言我已经觉得满意了,但在清华来看,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有太多人能考90多分了!可他们明明有许多人远没有我努力。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更深刻地意识到了什么叫“天赋”,甚至是“智商”的差距。
我最没天赋的一门课叫做机械制图,就是画复杂物体的三视图、剖面图。这门课需要的能力主要是空间想象力,也就是我认为自己极度缺乏的东西。记得那时,我从第三次作业开始就画了八个小时,并且画出来全是错的,因为自己根本没想明白,也想不明白。可是对比一下身边的同学,快的大概画了一个半小时就画完了,并且正确率是我的好几倍。我不甘心,后来画了四本一样的作业,每周都去模型室看模型,每周都找老师答疑……我花了很大、很大,甚至是别人几倍的力气来学这个课,来弥补自己天生就弱的空间想象能力。最终期末的时候,我这门课得了80分。
这个分数在清华实在不算什么,大概是倒数几名,有不止一个同学这门课能考满分。但我还是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要是不这么努力地学的话,我很难及格。我真的空间想象力很差。其实也就是这一门课吧,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些事情:总有些方面你是没天赋的。
    通常,人面对自己没天赋的事情,有两种合理的反应。一种是用好几倍的努力去弥补,一种是尽量避开它,也就是所谓的“扬长避短”。对于大一时的我,我是不承认自己有做不好的事情的。所以我又非常刻苦地学了一年。直到大二上学期,没有GRE的牵绊,我又觉得课程都还算我的菜,我还是只能考到班里第六、七名(没法考到最顶尖的名次)之后,我开始承认这个道理。有的方面,你花了几倍于别人的力气,是可以比大多数人强的。但是,如果你真有那几倍的力气,干嘛不花在那些你更有天赋的事情上呢?你明明可以让别人望尘莫及。我相信多数人都有那些“更有天赋”的方面,如果你找到了你会不由自主地去做,而且越做越好。
我总以为,学习多是一种“正反馈”或“负反馈”。学的好的同学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不好的同学自会慢慢丧失兴趣,因为“努力没有结果”。我其实总是在期末考试之前学的无比认真,每天从早到晚,又背又总结又找老师答疑,可是却就是只能考个“还不错”的分数。保研有余,奖学金无望。我慢慢大概也就明白了,我没有那份天赋。用我一个老师的话说,“你的弦就不在这儿”。
就这样,经过了一年的我自认为学的无比辛苦的时光,成绩却一直就在平均线徘徊。这让我不得不开始思考,是不是我应该换个领域发展?

    Part 1.3
    选择不一定是艰难的,转行也不一定是痛苦的,也可能很多事情你自以为需要勇气,其实是身不由己。
大一我没想到转系,因为我也没那么讨厌化学。但我想到了去修个经济学双学位。可我的成绩却不够。在清华,大概需要学分绩在90分以上才能修经双。这不是玩我呢么!就是学不好才想着学点别的,可学校却不给学。
其实我大抵可以把自己从工科到商业的路的起点都归因于一个组织——AIESEC。
大一下学期我加入AIESEC,暑假通过AIESEC去菲律宾做志愿者。那时我选择加入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AIESEC看起来好高端洋气!海报上是很多穿着西装革履的学生,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还写着英文,宣传着什么“领导力培养”……连面试都让我吓尿了,群面+单面,搞得又正式又高端的不可一世。想当初我可是从来没面过试的。不过,真正加入AIESEC以后就发现一切都回归平淡了。没有那么fancy,也没有那么高端。不过,因为AIESEC有着独特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和很成熟的组织架构,所以带给了我对商业非常、非常真实的体验;而那时的AIESEC THU很多东西都“百废待兴”,所以也才给了我发挥和创造的空间
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我从PBoX(项目部)转到了OGX(出境交流部),也成为了AIESEC THU的VP(副主席)。这是一段给了我非常、非常多回忆和收获的经历,我在这里度过了无比开心的半年。直到现在,我给各家公司的面试官讲自己的leadership,用的最多的还是这一段经历。以前从来没当过管理者的我,尽管刚上任的时候困难重重:不仅不知道这个部门的业务怎么做,组织人员也匮乏得厉害。但我使劲了浑身解数,在一个星期内读了几个G的文字资料,努力理解并整合成自己的知识和计划;我留下了组织的核心人员,还应用各种人脉关系去招新;我做市场分析,学着用Excel透视表,学着写报告……没有人逼着我做这么多,但我就是想做。
    我到现在还能记得那种感觉,真的就像“如鱼得水”。这种感觉就像当初开始学化学竞赛是一样的。尽管起步晚,什么都不懂,但是却特别感兴趣,也不自觉地开始花时间。我可以坐在电脑前写文件,发邮件,修改ppt连续好几个小时,兴奋到不行。我也可以为了抢经费、完成计划的情况跟团队争论好几个小时,尽管对我本人没什么利好。记得我当时带着团队一起编纂“实习生手册包”,推self-match,本来只是想为了以后减少一些麻烦。可后来才知道我做的那个东西在企业就叫做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标准作业程序。我做市场调研,了解人们最感兴趣的渠道,本来只是因为没钱做大规模的推广,后来才知道,好多企业的市场部也是同样的原因才这么干的。我自己想海报上的slogan,用网站建立tracking system,给成员设计leadership role增加锻炼和激励机会,为了部门的利益向分会争取资源……这些企业市场部每天做的事,我竟然也都做了,并且是没人教我,没理论指导我,我就这么做了。那些在良好的商业运作中应该出现的东西,我都自己特别土的自己创造出来了,而且做起来特别“来劲儿”。其实想想也正常。本来商业就是干出来的,不是理论推出来的。商学院只是会把成功的企业的经验总结起来编成理论,指导商业运营罢了。
那时我还做了许多次演讲,开了许多次部门会议,我毫不畏惧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并且特别享受那种convince people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认为,那是我整个大学里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因为我突然就找到了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我再也不用像上自习的时候一样,逼着自己,静下心,专心,认真……我可以完全随着自己的性子来做我的事情,因为我的性子天生就是想要不断地把这件事情做的更好。我想要招募更多的志愿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给成员更好的体验和锻炼。为了这些目标我可以熬夜,可以睡不着觉,可以忘记吃饭。我会为了完善一个细节而陷入兴奋。没错,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情可以让我兴奋!而不像自习的时候,我永远都会有一个问题萦绕在脑海里:“我现在学的这些东西,对我未来真的有用么?”我被灌输了太多诸如“学什么和工作什么很可能不相关”,以及“工作中用到的能力在大学功课里根本培养不来”的概念,以至于我根本无法专心地念书。可能是我是一个过于关注自己未来的人,我总在想,自己的前途到底在哪儿呢。
不过,也正是这一段经历,给了我一个错觉,让我以为我好像很擅长演讲一样。其实不是的,我只是擅长讲那些我特别熟悉的东西,因为我的内容足够吸引人,但我并不擅长演讲的那些技巧。这一点在之后的咨询面试里其实害了我。
那会儿,我刚好看到了杜知恒师兄的文章。师兄做了很多实习,最后求职快消、咨询,并且拿到了很好的结果。后来我还有幸听了杜师兄的分享,于是一下子对真实的商业社会就有了许多概念。我大概知道了快消是做什么的,核心部门市场部是做什么的,咨询是做什么的,实习又大概是怎么回事……我隐隐约约地觉得,我可能不是工科中唯一的“另类”。那么也许我也该和师兄一样,去求职,去做商业类的工作。于是,我突然就变得很开心,因为我有了目标和方向。

    Part 1.4
    闯得怎么样我先不管,但“闯出去”那一步其实才是最难的。

许多清华理工科的同学其实都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做学术研究了,但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适合做什么了;就算意识到自己适合做什么,也很难在如此大的课业压力和无人指导的困境下“闯出去”。但我不是这样的。我就是不喜欢浪费时间。在那时杜师兄的启发下,我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开始疯狂找暑假的实习。现在再回首,想想当时找第一份实习的狼狈样,不免觉得可笑。但是,从那时就有的认真的态度,却一直伴随我到了现在。
那个时候,真的可以说是什么都不懂。我不知道实习到底会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获得实习的流程是怎么样的(比如如果找家里帮忙要怎么操作)。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从实习里获得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一份实习。此外,我没听说身边化工系任何一个同学在找实习,我也不知道我上一级的任何师兄师姐有过在外面实习的经历。我没有伙伴,也没有导师。我甚至都不太懂基本的商业概念。那时我根本分不清“Business(商业)”、“Economy(经济)”、“Finance(金融)”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区别。能说出来的工作也仅限于“Marketing(市场)”和“Sales(销售)”而已,但我其实搞不太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我知道的单位包括四大、投行、咨询,但他们到底是什么,我还是一无所知。
其实这在理工科不是偶然情况。直到大四或研究生,也仍然是绝大多数的清华理工科学生是分不清楚这些词的区别的,更搞不清楚什么四大、咨询、投行了。很多同学只觉得跟这些词相关的人应该是另一个世界,模模糊糊地知道是经管这个方向做的事而已。我校理工科基本都是把学生向科研方向培养的,而职业培训实在很少。理工科的本科出去找工作,实在是一种很非主流的行为。可我总觉得,没人在我选专业之前告诉我,学化工就是被培养以后做科研呀!
清华里有很多的理工科学生其实并不想做学术研究,其实幻想的未来的生活和我一样:西装革履,气宇轩昂,有身份地位,高薪,仅此而已。我们不知道自己以后喜欢做什么,但我们知道我们喜欢挣钱,喜欢挥洒青春。但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老老实实读了研,走在既定的、主流的道路上,最终成为了国家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才。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相反,我很佩服这样的同学:哪怕自己不喜欢,还是可以坚持。而我做不到。我觉得我之所以走了一条非主流的道路最大的原因就是性格吧:我就想赶紧“出人头地”,我不想二十七岁才从学校毕业,我也不想拿自己的弱势跟天才们拼强势,我不够聪明也不够踏实。但我敢闯,我敢玩,而且我就是不怕玩砸了。
有一部分同学会在研究生阶段意识到自己可能不适合一辈子的学术之路,开始走上职业道路,未来去银行、去券商,完全脱离化工的领域。但直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都还不太知道一份职业化的简历该怎么写。化工系的同学们也许会觉得进宝洁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宝洁有几个部门,核心是Marketing而不是R&D。我们也不太知道进宝洁到底需要什么:怎么用故事证明自己的品质,而不是面一场跟专业知识相关的试。就算有一些同学想要有些自己的选择,可是看看身边看看上一届,发现无人同路,想法也就作罢了。这些都是我认为清华大多数院系可以更加改进的地方——加强职业教育。我并不是认为理工科的学生应该过早的被培养进入社会,而是认为,我们应该拥有更完整和全面的职业导引。只有让学生看到更多选择,并创造出更容易转换选择的氛围,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更加“自由”。我们总在把国内的顶尖大学与美国的顶尖大学相提并论,而更加“自由”的思想氛围,应该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

那时由于AIESEC的影响,我好歹接触了一些商业词汇,比如“Marketing”,“Customer Service”,“Leadership”……不止一个人告诉我,OGX部门做的事情核心就是Marketing,又有人跟我说,宝洁这种大型消费品公司的核心部门都是Marketing(市场部)。哦,那好吧,反正我也不知道什么是Marketing,但是听起来是个很高端洋气的工作,那找实习就找“市场部”的实习吧。同时,听过学长的分享,听说“咨询”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高薪,能学到很多东西,可以穿着西装满天飞,对着客户的高层领导展示自己的想法。哇,我虽然不知道我将来想做什么,但是貌似它完全能满足我的需求。尤其是在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之前,多学点各式各样的东西不是挺好的么。
这就是我当时最单纯、最直接的想法。为什么想做Marketing?为什么想做咨询?就是因为它们被包装得太好了,让每一个稚嫩、迷惘的小孩轻易地爱上。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终日彷徨,对自己的专业感到不开心、但又不甘心平庸的孩子来讲,这就是希望,这就是黑暗中的一闪光亮。别的都不重要,有希望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听说做Marketing和做咨询都对专业没有要求。就这样,目标就有了,一切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Part 1.5
    我不相信简单的follow前人脚步的人会有成就,也不相信能轻易被别人convince的人会有多大出息。无论我讲什么,或者谁讲什么,永远独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要去大公司的Marketing又或者顶级的咨询公司,谈何容易?我在应届生上看了一篇又一篇的帖子,又仔仔细细地琢磨了一下这些公司的招人标准后,发现其实差不多,咨询公司或许要求会更高一些。据说,你最好能有顶尖高校的教育背景、排名非常靠前的成绩、很棒的英语、顶尖的相关实习经历、出色的领导经历、良好的商业意识、高级商业大赛的获奖……当时再看看自己,除了有个清华的学历,做过一年的社团,还有啥?别的啥也没有。
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为什么清华理工科本科积极做实习、找工作的少了。一是因为没时间,二是因为没氛围,三是因为没资源。清华北大的经管/光华学院都有自己的学生会或协会,这是最好的人脉积累圈子。这些组织也会积极地与企业合作办企业的宣传活动,成员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取这些职业信息。再加上往届的学长学姐会不断地给自己的成员和所有经管学院的学生提供职业启蒙、指导、培训。大一大二的孩子们很自然而然地会接触很多“牛人”学长学姐。如果你办事靠谱,得到师兄师姐的帮助、赏识,都是有可能,甚至是顺理成章的。这并非是个人的自发行为,只要跟着“主流”走就好了。其实有很多经管学院的同学也不喜欢这么“浮躁”的求职氛围,只想专心读读书,做做学问,但却生怕自己被同龄人落下,生怕自己的路偏僻,被人瞧不起,所以一样和周围“优秀的同龄人”一样做起了社团,做起了实习,参加着商业比赛。而理工科也是一样的原理。你加入了学生会以后,你的师兄师姐和你一样,也没受过职业培训,也自然不会给你一个求职的榜样。相反,你会不断被灌输学术和科研的信息,无论你喜不喜欢。如果你是一个“生怕自己被落下”的孩子,你就会走上学术之路(还有学校的许多社会工作)。文科类的同学差异很大,我也不那么了解,在这里就不评论了。但在我看多了这么多理工科、商科、文科类各式各样的学生之后,我真的不认为哪条路一定是对的,哪条路一定是错的。经管的同学被学长学姐们灌输了太多去投行咨询就最牛逼的念头和价值观,我一样不觉得是一个“自由”的氛围。
整个学校里,被主流思想“绑架”的人太多太多了。其实自己真的适合那一种工作么?未必吧。但我永远欣赏独立思考能力,永远欣赏follow your heart和打破常规的勇气,更欣赏脚踏实地的执行力。我认为无论做什么,敢于选择也敢于坚持,才是“成功”的基因。



    Part 2

    Part 2.1
    学着用工科“脚踏实地”的精神,去丈量这个复杂的商业社会。

在我大二下学期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我几乎动用了我所有能使用的方式:逛论坛、投简历、找父母、找同学、找师兄师姐……可我那时实在不认识任何化工系去企业实习过的师兄师姐,身边的同系同学没有任何人知道怎么申请实习(甚至直到现在,我身边都有许多同学从没写过简历)。那我该怎么办呢?没人带我,没人主动帮我——那我只有靠自己主动。
我迅速地写了一份简历,七凑八凑,凑上了所有我的经历,包括志愿者,包括给高中生当家教。然后我投了所有应届生和水木论坛上我感兴趣的企业和职位,包括所有我听说过的公司的市场部职位,也包括化工企业的所有非技术类岗位。我一个个的申请,一个个的等结果。当时我不知道,原来暑期实习的竞争是那么艰巨的,很多大三/研一的同学都在抱怨找不到。而我那时弱弱的简历就在里面混着,自然也得不到什么好的回音。不过,投简历的过程却让我阅读了各种各样的岗位和公司信息。很难说我究竟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知识,但却让我对求职和职业都稍微有了一点概念。
我也拜托了跟商界不太沾边的父母去找他们认识的各种朋友帮忙,问谁的公司需要实习生;那时我只要听说身边哪个同学的任何亲戚朋友是哪家牛逼公司的人,就一定会想办法发一封邮件,约一次见面;我参加各种各样的师兄师姐的求职经验分享会,边获取知识边认识他们,在见面后给每个认识到的师兄师姐发邮件表示感谢,不断地找机会再细聊;我从AIESEC里往前找alumni的去向,给各位去了我感兴趣的公司的师兄发邮件寻求建议……
不过很多情况下,毕业季的师兄师姐也很忙,在职的人更忙,发的邮件不一定会得到回复。记得当时给太多人发过邮件了,简直是盲目地在发。我盲目地通过邮件给对方讲自己的故事,讲自己怎么能把AIESEC做好,怎么打定主意想开始尝试求职。我还会表达自己对对方公司的兴趣,会问和自己有相似背景的师兄当初是怎么考虑的,也希望对方帮我看看简历给我些建议,再问问对方有没有招聘实习生的需求……那时候还不会用Linkedin。但老实说,这样的方式,10封里能有1-2封回复就够多了。回复的师兄师姐们绝大多数都很客气,很nice,也愿意和我们交流。可是师兄师姐能做的也只是和我们交流而已。我们确实不能把自己的奋斗之路依赖给师兄师姐。我一直觉得,师兄师姐该做的是帮你“把关”,告诉你你的选择和想法有没有前人有过,但师兄师姐没有义务“替你去规划”。师弟师妹们你们一定更要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只是萍水相逢,没人欠你的。
我还去各种各样的宣讲会,了解各种各样的公司,认识各种各样的HR和speaker。我那时申请过的包括德勤、联合利华、欧莱雅这种大公司,我也面试过非常小的医药企业,甚至去见过餐饮公司的经理……当时真的是让我觉得前途一片难料。我根本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实习,我要么去小药企给人复印文件,要么去餐饮公司当服务员。也难怪,那时的我根本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我只有靠我的主动。

最后,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Mars(玛氏),一个全球顶尖的消费品公司。德芙、M&M豆、士力架、宝路狗粮等都是玛氏的产品。我所在的部门是Trade Marketing Department(市场推广部),工作是负责管理渠道推广类的项目。玛氏是一个足够伟大的公司,它的nice又正直的公司文化和商业原则让人无限着迷,我在这里向所有小伙伴们隆重推荐。而且,玛氏对人才的培养是绝对的业界顶级。我一个小实习生都会被派去管理一个全国性的项目,也足见玛氏的敢于用人之道。
我其实从来没想过我的第一份实习能去玛氏,拿到这段实习的经历说来也很巧合。由于AIESEC和玛氏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合作:AIESEC协助玛氏运营玛氏商学院,清华分会当时刚好也有参与这项工作。由于对商业知识和玛氏都很感兴趣,我在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就主动找到了分会里管玛氏商学院的学姐,要求帮助学姐一起负责玛氏商学院。其实这份负责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要每次课早到半个小时,帮助摆易拉宝、上课签到、课后收发反馈问卷。当然,作为反馈,我可以旁听玛氏商学院的课。
    其实自己当时没怎么想过去玛氏实习的事,去商学院只是觉得:玛氏是一个我很向往、又希望去了解的公司,所以我愿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更多地和它有联系。这样的一种信念贯穿了我整个大学:If you really want something,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get close to it. 这个信念其实让我这一路上不知道白费了多少精力,但也却是让我得到了好几次弥足珍贵的机会。我在玛氏商学院期间还认识了那时对外经贸大学的AIESEC主席,她在玛氏的人力资源部实习。我同时还认识了几个非常牛、非常牛的师兄师姐们。当时就在快到暑假了,我本已对找一份好实习绝望了,玛氏忽然发布了一个实习机会,就是Trade Marketing的intern,仅供玛氏商学院内部的学生申请。那时玛氏商学院还没有现在的规模这么大,学员也主要是大三和研一的。而我作为勤勤恳恳的工作人员,也获得了同样的申请资格。于是,我就光荣地把我那时的小弱简历和一群清华经管、北大光华、人大商院的大牛师兄师姐的简历一起交了上去。大概也许是做工做的比较认真靠谱,总是不怕苦不怕累还及时完工,又也许是在AIESEC本身的表现还不错,主席姐姐给了我一个机会,把我的简历在筛选时留了下来(非常、非常感谢她)。其实,我跟那时的“竞争对手”比较一下背景的话,真是弱到不行。我那时一份实习都没有,简历上真正solid的经历空空如也。也是,本科大二,怎么可能简历有竞争力?不过就是生牛犊不怕虎吧,我在面试前临时想了想自己的优点,在面试时跟面试官(我后来的Line Manager)激情满满的讲了讲。也许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些天然的chemistry吧,面试官buy in了,我也很幸运地拿到了这份实习。当然,我也有优势,我的唯一优势是:我暑假的时间比其他几个大牛师兄师姐要充裕。不是因为我真的时间有多充裕,而是我算上了我能翘的小学期,才让时间比较充裕罢了。很多清华理工科的同学抱怨自己没时间做实习,因为学校安排的事太多了。我认为不是的。你明明有很多水课可以不上,明明有很多难课你去了也听不懂,明明有些活动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病假/替代手段去避开它。很多人只是没有勇气去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罢了。
    就这样,靠着主动(主动申请来负责玛氏商学院)、踏实 (勤恳工作与认真靠谱)、一点点实力(面试时那二十分钟里还不错的表现)和运气(比师兄师姐时间更充裕+与面试官的chemistry),我拿到了这份自己从没想过能拿到的实习。我仔细想过,这四项缺一不可。缺了“主动”,就是缺乏视野;缺了“踏实”,就赢得不了口碑;缺少“实力”通不过面试,缺少“运气”就竞争不过别人。如果你问我这四点哪点最重要,我会说,在求职的前期,主动和踏实是最重要的,但到了后期真的拿工作offer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实力和运气。尤其是运气。很多人不相信,大牛师兄师姐说自己拿到offer是因为“运气比别人好”,我当时也不相信。但是我现在相信了,经历过的人也往往都会相信。尤其是在最后的面试之前,所有人的实力已经被磨练的很相似了,不同的面试官、不同的case、不同的发挥,这些因素会开始变得影响很大。

玛氏的办公室在怀柔,每天要六点钟就起床坐班车去上班,这实在让我疲惫不堪。不过玛氏的实习却真的让我看到、学到、也体会到了很多东西:我开始大概有点概念,一个公司每天的上班族在干啥,聊啥;他们开会、电话、发邮件的方式比我们专业一些,但也没那么遥不可及;我开始对商业有一点点感觉,对on-site marketing有一点点知识,对宠物粮食行业有一点点了解(我在Mars的Pet care部门)。这些东西,在我走入咨询路后以为没有什么用的,其实还是在最后发挥用处了。我在贝恩的面试里就真的碰到过狗粮的case,面试过也让我估算过狗粮市场的大小。那个case我自认为答的很好,因为,我真的了解这块市场是什么样的,给出的每个百分比的时候我都足够有自信。后来也听了很多很senior的人有过这样的感悟:你在实业中学到的当时以为没用的东西,其实都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派上用场。永远别以为这个世界上有没用的知识。

其实我拿到其他实习的原理也是差不多的,比如我的第二份实习:罗兰贝格。我在找暑期实习之前找过许多同学朋友帮我推荐简历,其中有个同社团、又很欣赏我在社团的工作能力的同学帮我把简历发给了她妈妈(某个企业的高管),这份简历又从她妈妈手里辗转到了她罗兰贝格的亲戚手里。在玛氏实习快结束的时候,罗兰贝格主动给我主动offer了一个实习机会。二话不说,赶紧抓住机会,在远程工作hold住玛氏的实习的同时去罗兰贝格上班,开始了第一次与咨询的亲密接触。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咨询。
从罗兰贝格的办公室开始,我就踏上了咨询实习之路。工作说白了就是:查资料。查的东西奇奇怪怪、乱七八糟的,任何一个小的topic都能让我去查。比如某项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比如某家公司去年的市场份额,比如市面上常见的几种产品的价格……
那时,在我和我的supervisor以及team里的人吃饭的时候,我对咨询产生了一个感觉:咨询顾问们聊天的内容都好高级,总是在聊怎么申请MBA,怎么移民,他们身边的圈子也好高级,听起来似乎总是各种跳槽,各种折腾。很想进入咨询的念头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萌生:我想要和这些聪明、知识丰富、“high-level”的人一起工作。不过,当时的项目因为某些原因没几天暂停了,我也就很快结束了我的第一次近距离咨询接触。后来我又跟过罗兰贝格的两个项目(都是大三上学期了),但也都结束的很快。这三个项目分别是做电信、汽车、矿业的。行业跨度之大,涉及的内容之广,足够我一个大二的学生瞠目结舌。虽然我作为实习生,对whole picture的理解知之甚少;时间短,所以supervisor也没花太多的时间教我做事情。整个的收获是很有限的。但是可以说,罗兰贝格的实习虽然没让我学到太多实际的技能或知识,但却我给我漫长的咨询之路开了个好头——至少让我接触了许多优秀的人,也迅速地体会到了咨询这份职业的魅力。
更让人高兴的是,在大三开学的时候,我的简历上忽然就有了两份实习,还都是不差的big name。

    Part 2.2
    其实一开始对自己和目标的定位并不难,因为你接触的东西还是不多,只要有一份事情做,而这份事情让你感到比以前兴奋,那你就觉得找到了方向。至于这个方向到底有百分之多少是适合自己的,自己能不能在这个方向outperform,还要经过非常多的时间去摸索,而且要去实践。但也许是不是100% match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终于有目标了,眼前的路也就逐渐变得清楚了。

上了大三以后,我确定了我的目标——求职咨询;同时我也为自己制定了back-up plan:第二选择是求职顶尖实业,比如宝洁、玛氏、壳牌;再往后的选择是出国,读Engineering Management这种工商交界的选择。因为这样的专业对于理工科才不会太难申请。
说实话,直到大三我才知道清华有“交换”这种事情。这可能也是因为大一大二都在很努力的学习,而身边同专业的同学也没有一个在大三去交换的缘故吧。我的专业的要求是:大四上学期推研之前一定要修完所有的必修和限选课,否则没有推研资格。而且系里的各种专业课都是每年的固定时间。这样一来,如果缺席大三上学期,是不可能有推研资格的。这可能也是另外一条限制清华理工科同学视野的重要原因吧。大家大都是走高考独木桥上来的孩子,早已习惯性的听取老师和家长的话,到了大学也一样。既然最主流的道路是保研,不保研的话就会去美国读研读博,又有多少人想着要本科去交换呢。这样的起点和视野当时看着觉得没什么,后来再回首看看真的觉得很无力。

我详细阅读了各种牛人前辈的咨询面经和回忆帖,找出了咨询公司对人的各项要求,包括硬性的(简历上要有的),也包括软性的(面试的时候要体现的)。我把每一点进行分类,划分到每个模块,详细地制定了“提高计划”。我把桌面的文件夹分成几个,命以不同的名字,代表我需要努力的不同方面。
第一个文件夹叫学业。因为我听说咨询公司对成绩的要求很高,所以我知道自己还是要好好学习。并且我那时还是抱有了极大可能出国读书的打算,我在大三上学期就签了中介(我担心大四边找工作边申请忙不过来),所以我更不敢对成绩掉以轻心。大家都知道,出国留学还是还看成绩的,比求职要看重的多。同时我还去找了我们系的老师要求做SRT(科研项目)。可是这个方面真的是我做的最烂的方面了。上课经常听不懂,而且非常容易走神。我总在脑子里想着怎么再做一份实习,找谁能帮忙再改改简历,怎么再提供自己的面试能力。这些东西让我感到兴奋。而相反,在学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时候,我心里一直都在冒出一个声音:“我学的这些东西对于我将来的工作几乎半点用都没有,我费劲听费劲学干嘛”?这种心态其实一点也不好,因为太浮躁了。多数人不都是本科学的东西不能直接利用于工作里么?而我却特别着急。我总觉得我在浪费时间。有许多原因造就了我这样,比如我driven的性格,比如我尝试过许多次但一直学不到特别拔尖的成绩(其实高中就是),又比如化工专业的知识其实很难找到一份不无聊的工作。在和老师聊过之后,我也基本明白,将来能用到化工知识的工作基本也就是三大类:实验室科研、化工工程师、金融机构里化工相关行业的行研。可是听说做行研又都要研究生学历,哎。那就放弃本专业这条路吧?真的是学起来没激情。于是,我对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就这么矛盾地得过且过了。其实很多经管的同学不明白,以为学化工的人,一定就很懂“化工行业”,学汽车的人就很懂“汽车行业”。其实不是的。我们一点都不懂。我们学的东西非常技术,对行业的whole picture其实几乎一点都不学。你以为我知道国内化工行业的main players是谁?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行业是怎么衍变的?我其实根本不知道,我一点概念都没有。我们学的是类似精馏塔的塔板高度怎么算,高分子共混体系里相容剂是怎么在基理层面影响相容的。
    不过说实话,一路上我都总以为自己还有可能回到“正轨”。我以为当“玩腻”了,在外面闹够了,就可以潜心回来学术了。不过事实证明,直到现在我都做不到。不适合做学术的人,就是不适合。做学术可是要够聪明的。

第二个文件叫英语&商业知识,这也是我最看重、花了最多时间的方面。早知道咨询公司对专业没有要求,有基本的business sense即可,但对英语的要求很高,面试也基本都是全英文的。但我那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基本的商业运作”,也不知道商场上每天在发生什么。我对business的理解还停留在古代的商人背着大包卖东西的阶段。这似乎有点夸张了,但当时对各个行业、各种商业现象的了解,真的知之太少了。另外,我高中英语就很一般,高考英语考了110多分(当年北京高考英语极难),只是恰逢理综和数学分很高,又有竞赛加分,才上的清华。所以,我把这两块视为努力方向的“重点中的重点”。我知道我精力有限,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做一些事情,既提高英语,也提高business sense
我一度每天都坚持听CNN和BBC的录音,骑车路上听,地铁上听,回到宿舍也对着电脑听写、跟读,题材不限。我每天读英文版的华尔街日报,每过段时间就做一次翻译,尽量找的都是商业类的题材。我在学校里找留学生,做留学生的buddy,每周和留学生吃饭、出去玩,我还带着留学生回家过过春节,我逼着自己和native speaker讲英语,而且是聊一些很深入的topic。我大三有过2个buddy,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英国人。我们后来都变成了很好、很好的朋友。这样的努力让我一点都不恐惧在面试中碰到来自欧美的外国人。我觉得和他们沟通,和他们找到共同话题,有的时候比和中国人还要简单——因为你可以清楚地把握到他们可能会对你、对中国的什么话题感兴趣。因为实习的单位都是外企,来往的邮件都是英文,所以我习惯性地也会用英文回邮件。就这样,从听、读、说、写四个方面,我为自己创造着各种机会练习英语。我清楚地记得在自己大二的时候,开口说英语还是磕磕巴巴的,可是现在在咨询公司的面试里,我已经变得用中文不如用英文习惯了(因为咨询面试里有很多typical的英文名词,比如market entry/Merge and acquisition/Profit decline,我们平常都是用英文练习的,如果改用中文讲确实会很不习惯)。我一开始的时候一封英文邮件也要写好久,时间都花在雕琢句子和查词。但后来写邮件已经变得很顺了。虽然写不出任何华丽的辞藻,但是能实现基本的沟通。我托福写作这时也一般都稳在28分。所以我总是给托福写作写不好的同学建议:试着习惯用英文写邮件。其实说实话,很多人高中时候的英语水平已经奠定了大学英语的等级。在大学经常见到的那些英语特别流利、特别棒的人,往往都是高中就那么棒,也许是来自外国语中学,或者是从小父母就有意的培养,少有通过大学的努力把英语提高到完美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愿意苦练,“一般般”的英语都是可以进步到“流利”的,尽管使尽全力也达不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
在商业知识里,我放了一些商科类课程的教材,比如公司金融,我也选修过最基本的商科类课程,比如会计学原理。因为据说把这两门课理解了,投行的投行部的基础知识就具备了。我参加了和君的品牌研究小组,跟着宝洁此前的资深品牌经理系统学习宝洁的品牌管理体系:从Business Model讲起,再讲ATL模型,讲who-what-how,学习最经典的商业运作和品牌打造方法。这个品牌小组不仅让我懂了很多最实操的品牌和营销管理方法,也让我更充分地了解了宝洁——我一直视为伟大的公司。这位和君的导师也是我认识的最崇拜的人,可谓我的Role Model(因为隐私的原因,我就不写出他的名字了)。我是怎么加入这个品牌小组的呢?其实我本不是和君商学院五届的学生,没有资格加入这个小组。但因为碰巧听到了一场这位和君的导师在清华的讲座,讲了许多动人心弦的广告的魅力。我这辈子从没听过那么好、那么动人的讲座。恰巧老师又说,他创立的品牌研究小组在对外招生,于是我就回去之后给老师发了邮件,介绍了自己,并且抒发了想加入品牌小组的心情。老师很nice地说好,过一段时间会招生。我很开心,并且一直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两周过去了,当时有很多品牌小组感兴趣的同学就这么把这件事忘了,可我没忘,我又给老师发了一封邮件去follow。那时我才知道品牌小组其实基本只向和君商学院内部招生。不过,我还是认真完成了笔试试题(分析一个营销案例),把它发给了评委老师,并且在发完之后又follow了好几次,向每个我负责人表现我想加入品牌小组的意愿。其实当时我真的什么也不懂。我知道自己的答案答的也挺差的。只是后来我还是被录取了。有位老师在面试时跟我说,“羡然,你的笔试答得其实不好,你的竞争者其实也都是清北名校和工作很多年的,就算你是学生中的精英,你也没什么背景优势。如果你被录取了,那就是因为我们欣赏你的态度”。所以其实现在回首,我真的越来越明白我是怎么走到现在这一步的了:就是不断地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主动去争取、不放弃。其实这样很ds,因为自己没什么高端的背景。但我有一种不要脸的精神呀!

第三个文件夹叫实习,也是简历上最重要的部分。
大三上学期有一天,我看到人人网上有人转发Bain招收PTA的状态,就写了一封不长不短、真挚的邮件,把简历给那时还没正式加入贝恩的女神姐姐Lisa发了过去。我们的邮件对话是这样的。
    我:“Hi xx学姐,我是清华大学化工系0字班的xxx,今天下午在人人上给你留过言。附件是我的简历。我对咨询行业非常感兴趣,之前曾经在罗兰贝格跟过一个短期的项目(后来因为负责项目的xxxx原因,就没有再跟)。我还曾经参加过贝恩的咨询大赛,也参加过一些咨询的workshop,对咨询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我本人非常有执行力,并且善于沟通,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在我之前做过的一些社会公司和实习中都可以得到证明(请见简历)。而贝恩也一直是我梦想的公司,所以我非常、非常希望能得到贝恩公司的PTA机会。希望学姐能够考虑。感谢学姐在百忙中读邮件,期待您的回复:) 谢谢!祝好!”
    学姐:“谢谢你对这个pta职位的兴趣!我会将你的简历一起传给老板由她来决定的。保持联系(^_^)”
    我:“好的,谢谢学姐!再次祝好!:)”
    学姐:“您好,需要附上您接下来两周的详细的空余时间表格。我们这个项目满耗费时间的哦。”
    我:“Hi 学姐,我的详细的空余时间表格请见附件。祝好!”
    学姐:“您好,这个schedule好空啊,感觉你都没有什么课?请您理解这个将会是我们随时被叫出去做项目工作的时间,如果我发给老板的话她就可以在绿色时段任意叫你了。你ok吗?”
    我:“Hi 学姐,我的schedule看起来很空的原因是:1、我主要把课选在了周一和周二(周一白天满课、周二全天满课)和周四周五的第一节(希望能够上完第一节课9:30之后再去工作);2、实验课在刚开学时还没开始,最早在第三周周三开始,已标出;3、我知道我们理工科做PTA是肯定要翘课的,所以我把可以翘的课也都算成了Available。所以,之前给您的schedule是“可以工作”的时间段。但如果需要去办公室工作(需要算上路程),我也又给您做了一版“可到office”的shcedule,并且其中写出了哪些时间是我翘课的。
祝好!”
    学姐:“好的,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态度哈,我准备强烈推荐你给我的小老板。希望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待哟(^_^)”
    我:“哈,好的学姐!谢谢!我的电话是:xxx-xxxx-xxxx。有结果的话,请随时联系我!祝好!”

就这样,我幸运地被挑中,在贝恩做起了实习。非常感谢这位学姐一直以来对我所有的帮助和教导,永远的女神姐姐(我也没有把你的中文名字放上来,你知道我是怕给你带来麻烦)。后来,在贝恩正式招收PTA(通过的同学会进入贝恩的PTA pool)的时候我也投了简历,并且通过了电话面试,于是就这么开起了这份长达八个月的咨询实习。我把邮件原文放在这里的意义是:我也收到过不少学弟学妹们,甚至是师兄师姐的简历,要我推荐实习。其中有的人简历很好看,也有的人很一般。其实对于素不相识的你,我真的很难通过你的简历judge你是不是一个值得我推荐的人。但你在邮件正文和回复中体现出的认真靠谱的态度和你对这份实习真正的渴望,是不会和我说谎的。有的同学我是愿意帮助的,有的我是不愿意的。为什么?因为我想帮助的是那些真正的“可造之材”,是让我能看到身上有美好品质的人。如果你自视甚高,又或者你让我觉得根本不需要我的帮助,那我又怎么会为你花时间呢?

在贝恩一做就是八个月,跟了六个项目。期间很多项目都是远程协助,不用去办公室,直到遇到最后一个supervisor,才去过4-5次办公室。和罗兰贝格一样,贝恩实习的行业跨度让我惊讶:超市、电商、特种纸、汽车租赁、银行、医药。我做过的活也真是各种丰富。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去北京的各大超市货架前面数商品数、记录商品的序号和价格。这叫“Store Check”。后来还做过lit research,打过cold call,做过翻译。其实咨询的实习工作不一定很有价值。你可能在做一些很低级的事情,也看不到整个项目的whole picture,尤其是如果你不是和team每天待在一起的情况下。有很多咨询公司是非常注重confidential的,slides不会让实习生碰,哪怕给你看,也只是你帮忙做的那一页罢了。这也是有的咨询公司很不appreciate简历上一水的PTA经历的原因。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银行的那一个case,我跟了差不多快四个月,除了学到了许多关于商业和银行的基本知识外,我还认识了帮助我最多的supervisor:Helen。也是一位十足的女神姐姐。她不仅耐心教我怎么做literature research,怎么做data collect and analysis,还教我cold call怎么打,教我怎么把excel做的更加professional。
虽然很多工作有点低级,但是咨询的实习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至少对于一个大三的工科学生来讲是这样。我做过咨询实习可能会碰到的各种事:我做过十几次store check,记录过上千种品类的商品的信息,熟练的应用excel去简化我的工作,同时锻炼了沟通能力——怎么应付超市的导购;我打过上百次的cold call,中文的/英文的,我懂得了怎么绕过前台,怎么跟对方拉近举例,怎么跟对方“交换”信息;我查找过许多许多的资料和数据,用google查找新闻,在企业年报里collect data,在文献里copy前人分析的方法,在政府机构的网站里阅读法规政策;我也做过一些slides,虽然一般都是supervisor把特定的几页发给我,让我往里填东西,但却也逐渐地从中学会了咨询公司的标准format,熟悉了咨询slides的各种布局。尽管现在看起来,这些真的都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当时连“年报”都不知道是啥的大三工科生,it means a lot!


第四个文件夹叫社团&比赛&活动。我首先在大三一开学就找到了当时的副会长学姐,向她表达了希望加入清华宝洁俱乐部的意愿。我又找到了彦婷姐,表达了自己愿意加入清华咨询CLUB的想法。于是,后来我很快成了宝洁俱乐部的部长(宝洁俱乐部归为清华职协之下,部长上面还会副会长管理)。不像人大的宝洁俱乐部人才济济,清华宝洁俱乐部在清华凋零的很,根本没几个人,所以师姐听闻我有不错的实习经历和对宝洁的热情之后,就这么直接“提拔”了。同理,我不知道来宝洁俱乐部有啥好处,但只是和玛氏商学院一样,觉得能够和心仪的公司get closer而已。(后来也确实证明没太多利好,就是跟不同的HR吃过两次饭,通过一次电话,还都是我向她们提供信息……)再后来,在咨询CLUB的mentor到了悠闲的大四下以后,我也就慢慢成为了咨询CLUB的负责人。咨询CLUB其实也不是一个多么神奇的组织,它更多的像是一个人脉圈子,聚集了很多求职咨询的小伙伴而已。在CLUB里面,我见过也聊过了各位拿到各家offer的师兄师姐,找他们帮我mock,看简历。我也积极勤快地干活作为回馈。至于我到底是怎么认识这些俱乐部的负责人的?我其实根本就都不认识。两位师姐一位是自动化系的,比我大四岁;一位是经管的,比我大一岁。我们之前都根本没有任何联系。我只是可能很偶然地听说过,身边的xxx同学是xx俱乐部的成员。由于抱有对该俱乐部的热情,我就找到了xxx,向他/她问到了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又在俱乐部正式招新之前就给负责人发了邮件/短信介绍自己,并且积极地follow-up了,仅此而已。原理跟找实习什么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厚脸皮……
我还参加过一些比赛,比如宝洁的商业体验赛,团队拿了北京市亚军,完全出乎意料。我坚持不懈地去参加各种分享会、宣讲会、workshop,慢慢对行业认识更多,慢慢积累更多的人脉。这些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写在简历里的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里面。

    外人可能不理解,但我一直都觉得我所处的环境对于求职来讲是个“贫瘠”的环境。但我就是没放弃自己看见的、听见的任何一个机会。所以直到现在我都真心觉得,“环境不好”绝不应该成为自己不成器的理由。在咨询历年只收清北的情况下,我见过农大的师兄延迟一年毕业,做麦肯锡的实习,竟然拿着非常senior level的人的推荐信让HR给他单开了一场笔试;我听闻北医06级的硕士师兄在BCG工作了2000多个小时;我听闻太多、太多小伙伴在争着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本不属于的意思是,没有和自己背景相似的师兄师姐这么做过,而不像清华经管、北大光华,每届都有大牛师兄师姐去投行和咨询,大家司空见惯)……我每次想想这样或那样的榜样小伙伴,我就不觉得自己的环境有任何不如意了。

    但你不得不承认,经管的同学的环境优势真的比理工科大很多。经管的课程里就有案例分析,就要求做大量的presentation,而我们没有,也不要求。我们需要翘课来练习case,来补充商科知识,来建立人脉,再在考前花两倍的时间把落下的课自学弥补回来。可这些东西,他们其实只要好好上课和学习就够了。虽然经管的同学也需要翘课做实习,可是他们的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有的时候看看经管的同学在课上的表现良好,还可以代表经管去国外参加案例比赛,真是羡慕不已。
我还在这一路碰到了很多高中毕业于外国语学校的大牛们,读着文科或商科专业,她们仿佛天生就知道如何拿奖学金,如何找实习,如何network,如何让自己的经历国际化。她们往往又聪明又努力,还有着native一般的英语口语,有着极出色的presentation skills。我想说,我们的起点真是不一样的。我们起步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她们早在高中接受的就不是应试教育,就已经慢慢适应着和职场接轨了。而且她们年年如此,年年都有极牛极popular的人出现。一届帮一届,一届比一届强。
    我没有那么好的底子,也没有她们那么高的视野。所以我只好踏踏实实地反思自己和目标的差距。我每产生一个文件,我都知道该把它归在上述四个文件夹的哪一个,说白了,我都知道它为我的哪一块能力做了补充。也就是说,我希望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归在某一类中。我太希望看到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够directly improve我自己,让我变得更加qualified for consulting firm了。当然我还有一个命名为其它的文件夹,放各种别的东西。有好朋友说我目的性太强了。没错,真的是这样。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一个人过于driven,就会让弦绷得太紧,会丧失优雅。可我在大三上学期,真是几乎没浪费过一个小时。而且纵观整个我的奋斗过程中,其实确实没有什么人来主动“带”我。我的努力大多数时候也都是盲目的。我投过的实习里,不通过我的比通过的要多;我参加过的比赛里,没得奖比得奖的多;我发过的感谢信、求职信、自述短信得有几十甚至上百,其中八成以上都是没有人回的,在那两成有人回的里面,真正给到我帮助的或许还不到一成。但就这不到一成的善良里,我觉得就足以让我得到所有我想要的东西了。其实师兄师姐们哪有那么多时间帮你,师兄师姐们也有他们的烦恼。更何况,师兄师姐们也不确定你靠不靠谱。

所以其实,从来、从来就没有人告诉过我,究竟该怎么求职,根本也没有人给我做过Career Introduction。而我知道,清华金协现在会主动采访去每个行业的师兄师姐,把采访实录编成杂志发给经管的学生,让学生有渠道去了解每个热门行业;我知道北大PCA现在甚至会给它的新成员压力面,教成员如何做好仪表,如何发邮件,如何成为一个职场化的小伙。可是其实从来没人教过我这些。我是某一次在CIN的宣讲会上被一师兄说了一句,才知道西服最下面的扣子不应该系上。但是没关系的,现实就是如此,你在清华读工科,又不好好做学术,你就不得不像个异类一样东碰西撞,直到撞到一个“贵人”帮你一把,你就进步一小截,然后你就等继续乱撞,等待下一个“贵人”。


    Part 2.3

    要习惯用无比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完全措手不及的打击。

早就知道申请Summer Intern Program是进入各家顶尖咨询公司的好办法。于是,我早早就瞄准了M/B/B三家的Summer Intern,同时也投了其它有Summer Program的咨询公司,比如RB/ATK/OCC/LEK。
大三上学期天真地被告知,想去咨询公司,最重要的还是实习经历了。那什么实习最“相关”、最有用呢?我傻傻地以为,那当然就是咨询公司自身的实习了。于是,我大三寒假没有再做一份新的实习,还在继续在贝恩跟项目。于是在大三下学期,我顶着两份顶级咨询公司的PTA和一份玛氏的暑期实习,就这么投了简历。说是就这么投了,其实简历也改过二、三十遍,找过各种各样的同学、师兄、师姐帮忙提意见。虽然没法比拟大牛研究生师兄师姐们,但是我以为自己的简历在本科大三里就算不弱了。我当时还主动建立了mock case interview小组,号召四个CLUB里想申请咨询的小伙伴一起练case。我们一起练case,总结框架,练behavior questions,分享信息。在第一次有面试之前我就差不多mock了接近三十次。
可Summer intern的申请结果简直让我无法接受。
麦肯锡、贝恩都直接挂了我的简历,BCG挂了我的pretalk。也就是说,我练习的最多也最擅长的部分(Case interview)都还没机会施展或展现,就倒在了门外。相继的,ATK,LEK都挂了我pretalk,只有RB给了我面试(RB的Summer Intern只有一次面试),并且给了我offer。可是RB的summer intern不会给return offer,只有校招前参加Early Decision的机会。这让我很难接受。更何况我还在那里实习过,功利地想一想,我的简历上不缺这个名字。尤其是,我需要知道我的简历到底是哪里有缺陷,导致我通不过麦肯锡和贝恩的简历。我的直觉告诉我,原因一定不是因为我少了一份咨询的实习。
    我现在轻描淡写地把我挂了这几家Summer Intern的事情写出来了,可是其实对于当时的我来讲,这一点也不轻松。我一度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咨询,也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选择。
而也是在Summer Intern的时候,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分岔”。当时mock case小组的同学,一个去了Mck,一个去了Bain,一个去了ATK。可我那时明明觉得大家做case的水平其实相差不多的。过不了简历这件事也让我感到懊恼。本以为自己是因为成绩不够顶尖所有过不了麦肯锡的简历,后来发现身边至少有三个专业排名第一、第二的实力很强的同学也没过。而贝恩的简历,身边也有鲜有人通过。而看看那些通过了简历的人,也有一些是我并不觉得“非常厉害”的。所以吧,我也就慢慢意识到了些事情,比如,过简历其实有很大的随机性,比如,原来每家用来砍人的门槛是不一样的。
    我是一个习惯性完全自我归因的人。在知道自己挂了M/B/B后,有人安慰说,是我运气不太好,给我机会的话说不定也能拿到Offer(后来校招的结果证明,BCG确实是有可能的,McKinsey和Bain却其实跟我风格就没那么合)。我知道自己运气确实不好,但我没有办法,我改变不了运气,我只能改变自己。在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我决定不能就这么放弃,毕竟还有校园招聘的一次机会。
    这些话现在说起来轻描淡写,可当时却其实非常难以接受!
我完完整整地考虑了所有的流程,和进入咨询的可能,再次一条一条列出了所有一切我可能做的事情,来增加我的筹码。我知道我最需要改的就是简历,毕竟麦肯锡和贝恩都没有让我过简历。据我那时对整个咨询圈的了解,贝恩在整个清华本科只过了不超过三份简历,研究生却过了好些,麦肯锡今年过的大多数candidate都是金融背景。我想,是不是我的学历和金融背景都不够呢?

    我确实发现,自己当时的简历里最弱的就是教育背景,当时只有光秃秃的“清华化工系,GPA 3.6”这样的字眼而已。也确实,我当时能有什么可写的呢?后来,我学着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去修饰我的教育背景。我把我的GPA删掉,改成了专业课GPA(因为排名更好看)。我在教育背景下面又写上了我上过的仅有的两门商科选修课,还加上了各种分数不低的比较quantitative一点的课程和分数,比如数理统计和概率论。这样让自己本身的教育背景看起来饱满一点。我在网上看到了有个叫CYDP的Summer School,是去哥大,里面有不少商科类课程,尤其是金融类。我果断地报了名。因为我曾经见过一些朋友,因为没有交换,就把寒暑假的Summer School也写在教育背景里。其实你说这样做扯不扯?我觉得很扯。但是这也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只要时间如实写,被问到的时候不撒谎,我想,扯就扯吧,至少能把教育背景这里撑的漂亮一点,能过简历再说啊。我还报了清华-伯克利共同组织的的GTE技术创业培训项目。这也据说是个“课程纳入清华研究生培训体系”的项目。当然,你说这些个培训课程和项目的实际意义有多大呢?很难讲。但参加过之后,至少是把我领进了金融和创业的门。这些知识自己看书其实一样能获得。但是你要想想,你怎么能让HR或者你的Resume Screener一眼就知道并且相信,这个candidate是对金融/创业/某个方向有认识和了解的呢?还是要写出来,要有一个、半个的Education Program来证明。我自觉我在申请Summer Intern的时候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没重视写自己的教育背景了。

我不仅花了大力气去修改我简历上的“教育背景”这一明显的弱势:遮掩,补充,美化。我还要想办法加强了我的强处,实习。我在短暂的休整过后,马上通过家里的关系找了一份本土券商的实习,在他们的投行部实习。可我一共待了不到一个月就不干了,因为真的太无聊了,我去那儿就是复印文件。本土小券商和大投行真的不是一个概念。不过,我还是趁那段时间自己看了很多关于会计和财务分析的东西。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朋友推荐的机会,是一个电商类(手机支付)的暑期实习,并且有幸拿到了这份实习,也认识了很多很可爱的小伙伴。本来非常想就这机会深度接触下如此新兴、热门的行业的,不过一放暑假就发高烧了,又因为一些小伙伴的反馈,也狠心quit了这份实习。其实我到现在都认为,这些新兴行业的好实习不仅有可能会对咨询面试有帮助,更可能会在将来的工作里碰到,也有可能是未来真正的职业归宿。去这些行业实习,多多少少是对这些行业的了解和亲身感受,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实我当时已经做过了两份咨询实习,加起来九个月的时间,可我却不可理喻地又去了第三家咨询公司(BCG)。这个决定其实挺蠢的,因为我知道我的简历上不缺一份咨询的实习了。但说起来,这个决定倒也无比的符合我的性格:因为我听说BCG的senior PTA可以有Early Decision的机会,这也是进入咨询的一次机会,不是么!暑期实习,ED,校招。不过很多想法现在看来还是略显愚蠢了,我当时加入BCG的PTA是因为加入的2015届及以后毕业的PTA pool里(我有可能出国读研),而这一批PTA是没有ED的机会的。
不过,尽管如此,BCG的实习还是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份实习,尤其是放了假每天去办公室的时候。哪怕没有ED,但能够因此和BCG的人更熟一点,哪怕和哪个办公室里的我的potential interviewer混个脸熟,天知道能不能帮助我通过pretalk呢?事实证明,这个看似多余又愚蠢的决定确实是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关于BCG的故事,因为圈子太小,我就不能多写了。虽然很遗憾地今年校招作为仅有的两个final-round candidate(也有说法是四个)挂在了BCG的终面,BCG今年也没有在清北招人,但我仍然很感谢这一段美妙的时光和经历。在那里,我认识了几位我非常尊敬也关系非常好的三个老板们。我们关系好到一起开车满大街转悠找炸酱面吃。我在他们身上都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并且我参与整个项目参与的非常深。由于公司Policy的缘故,我就不便写出我具体做过什么了,但是在那个项目以后,我觉得整个人对咨询都有了翻新一遍的认识,无论是咨询的好还是咨询的不好。在收到拒信后,我仍然给BCG的recruiting manager发邮件说,BCG还是我最尊敬、最憧憬的公司。而提携我最多的大老板,虽然没能把我推进BCG,却着实在其它地方切实地帮到了我。所以你看,很多事情都有意外的惊喜。你不去做,你就不知道的。

Summer申请结束之后我还做过好多、好多事情。当时真的是看到觉得是一个“机会”就一定要抓住。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曾经刷过一个星期的夜,和两个小伙伴参加了贝恩杯。可我们自以为是决赛水平的ppt,竟然没有入围presentation。现在想想已经没关系了,毕竟反正我的队友现在已经成功加入贝恩了,只能是骂当时的评委不长眼了。虽然没有奖励,但是跟队友的感情却是什么都换不来的。我还参加了我校职协的一个coach计划,教练是壳牌的Global Brand Manager。我同时参加了壳牌的商业策划比赛,并且提前参加了壳牌的2014校园招聘的终面(SRD)。
于是,我其实在今年六月初就拿到了壳牌管陪生(G-staff)的全职offer。从那一刻起我真的是要热泪盈眶了。我一直觉得,壳牌的Offer已经是我这样的专业(化工)能想象到的最好的Offer之一了。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为挂Summer挂的那么惨,练过的case都没派上用场,其实不是的。壳牌的终面(SRD)里有一个环节,就是case interview。在我向面试官present完我的structure后,我非常清晰地能感觉到面我case的面试官对我的表现很满意,并且极其欢迎我去他的部门就职。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东边不亮西边亮”吧。练了那么多case,咨询不给机会让我展示,但壳牌给了。
在这里也想给壳牌一个至高无比的评价。壳牌也是我最尊敬的公司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世界五百强第一的地位,更是因为它无比崇高、正直的文化,和里面那一群很nice又很有意思的人。

再后来,大四开学后,在某位麦肯锡师兄的盛情邀请下,我也帮他短短地跟了一周麦肯锡的项目。至此,我也终于凑齐了McKinsey, BCG, Bain, Roland Berger的四家实习。话说,集齐四科龙珠,是否就可以召唤神龙了?

    其实,写到这里我就实在写不下去了。应该还是少写了一些故事,比如在纽约的PE短短的实习,在香港的股票分析比赛。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反正都是为了更好的经历,更金融化的知识,更国际化的背景。我真的觉得重要的不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我一直拥有并且我很感谢我能拥有的这种姿态。就是不要脸的奋斗下去。我不牛,我跟牛相差很远,但我一直、一直在努力。




    Part 3

    Part 3.1
    我想先谈几个观点。在咨询求职中慢慢明白的。

    (1)  其实并不是越努力,实力越强,就一定能去越好的咨询公司。

其实从来没人承诺过,要有怎样的努力就一定能进顶尖咨询公司(虽然有30次mock换一个offer这种言论)。我也问过很多师兄师姐,“进入咨询靠的是什么?”有太多的人给了一个让人觉得在开玩笑的答案:“运气好”。其实真的等自己把一切都经历过回首,才那么、那么深切地知道,这也不完全是开玩笑
很多时候,咨询公司的面试真的挺随机的。否则为什么有那么多拿到A咨询公司offer的人,过不了B咨询公司的一面?进了好几家咨询公司final的人,却挂了另外几家的pretalk和简历?而这几家咨询公司对人的素质要求其实是差不多的。
    这是因为,面试的时候时间是很有限的,能反映出的你的能力也是很片面的。按照大类来分的话,非技术性面试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做Experience-based interview,就是一切基于面试者过去做过的事情,来判断面试者身上具备的素质与品质,并以此推测面试者未来在工作中可能的表现。把这类面试应用到极致的公司是宝洁。宝洁在170多年的历史衍化下,创造了自己的成功驱动力模型,并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面试风格。广为流传在外的就是“宝洁八大问”啦。很多人不知道宝洁八大问到底在测试的是什么能力,其实宝洁一共把人的能力化为三大块,每一块都有三小项的细分,甚至每一小项都有自己的细分,还有1-5分的详细诠释。另外一种叫做future-based interview,就是在面试中给予面试者一个“未来的情景”,来看面试者对此如何思考、判断、反应,以判断面试者能否在工作中遇到相似的情境还能展现出足够的来驾驭工作的能力。比如问,“如果下雨了没带伞你怎么办”其实就是这类面试的一种。而这类面试的极致体现就是Case Practice了。
所以,对于咨询的case interview而言,你的能力主要是从“你对面试中给出的情境的反应”来体现。而事实上,面试者对于各种不同case的反应并不是都能真实的体现他的能力。某个candidate对于有些case体现出的水平会高于自己真实的水平,对于有些case则会低于自己的真实水平。一些很小的因素,比如你对情景的熟悉程度,你的精神状态、语气、声调,都会不真实地展示你的能力(对情景很熟悉,说话就极其自信,得分就很高;对情节极其陌生,说话不自信,得分就低)。而面试官的心情和对你的喜爱程度,很可能也会让面试官错误地“评估”你的能力(也许客观上看,两人对于一个case的处理水平,无论从软硬技巧上来看都差不多,可是某个面试官很喜欢你,所以会“偏心”地认为你更强一些)。
这就是“实力很强,也练习过很多次,仍然会失误”和“实力一般,但发挥极其出色,通过了面试”两种现象都会发生的原理。
其实面试多了也就明白了,咨询面试虽然说考的是框架,是行业知识,是沟通能力,但其实这些都没有面试官喜不喜欢你重要。

    (2)      并不是咨询的经历越丰富,就越容易最后进入咨询行业。

    并不是咨询的实习越多就越容易过简历。咨询实习其实是把双刃剑。如果做的好并且有人推荐(尤其是如果运气好的话,得到项目经理及以上职位的人的推荐,那是再好不过了),那过简历甚至进入下一轮的概率是很大的。但确实也有经人推荐还是不通过的。但如果做的并不好的话,在公司留不下什么好名声的话,甚至会对过简历有副作用。不过,确实是要不靠谱到一定程度才会有副作用——你的supervisor一定要不嫌麻烦,跑到HR或者recruiter耳边黑你才行。而且,很多时候,一水儿的咨询实习会让人感觉,这个candidate除了咨询什么也不了解。而且毕竟大多数时间,咨询的PTA都在干一些很没营养的活儿,真正干有价值活儿的PTA少。我是直到干到了最后的两家咨询公司才做过了非常核心的工作(自己设计slides,见客户,等等)。所以,其实很多的公司、很多的咨询顾问根本不认为咨询实习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如果这家公司的风格就是不够信任PTA的话。
当然,关于过简历,每家公司之间的观点都不一样。比如BCG,就从不卡自己PTA的简历。而有些公司,就完全不把自己的PTA“放在眼里”。最后校园招聘的时候,我其实只把我四份的咨询实习留了一份,其它三分简单的用一个括号备注了一下,在其它几家也有类似的经历。我选择了用大篇幅去勾勒自己的教育背景、在其他多个行业的短期经历,以及我的校园活动。最后的结果是十家过了八家的简历,并且McKinsey和Bain也都没有再卡我。当然,能用推荐一定要用推荐,简历再好的人也容易简历被筛漏掉。
    另外,其实经历丰富(而非一水儿咨询)的人,在面试和实际工作中都会更占优势。很多咨询顾问自己评价自己公司最大的问题在哪,就是觉得从校园里一出来直接加入公司的人太多了,导致很多人缺乏真正的实战经验,没有真正的行业insight。而很多从实业再跳向咨询的人,有很多表现很好,升的也很快。为什么呢?明明实业和consulting要求的skills大多数是不能transfer的。这是因为,skills可以重新很快培养,experience是不能替代的。真正的业界经验会让你变得老练、沉稳的多,也对生意也懂的多。这样的经验给人带来的东西无论是在面试、工作、和客户的会面中,都会让人显得outstanding的多。
    今年的咨询求职年景应该说是这几年来最差的。有好多辛辛苦苦奋斗的小伙伴到最后找不到工作。但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因为实力差,他们的工作能力也许被不知道多少个咨询公司的大老板无比赏识。可是,你的老板也很可能左右不了面试。


    (3)      咨询是看起来很光鲜,但其实不是完美无缺的职业选择。

其实,一路走过来,咨询已并非像当初看的那么美好无暇。诚然,咨询有其无法比拟的快速学习机会、优秀的人才、艰巨但有意思的生活节奏。但是,咨询不能带给你的东西也有好几点,也值得正视:其一,由于咨询是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很难培养对于一个行业最深刻的认识和细致入微的知识。可以说,咨询难以出专家,尤其是在咨询的前几年。懂了很多,但其实并不一定那么懂。举个例子,现在许多人都订阅微信公共号,每天都看里面的文章,我也是。我看了快一年的大数据、云计算、电商、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可你真的让我就其中一个主题谈几分钟,谈出点自己“深入”的见解,我还是谈不出来。有人说,时间长了,业务有了侧重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根据我的个人体验,我觉得也并没有。也许时间久了会对某个行业有自己的理解了,但是咨询顾问的知识却永远不像实业家那么solid,那么down to earth。但咨询顾问总是那么聪明,不会的就里面做research立马去采访立马去学,并且也愿意去学,通过不断的学习,并且善于将自己其实并不那么懂的东西很有信心地讲给客户听,这才是支撑咨询顾问的基本。也有人说,我不在乎我年轻的时候没有solid industry knowledge,我宁愿先浏览一遍所有我能接触到的行业,看哪个感兴趣就投入哪个,我觉得愿意这么想就对了。但是确实,其它业务岗位的research ability是不可能有咨询那么强的,而且在大公司里许多时间会用于处理“人”的关系,而不是纯粹地学习上。所以,说咨询的learning curve很陡,一点都没错。其二,咨询非常侧重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之后你的思维会非常强,如果离开咨询,你的最强点会在规划、设计等等领域,但很多业务实操的东西,咨询顾问很不擅长。你可以把问题分析的无比清楚,会把产品或战略设计的非常漂亮,流程规划的尤其清楚,但可能会稍弱在那些实际操作与那些真正down to earth的商业运营上,比如marketing和sales。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离开咨询都是跳去战略岗,较少会直接跳那些核心业务部门,也没有那么多人选择创业。举个例子,咨询顾问去做一个marketing campaign,恐怕就比较难。咨询顾问去做销售,卖一个具体的产品,恐怕也比较难。但是同理,如果你选择了其他岗位,你的strategic thinking是无法和咨询顾问比拟的。现在顶级MBA商学院的招生逐渐多元化,不仅招收finance和咨询的人,同样有非常多来自各种行业的人。但是其实在MBA毕业后呢?是什么人去了PE,什么人去了实业,什么人去了咨询。你要自己想清楚。很片面地说,咨询容易向“高洋上”的道路走,但会离“自主创业”和“业务部门大区经理”的title远一些。其三,咨询的人在社会上仍然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和受尊敬程度,创造的价值也比较有限。尽管在学校里,商科的学生以投行和咨询为目标,视去这些地方的学生为大牛,但在整个社会上,咨询顾问的地位并不那么受尊敬。我听过有太多案例讲的是客户对咨询顾问的成果不满意,大骂毫无用处,对自己的business什么都不懂,也听过好多拥有丰富的咨询和实业经验的过来人评价咨询行业,倒真的有不少负评价,谈到的大多数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工作时间太长但工资很有限,不受尊敬等等。确实是这样的,乙方,尤其是Professional Service的弊病就在这儿了。但不得不说,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有利有弊。去了咨询的人可其实大多数都没有长期留在咨询,还都是逐渐的都跳走了。那么咨询是不是一个跳槽的好平台呢?无疑是的。
以上我谈的这些并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只是咨询真的把自己包装的太好了,太漂亮了,简直看不到缺点。我在用一个“挑剔”的眼光,混迹了快两年的咨询经验,跟无数senior people聊天后获得的反馈,用一个反思的态度来阐述这些不容易被学生关注到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些很容易被我们关注到的咨询的缺点,诸如:工作时间太长,影响家庭关系,性价比很低。这些大家都可以轻易理解,就不说啦。



    Part 3.2

    再谈谈几个比较碎的点吧。不仅关于咨询了,而是一些更general的体会。

(1)

这一路求职走来,我其实有两件最自豪的事:
    第一,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我都没吝啬过帮助别人。哪怕是那些比我面试通过的还远的同学,我也往往都倾尽全力,把我会的东西也都教给她们,希望她们能有更好的结果。我和每个人都说,我从不把任何人当竞争对手,大家都是战友。第二,我付出了,也收获了,我不因为任何事情而后悔。在这次校招我挂了自己最想去的那家公司之后,我其实特别的淡定。我确信这种淡定是缘于我一直以来无悔的付出。我的感受里除了“伤心”什么都没有,我一点都不懊悔,一点都不悲愤。因为我自认为自己已经穷经了所有我的努力了,挂了就挂了,我没法做的更好了。我练的够多了,我表现的也够自然,我甚至在面试后还发了不少感谢信。我挂了,但是我认了。而有些小伙伴们,你本可以做的更好的,所以你对于最后的结果才这么难接受,不是么?

(2)
两年前的我,是一个典型的结果导向的人。但是慢慢地,我开始去知道appreciate努力的过程,而不再那么看重结果。而且我开始用放松的心态去拥抱每一种未来的可能性。当你的心态从削尖了脑袋想走一条独木桥,变成开始知道回身接受各种道路和各种也许更宽阔的未来的时候,我觉得人会变得快乐很多。
其实不是只有咨询、投行才对人有锻炼。其实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是成长,都是锻炼。努力咨询面试学到的是structured thinking,business exposure,professional standard。搞科研,搞社工,走仕途,做创业,只要你踏实走了这样的道路,你也必有所获。只是咨询的东西比较外化,比较容易让人注意到罢了。
    但无论如何,我们只要走的是一条“追逐喜欢的生活”之路就好,这与是不是咨询,是不是你最初的想法一样,都无关。

(3)
其实,从结果来看,专一而努力的人并不一定有好结果,咨询和投行都一样。而很多人拿Offer却像是无心插柳一样。有些大牛是身揣好几个很牛的offer,其中有些是别人的梦寐以求,但却是他随手拿的。
    当然,他们背后也有他们失败的故事,也有你看不到的心酸。你看不到那些研究生大牛在本科找工作的时候心酸、无奈和绝望,看不到那些经管和光华的牛人拿了一把咨询的背后,是在申投行的时候有多么的窘迫和纠结。

(4)
    奋斗之路本无尽头。我曾天真地以为,当我拿到summer intern offer以后,就不用这么累了。可挂了以后才知道,哦,还需要奋斗半年。校招前想,拿到BCG的offer之后,别的都可以停了,可是没想到,还是要继续申请出国。在得知自己失败了的那一刻,你会感到那么疲惫,真的不想面对“还要继续奋斗啊”这样的事实。可是人生大多如此,十有八九不能如意。当你接受了这一点,当你愿意迎接下一步的挑战,愿意拥抱新的可能性的时候,你的心态就变得更加成熟了。永远记得,那些不能杀死你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强。
而且其实,对于我们而言,真正的职业生涯,还没开始呢。一切才刚上路罢了。

(5)
其实我很多时候都无比佩服那些踏踏实实学习工科知识的同学,学的扎实、深刻。尤其是重工科。都以为这些成熟行业没有机会了,可其实不是的。中国的制造业仍然有那么多需要创新、需要突破的地方。有的时候我仿佛都能看到身边的某些同学成为未来真正做成突破性进展的人才。其实清华工科的培养路径没错,课程体制很好,欠只欠在改变太慢——社会已变得浮躁,教育却没有设置“抑制浮躁”的课程,不知道“给学生自由选择”。诚然,现在每日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繁荣,看到的商业是各式各样的电商、团购、O2O、可穿戴设备……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互联网行业上。可实际上呢,每一分繁华背后都有着那么强大的制造业做支持。每一件衣服后面都有聚乙烯,聚乙烯工程,叶轮内核,叶轮外壳,高端数控机床……机械,精仪,化工,航天,材料,热能……清华应该反思的是,怎么培养学生兴趣,而不是学生被浮躁的商业社会同化。
    我是觉得:现在的许多社会“精英”都太浮躁。而大器本该晚成。

(6)
    其实你说,我就这么一头扎在里奋斗咨询里。我反思过没有?我也反思过。我早在路上就认清了,我并不是那么适合咨询。咨询的人大都是个learner,而我其实是个doer。但在我创业、比赛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尽管我还没有成为咨询顾问,但已经是完全的咨询风格了。强在逻辑,强在专业性——我能搭出很好的商业策划书框架,我能做出很专业的ppt。我的Strategic thinking已经远超没有接触过咨询的大多数同龄人。同样的现象可以在其他一些和我同样经历的人身上发现:习惯性地先overview,习惯性地按bullet point说话,习惯性地做分类,习惯性地遵循MECE的原则……原来这一年多的熏陶真的是有用的。但是我其它的地方都不强。如果要创业的话,我需要自己强在sales,强在marketing。你要么“巧舌如簧”能谈判,要么“手起刀落”卖出货。所以我其实一点都不怀疑,自己的长期归宿一定不会在咨询。我对自己有这种认识,你呢?你是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自己知道。

(7)
我经过了这么多场咨询面试。面试官问我的最有难度、也最有深度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在motivate?”你说你主动做这么多实习,参加这么多活动,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呆了几秒才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抛给你。是什么在motivate你呢?

(8)
    我相信找工作就像相亲一样。
也许几年后会有人重新看这篇文章,也许当时你们正在抱怨运气的不公平,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实力足够强,表现足够好,却还是没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那么其实,这个事情每年都在发生:有的人为公司工作了几千个小时,表现极佳,走到终面而且表现出色,公司却实在没有headcount;有的人在waiting list里等了几个月还是被狠心拒掉;有的人gap year,有的人认识每家公司的HR,但是最后无路可去……有的人还有着自己累赘的家庭,累赘的男朋友,四处挂简历,挂pretalk,挂群面,挂一面,挂终面……和他们比,你真的够惨了么?
可我相信,你最后还是会去到一个地方的,一定还是会有地方赏识你的。也许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门都为你关上了,但还是给你留了一扇窗。那也许那个地方就是最适合你的了。I feel like you are trying too hard to keep all the doors open. But you have to realize that some doors are meant to be closed, so that in the kaleidoscope of fervor and desire, you can come to see which one you ought to go through.
    请相信我一句话:最容易得到的,可能就是最合适的。
当你愿意放下过去,你会发现全世界都在帮你。

(9)
    其实很多努力咨询的人都有通病,就是盯着咨询不放。
而且其实纵观这个社会,并没有那么认可“咨询顾问”这个职业。我无法否认自己那么多的好(否则我也不可能那么拼咨询),但对于很多一直盯着咨询就要向咨询看齐的同学而言,我真的建议,再退一步看看。出了清华/北大咨询圈和你实习的这些咨询公司,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咨询是什么?

(10)
    我觉得真正对我而言,咨询的意义早已不是它本身的意义了。
    咨询就像是灯塔一样,在大雾笼罩的海面上给那些迷惘中的人指引方向,至少在你不知道未来在哪的时候告诉你该怎么努力。所以很多人就向着那束光亮一直前进,什么都不想,以为越接近那个地方就会离幸福越近。但是其实当你真的走近了,看清楚了也想明白了,我觉得,咨询真的就是灯塔而已,它不是彼岸。
    其实你想要让自己提高的知识、技巧、能力、素养,在你这么辛苦的一路上都已经收获到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咨询的存在让你一直都知道该怎么使劲怎么拼命,永远都给你一个目标和一线希望。但是其实真的到了最后,至于结果究竟是如何,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真正最后去哪了,结果如何,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路上的努力、练习,带给了自己终身受用的收获。



    Part 4

细细数了数,自己这次校园招聘一共进了六家咨询公司的终面,加起来见过的咨询面试官一共有33个。虽然和麦肯锡和贝恩都无缘终面,但是对这个行业的校园招聘却真是变得不能再熟。
咨询面试的Case各家公司都是不允许外泄的,所以我不会在这里说任何关于Case的具体内容,也不会评论任何我的面试官,毕竟这是个非常小的圈子。但我会在这里穷尽我的知识和经验,写出对于每一家咨询公司的基本简介和招聘流程,希望对后人有用。我不会写的那么官方,那些事情完全可以从它们的官网上看得到。我会从求职者的角度来写,并且不会说任何一家公司的坏话,所有的描述我都会尽量客观化。当然,很多敏感的话题,比如各家的工资比较,我不会在这里写出来,但如果你有心,这是可以打听到的。
你可以把这一部分当作不完全版的《咨询公司志》。


    麦肯锡McKinsey
北京办公室在国贸嘉里中心,咨询界无可争议的老大。体量大,行业专家多,后台极其强大,号称“投行式的咨询”。在我眼里,麦肯锡的很多人都比较“直”,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对事不对人”的意思。
McKinsey的2014校园招聘分为五个部分:简历筛选-->笔试-->英语口试-->一面-->终面
麦肯锡的简历筛选很严格,每次在北京只过差不多不到50人,而且据说还很看重简历中的Leadership。简历通过后会集中邮件通知,邀请参加第二天上午的PST笔试(PST的全名叫做Problem Solving Test,据说是麦肯锡请ETS出的题)。PST考试一共26题,一个小时,不能用计算器。题目有点像GMAT。给出题目背景来阅读,每个背景后面有几道题,有理解题,有计算题,全英文。麦肯锡官网上可以下载样题。前人都说题量很大做不完,但我每次不管是自己练还是真的考倒都做完了,所以一切“经验”都还是要看个人。PST的考试地点往往都在北大光华楼,一个麦肯锡的HR监考,说是监考其实根本什么都不管你,要想作弊太简单了,但也没什么好作弊的。如果你真的有志麦肯锡,最好在求职季多留点神。因为是当天邮件通知第二天上午的笔试,基本没有什么可调整的空间,也没什么练习的时间。但如果你早就开始预留那一天的时间并提前开始练习了,就另当别论了。至于怎么知道是哪天PST,那就要看个人的network啦!PST大概会通过一半还多的人。
麦肯锡的笔试通过以后,会在中午收到电话通知,要求下午参加英语口试。据悉这是一个刷很少人的环节,只测英语,不测逻辑。也确实,十五到二十分钟的口试是纯聊天,比如聊聊旅游,聊聊读过的书,聊聊兴趣爱好。
麦肯锡的一面是两个面试官的背靠背,2*45分钟。面试完之后当天晚上就会接到电话通知过没过和feedback。很多小伙伴在回去的地铁上就接到了噩耗,号称夺命call。至于麦肯锡给的feedback,有好几个挂掉的小伙伴都觉得没什么道理,说的明明根本不是自己。感觉麦肯锡的风格是:如果两个面试官都给你fair,那不如一个给你good一个给你fail。只要有人力挺你,就会有希望进下一轮。麦肯锡的终面我就无缘参加了,听说是连面3个面试官,这次还加入了补全slides然后present的环节。


    波士顿BCG
北京办公室在永安里双子座大厦。一般人都认为BCG是咨询行业的老二,但也有说法BCG的项目质量其实是业内最高的。在Healthcare, Consuming Goods, Financial Service等行业都非常的强。BCG经常是以nice的形象出名,BCG的人也被认为是“温文尔雅”又带些“洋气”,或者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来形容:谦虚、优雅、内敛。这也是我最想加入、感情最深的咨询公司。今年BCG的招聘状态实在不是太良好,不过这也说不定预示着明年的大好。
BCG的招聘分为四个部分:简历筛选-->Pretalk-->一面-->终面
BCG的简历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过的,今年Summer Intern的时候尤甚,目测当时得有200-300人以上。而且BCG从来不卡自己PTA的简历,不像有些其它公司,当PTA和能否通过简历之间几乎没有关系。BCG刷人最可怕的一关是Pretalk。BCG的Pretalk只有10分钟,会涵盖Behavior Question和Mini case。这一轮只有十分钟,但是要刷掉几百个人,只留差不多20-30个进入一面,多少准备明明很充足的人就折在BCG的Pretalk。当然,每家公司有自己的择人标准,或许你觉得,“凭什么他都能进我却进不了”,但是也许这就是公司的偏好,也说明运气也不在你这边,你只能接受。BCG的一面也是背靠背,面试前HR会发给你一张纸,写着你一会儿要见到的两个面试官的基本资料和经历。一面也是2*45分钟,Behavior Question + Case。一面的刷人率也不小,今年BCG进入终面的人很少,具体数字不详,但是一个手肯定可以数出来了。终面也是两个面试官,至少会见一个Par,内容还是传统的咨询面试。尽管遗憾没能今年加入BCG,不得不说这家公司依然是我见过最人性、最友善的咨询公司之一,里面的人都无比nice。哦对了,BCG比较偏爱工科学生。

    贝恩Bain
贝恩的北京办公室在大望路华贸中心。Bain是一家很“国际化”的公司,哪怕在国内,客户也有好多是Multinational Company。强在奢侈品,零售,有很多Serve PE做Due Diligence的case。贝恩的风格比较fancy,人都很nice。
Bain的招聘分为四个部分:简历筛选-->Pretalk-->一面-->终面
Bain这几个环节中最卡人的还是简历。虽然今年校招的时候贝恩反常地过了很多简历,但是之前的Summer Intern以及从往年的来看,Bain的简历真的无比难过。难过的意思是指,可能清华本科只能过1-3个甚至更少。记得彦婷姐之前跟我说过,去年CLUB这个核心圈里貌似就没听说谁通过过贝恩的简历。贝恩的Pretalk有半个小时,问的也很全面,有Behavior有Case,感觉很像一个typical case interview。
贝恩的一面是2*45min,感觉case的类型比之BCG要“剑走偏锋”的多。有说法说贝恩的人更看重sense而不是框架,真伪很难说,我觉得还是要看面试官。

    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
罗兰贝格的北京办公室在三元桥。Roland Berger是一家德国的咨询公司。虽然在美国的名气不如MBB,但在中国却号称业务量第二大,仅此于M。这主要也是因为RB的本土化做的非常好,无论是业务还是文化,这也为RB在中国做生意提供了偌大的方便。而且RB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公司,给客户的解决方案非常落地。RB的员工中,真的做的好、有能力的人,在公司得到的promotion机会和速度,是要远快于其它公司的。
RB的招聘流程是:简历筛选-->Pretalk-->一面-->终面
RB的简历不难通过,但Pretalk要稍微tough一些,是两个面试官。第一个面的还可以的话会带到第二房间见第二个面试官。Pretalk可能会面一点Behavior,但绝大部分时间是Case,可能会有market entry或者market sizing等等,可以说是挺“硬仗”的一关。RB的一面是两个paper case(2*45min),就是有十几页slides放在桌子上读,可能会有市场信息、消费者习惯、价格划分、地理细分等等,要求回答或者跟面试官讨论2-3个问题。其实paper case和typical case没有那么大的区别,还是看框架、逻辑,只不过paper case更加真实一些。RB很实际,所有case都不会有标准答案的,但你react和express的方式就足以决定你能否进下一轮了。
所以RB的终面之前就已经有四个面试官评估过你的逻辑、表达等各种能力了,终面就显得无比的随机。终面就是和两个Par聊天……不过,你永远不知道阅人无数的大par到底在怎么test你,聊天就足矣了。

    西门子管理咨询SMC
SMC的北京办公室在望京的西门子大厦。SMC的全名是Siemens Management Consulting,是属于西门子公司,且只对内(西门子)进行业务的咨询部门。但是西门子的全球业务量大且充满前景,医疗、新能源、工业品……SMC虽然仅对内部咨询(internal Consulting),但每一个项目都仍然要和外部咨询公司一起竞标。SMC的人也都无比nice,也有些偏爱理工科,这也跟它们的业务类型有很大关系,学金融的做能源项目自然没有学热能的有优势啦。SMC只在北京有办公室,不像其它几家咨询公司,总部都在上海。
SMC的招聘流程是:简历筛选-->Pretalk-->一面-->终面
SMC的Pretalk是电话面试,而其它家基本上都是当面。SMC的Pretalk很短,可能仅仅在十分钟以内,所以也是突击,打过来就立刻面。当然,tips是如果没准备的好,建议先跟他们说不方便,要求过十分钟再过来,我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骑车,如果不知道拒绝当时就面不就傻了。SMC的一面是一个面试官,大部分是typical的case interview,但也有可能不面case。SMC的终面就比较严格了,是四个面试官,背靠背靠背靠背,面完一个面下一个,全都是Case interview。面完SMC的面试官会请你吃饭,这点还是很不错的!这回有的小伙伴在终面后还被单叫到办公室见了见领导,又加面了半个小时,算作终终面。

    博斯Booz
Booz的北京办公室在国贸SK大厦。Booz在全球范围内有相当好的美誉度,但在国内的业务不是特别大。Booz很强的行业有很多,最出名的应该还是汽车了,当然也有化工品等等。我和Booz的人接触的实在不多,但总体感觉Booz的文化也很nice。
Booz的招聘流程是:简历筛选-->翻译+群面Pretalk-->一面-->终面
Booz的Pretalk是群面,大概五六个人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今年是一个estimation case,每个人说自己的想法,再一起讨论出结论,最后由面试官选一个人present,一共一个小时的时间。这种方式很有意思,既需要逻辑也需要团队合作。这样的pretalk之前还会有一个英文笔试,20分钟的翻译题。今年Booz的一面是只有一个面试官,终面是两个Principle,都是挺typical的case interview,只是问的case不一定很typical。

    德勤摩立特Monitor & Deloitte
北京的Dtt德勤大楼的位置在王府井。Monitor在被Deloitte收购之后并入了德勤的S&O部门,就是Strategy and Operation。而德勤就不多介绍了。现在Dtt S&O的汽车等很多行业也都做的都很好,在中国处于非常快速的发展阶段,前景一片大好。
Monitor & Deloitte的招聘流程是五步:简历筛选-->Online test-->群面-->Manager面-->Par面
其实说起来Monitor & Deloitte的招聘真的是各家里相当麻烦的。Online test极难无比,都是SHL的那种图形推理题等等,根本做不完,我答的一团糟,蒙了一大片不知怎么混进了群面。群面是德勤所有部门都要有的环节,只是是S&O的candidate在一起面。也是一个paper case,10个人讨论。我们的讨论也很和谐。我一个好哥们跟我一场,明明发挥的很出色却被挂了,不知道这说明什么,难道是枪打出头鸟么。所以我一直认为对于群面case真的是难以控制的局面。群面完了之后是二面,这是一般的德勤部门的final,但跟其它的咨询公司一比,这相当于其它公司的一面,也是case interview(2*45min),只不过感觉面试官更follow自己的paper上的答案在test。完了就是终面,也就是par面了。一个par面,也是做case。

    艾意凯L.E.K.
LEK没有北京办公室,医药很强,别的了解不多。
LEK的招聘流程是:简历-->Pretalk-->一面-->终面
LEK的pretalk是HR面(别家都是consultant面),大概10-15分钟,不会面case,但会test一个人的英文翻译,也很注重一个人是不是够“decent”,很有意思。一面和终面就都是很typical的咨询面试了,但可能多数以医药背景为主。一面结束后还有个20分钟的小笔试,考的同样很有意思,也不难。我发现该公司有道常年不换的case,我在各种地方做过了四遍,都不确定这case到底该怎么做。就不方便写在这里啦。


OC&C的业务强在retail, A.T.K听说最强还是汽车。但这两家都没有过我简历,我就不写什么啦。
还有太多每个公司的细节与内部信息,比如哪家公司会prefer很多段PTA经历的简历,哪些公司会prefer杂乱无章的丰富经历;哪些公司有Early Decision,Early Decision的流程和通过率;每一家Recruiting Manager的细小偏好、公司内部分组、业务情况……这些东西,我是不会被允许放在网上的,如果有缘我们再一起聊吧。


这篇文章的初衷真的是想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关于咨询的一切都告诉你的,可是写完才发现根本做不到。有太多东西是不适宜发在网上的,也有太多东西不是冷冰冰地敲成文字就能说清楚的。
最后,我只发两句话在结尾,算是我直到求职完全结束了才恍然大悟的两个道理。希望每个在求职的求职者能早点明白:
    (1)很少有人会给你讲,有的人面不上麦肯锡,并不是因为“case做的不好”,而是因为“做case的感觉不够让人惊叹”。我直到所有面试都结束了才悟明白一点,“术”是不够的,还需要“道”,需要那种用好几年的时间去培养的感觉。
    (2)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一定会有收获。成不必我,功不唐捐。

最后,想在文章的结尾鸣谢所有这一路以来帮过我、指导过我、陪伴过我的师兄、师姐、老板、小伙伴们。我不一个一个写出你们的名字了,但我此时此刻已经把你们所有人的脸都在脑子里想过一遍了。
谢谢你们,你们是我最大的收获。

来源:网络转载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还是能得到一些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中英结合还是很不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看一遍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恩...有点感触,思考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思考,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很重要啊!{:1106_3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的不错,理解和支持楼主的很多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学理工的,还是脚踏实地做点工作吧,国内咨询业已经做烂了,别误了前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1-6 13:5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