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石化业存量问题根本途径是创新 ——探寻新常态下石化业新出路
“我们可以做断臂的壮士,但不要做这轮调整的烈士。”11月30日,在天津举行的“新常态、新动力、新格局”石油和化工行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化工报》理事会第十次年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就如何适应新常态、寻找新动力、创建新格局发表看法时指出,当前行业发展绕不过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存量问题要解决,离不开创新。 李勇武认为,“存量”如何解决将是“十三五”期间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行业面临严重的过剩,不仅化肥、烧碱、纯碱、PVC等传统行业过剩,曾经备受吹捧的新材料如有机硅等也出现过剩。而化解产能过剩,最终要落在技术创新上。 “面对新常态,许多国内企业抱有焦虑心态,但调研发现许多跨国公司却很淡定。因为他们拥有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李勇武说,相比之下,国内企业的核心技术储备太少,目前行业处于工业技术的饥渴阶段。在产能严重过剩、要素成本刚性上升、市场体制更加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化解产能过剩,主要依靠的是技术进步和效率,而非规模和数量。 李勇武表示,新常态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了强烈的倒逼机制,创新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轮过剩之后,新格局就会出现,貌似非常强大、实际大而不强的企业可能要伤筋动骨。加快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全行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另外,创新是多方面的,行业内合理的企业分工十分必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一个好的态势。 “不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三期叠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持续三年及以上,必须杜绝短期思路和短期行为。面对“三期叠加”的压力,技术的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企业创新意愿也明显加强。他同时表示,企业现在更缺少核心创新,这就使得加强专利保护十分重要,惟其如此,才能让企业安心搞创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认为,企业在创新中,要努力把目标放到消费市场,大胆拥抱终端市场。他用了三个关键词“专注”、“满意”、“改进”来诠释创新。所谓专注,就是要下功夫将一个产品做到最优最好;所谓满意,不是让自己满意,而是让客户满意,企业卖的不光是产品,还要有服务,这是一种模式创新;所谓改进,“创新不仅仅是无中生有,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地完善。”他说,“企业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从而逐渐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作者:李东周 来源:中国化工报 |